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婴幼儿啼哭不能一哄了之

婴幼儿啼哭不能一哄了之

时间:2022-11-29 14:20:0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杨师的健康科普 栏目:百科 阅读:128

生娃难,养娃更难,养个不哭不闹、快乐聪明乖巧、人见人爱的娃难上加难。

初为人父母的大多数都经历过娃不停地啼哭的虐心的折磨。婴幼儿啼哭让父母心烦,尤其是哄不起作用、不停地啼哭时,很无奈,只能心里默默地说道我生的、我生的。

“哇啊,哇啊,哇啊”尚未会说话的婴幼儿用哭声来表达言语:哇啊,哇啊,哇啊,伺候我吧。

为什么有的婴幼儿常啼哭,有的却不?

啼哭是婴幼儿对来自体内或体外的不良刺激引起不适的一种表现。

啼哭原因分与疾病有关和与疾病无关两类。

1、与疾病有关

任何疾病凡能引起婴幼儿不适或疼痛者都可引起啼哭。其中以腹痛、口腔痛、头痛等最为常见。引起疼痛的常见疾病,有急腹症、颅内疾患以及中耳炎、外伤等。

腹痛常见于婴儿阵发性腹痛、肠道寄生虫病、胃肠道感染及功能障碍、肠套叠、嵌闭疝、各种机械性肠梗阻、腹内脏器穿孔及腹膜炎、泌尿系疾病等。

2、与疾病无关

任何环境的不适都可引起啼哭。主要原因包括情绪变化、饥饿、口渴、睡眠不足、鼻塞、饮食改变(如断奶)、喂乳不当致咽气过多、过热、过冷、痒、痛、尿布潮湿、衣服过紧、被褥过重、蚊虫叮咬等。

婴幼儿啼哭是表达能力形成前的语言

不同的哭声表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身体状态、不同的心理诉求。由于婴幼儿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啼哭就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一种方式。

哭而烦躁:常见于婴幼儿新陈代谢不平衡。

哭而骤急,伴有惊恐现象:常见于婴幼儿受到惊吓。

哭而伴有腹胀或吐泻:常见于婴幼儿饮食不当。

哭声尖锐:常见于婴幼儿感到疼痛。

新生儿尖叫:常见于颅脑损伤,如颅内出血、核黄疸、脑膜炎等。

哭声尖细,或哭而无泪,或哭而无声:常见于婴幼儿重险之证。

哭而摇头,并有发热:常见于头项疼痛。

哭声高:常见于婴幼儿身体有实质性病变。

哭声洪亮:常见于突然受惊或被刺痛等强烈刺激或腹痛引起。

哭声由强变弱,而全身软弱无力,呈困倦无欲状:常见于病情加重。

哭声粗而低沉:常见于声带损伤或甲状腺功能不足。

哭声低:常见于婴幼儿身体虚弱。

哭声尖锐,或沉溺,或哭而无泪,或哭声弱,或呈呻吟样:常见于患病较重。

哭声嘶哑:常见于发声器官疾病。

有不洁接生史、患儿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吸奶困难,饥饿时啼哭但哭不成声:常见于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期呕吐、啼哭,尿带鼠尿味:常见于苯丙酮尿症。

生后2-5天,排尿时啼哭,尿液有红色结晶:常见于尿酸盐结晶阻塞尿路。

生后两周内,惊叫、惊跳或局部肌肉抽搐:常见于维生素B6缺乏症。

婴儿生后头1-3个月,起病多在生后1-2周,每于傍晚发作,患儿烦躁不安,严重者可产生阵发而规律的剧哭,持续数分钟后转为安静入睡,发作时肠鸣音亢进,取俯卧位或直肠排气后获得一定缓解:常见于婴儿阵发性腹痛,可能是更换食物或进食糖类过多而引起肠内气体滞留所致功能性疾病。

哭声尖锐而高,忽缓忽急,时作时止:常见于腹痛。

学爬以后的婴幼儿,啼哭时体态不定,辗转不宁,反复发作,肠鸣音增强,腹软喜按,或夜间啼哭时可在肛门及其周围或女阴发现蛲虫,驱虫后即不再啼哭:常见于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症等肠道寄生虫病。

突然剧烈而持久啼哭,如在夜间发病则可突然惊醒剧哭,继而为间断哭喊,啼哭间歇时可以安静,但发作次数越多,每次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时间越短,并渐见衰弱,病程中有呕吐,初起吐胃内容物,继之为胆汁,甚或粪质,起病4-12小时排血便,可带透明黏液:常见于肠套叠。

啼哭后抽搐:常见于癫痫。

啼哭时,拒抱或转换体位哭喊加剧,伴有发热:常见于脊髓灰质炎急性期肌肉疼痛。

夜间啼哭,声音嘶哑,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于维生素B1缺乏症、周围神经炎。

哭而声哑,呼吸不利:常见于咽喉疼痛,或兼痰涎梗阻。

啼哭为先导,啼哭时间较长,呼吸困难:常见于婴幼儿痉挛性支气管炎。

哭声微弱或呈呻吟样哭叫,患者有原发病及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常见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乘快速或震动的交通工具时啼哭,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晕动病。

输液或输血过程中出现发热、寒战、荨麻疹等的同时发生啼哭,停止输注及给予抗组织胺类药有效:常见于输血或输液反应。

烦躁不安,啼哭,搔痒难忍,或炎症疼痛:常见于婴儿湿疹、荨麻疹、痱子等皮肤病。

啼哭绵长无力,得乳即止:常见于饥饿。

哭声缓慢而呻吟:常见于饮食不节、食滞过久、消化不良。

饮食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啼哭多较短暂,去除外来刺激或以玩具分散注意力时,啼哭即止,活动如常;或啼哭洪亮而长,清亮和顺,并有泪液;或常在食后出现啼哭,嗳气后即止,因进食时吞入过多气体(因母乳头过短,或人工乳头孔过大等引起);或在餐前发生,哭声洪亮,抱起婴儿时头转向母体一侧,作吸吮动作,喂食后哭即止;或哺乳时仍哭,母亲乳头过大、过小或过短,致吸吮困难;或母乳分泌过多或过少,致不能及时咽下或咽下奶量过少;或人工喂养儿在更换奶瓶,胶乳头的孔过大、过小,或食物过稠、口渴等;或外界环境刺激,如尿布尿湿,衣服过多、过少、粗糙不平或带有硬物刺激皮肤,过强的声、光刺激,或周围环境改变,失去保护感等,去除刺激,啼哭即止;或鼻塞,经对症处理使鼻道通畅后哭即止。常见于与疾病无关的情况。

哭声洪亮或时大时小、时高时低,带有自暴行为:常见于要挟性啼哭。

婴幼儿啼哭怎么止闹?

1、听懂啼哭时婴幼儿想说的话,就能及时止哭。婴幼儿啼哭不能一哄了之,首先应排除与疾病有关的啼哭,婴幼儿不会诉说病状,如同哑巴,加上婴幼儿身体稚幼,发病急,传变快,一旦误诊,容易发生危险,及时就医,治疗疾病。不能用玩具或饮水、进食等方法止哭。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啼哭,伴有明显烦躁,常见于因致哭原因不能迅速去除,与疾病有关,密切观察啼哭的伴随症状和体征,要注意发病年龄、起病急缓、发生啼哭的时间和周围环境,哭声高低强弱、节律、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啼哭停止后的表现,幼儿要注意有无用动作表示不适部位,哭喊过程中曾作过何种处理,效果如何,要注意神态、体位、体表及各体表孔道有无损伤、异物和炎症现象,囟门有无膨隆,心肺有无异常,细心检查腹部体征,有无嵌顿疝及包块,细心检查神经系统体征,衣服被褥是否有无异物刺伤皮肤。总之,应从头到脚全身细心查找检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置。

2、心理护理。有条件的父母尽可能陪伴在旁,多给以婴幼儿抚摸,哭闹时顺着头皮由头顶摸到前额,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搂抱、亲吻以满足皮肤饥饿,需要有人与婴幼儿共同玩耍,消除婴幼儿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3、婴幼儿房间的布置要力求符合其心理特点。不能过于单调和呆板,床、家具等设施的设计要尽可能儿童化,可缓和婴幼儿的惶恐不安心理。

4、脑是心理的器官。婴幼儿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特别迅速,但也比较脆弱。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防病、保健工作,防止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和脑外伤,以免因此产生大脑损伤而继发精神发育不全。

5、婴幼儿的心理过程和某些性格特征是在后天生活和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父母要对婴幼儿施以合理的心理陶冶和教育,不能无原则的迁就、溺爱,使之任性胡为,更不能对其漠不关心、弃之不管或管束过严,不能打骂、体罚、恐吓,使其产生畏惧、恐惧或退缩自卑的心理。

6、对于要挟性啼哭,不予理睬可自行止哭。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000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杨师的健康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