如何摆脱“选择困难症”?
时间:2022-11-17 13:21:1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星空计划 栏目:百科 阅读:172
14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让·布里丹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
这就是“布里丹之驴”。在网络时代,我们对此有一个更加形象的称呼:“选择困难症”。
1. 选择越多,越无法选择
布里丹认为,看似随心所欲,有时却反而会让人陷入无所作为——不确定性以及无数潜在的选择,让人无法做出决策。波兰心理学家兹比格纽·里博斯基将这种面对过多选择时的焦虑称作“双趋冲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双趋冲突指人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吸引,但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即所谓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式冲突。选择其中一个,又担心另一个是不是会更好。
曾经有研究发现,给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了6种果酱试吃,而给另一批消费者提供了24种果酱试吃。结果发现前一批消费者中有30%选出了一种果酱购买,而后一批消费者几乎无人购买果酱。美国心理学家阿摩司·特沃斯基认为,更多的“选择”有时会带来削弱动机的负面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认为,这是因为过多的选项需要占用很多的认知资源(可以把认知资源想象成网络的带宽),使我们感受到认知的负担,从而降低了做出选择的动力。
另外一个很反直觉的事情是:手里有好选择的人,会比没有好选择的人更焦虑。研究者让学生在一系列物品中做出选择。这些物品的价值迥异,包括瓶装水、T恤、iPad以及相机等。
结果发现,如果学生被要求从一个低价物品和一个高价物品中做选择,他们不会感到焦虑;如果学生被要求从两个低价物品中做选择,他们虽然不会特别开心,但也都不怎么感到焦虑;只有当他们被要求从两个高价物品中选择一个时,他们才开始感到焦虑。
2. 我们做出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当我们真正去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又是根据什么原则来“万里挑一”的呢。
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做出选择时,通常是希望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即我们做出的选择是所有选择中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个。然而实际情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观察到,任何试图使回报最大化的公司,最终都会在无穷无尽的寻找最优解过程中破产。
后来的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有两种典型的选择风格。一种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效用最大化”决策者,另一种就是“满意型”决策者。满意型决策者并不追求“最好的”,而是只要眼前的选择令人自感到满意,就愿意选择它,并专注于自己的选择,不为后来出现的更好的选择感到后悔。
哪个更好?研究发现,第一种类型的人要比第二种赚的钱多一些,但第一种更容易不开心。
另外,人们有时候做出的选择,并不是让自己最幸福的选择。特沃斯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实验参与者提供了两种假想的工资方案。第一种情况下,参与者可以得到3.5万的年薪,但同事们的年薪都是3.8万;第二种情况下,参与者可以得到3.3万的年薪,但同事们的年薪都只有3万。
结果,62%的人认为选择第二种他们会感觉更新福,但是84%的人表示他们会选择第一种。
3. 选择之后为什么后悔?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做出了一个选择,结果却感觉你选择的这个事物并不像自己当初以为的那么想要。这种现象被称为“误以为想要(miswangting)”
根据研究者的定义,“误以为想要”是一种对“是否喜欢的预测”。然而预测总是容易出现偏差,尤其是对于感觉的预测。眼前的偏好会影响对长期的预测。周末去超市购买下周一周的食品,吃得太饱的人可能会买过少的食品,而饿着肚子的人则可能会买过多的食品。
4. 怎么解决选择困难症?
其中一个方法是努力从“效用最大化”决策者转变成“满意型”决策者。与其在市场上货比三家,不如看到自己觉得合适的价格就出手。尤其是当你处在一个有很多好选项的情境中时,要告诉自己不管选哪个选,结果刚都不会差,而且同样也可能都会一定程度地留有遗憾。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压缩选择项。这需要做到自我约束。还是说会去超市采购的人。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饥饿的人随身携带了购物清单——这意味着他把自己的购物选择从整个超市的食品变成了清单上的食品,那么他就不会买过多的食品。
施瓦茨认为,好的决策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找到自己的目标
· 评估各个目标的重要性
· 给选择项按照它们可以满足的目标来归类
· 评估每个选项能否满足你的目标
· 做出选择
· 根据选择来适当修改目标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881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星空计划,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