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智农 > 【滩羊科普】 滩羊养殖常见疫病——羊炭疽(中国农技协宁夏滩羊科技小院)

【滩羊科普】 滩羊养殖常见疫病——羊炭疽(中国农技协宁夏滩羊科技小院)

时间:2022-12-08 13:19:4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者 栏目:智农 阅读:159

羊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急热烈性败血性人畜共患病,羊在感染该种病菌以后,会全身抽搐,细胞坏死,最终导致死亡。同时,人感染该疾病会出现皮肤炭疽,肺炭疽以及肠炭疽,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血液凝聚不良、败血症等症状,从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加强对羊炭疽的预防和整治,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同时也是为了养殖人员的健康安全,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该病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一、病原分析及其发病机理

1、病原分析 炭疽的病原是炭疽杆菌,其特征为两端平直,中间呈节状,炭疽杆菌的生命力并不顽强,顽强的是其所分泌的芽孢物质,炭疽杆菌在接触到空气以后很快便会分泌芽孢,随后芽孢潜入地下,待合适时机繁殖再扩散。芽孢本身生命力顽强,即便是在无水状态下也能存活 50d 以上,同时即便是 150℃的高温也能存活 1min 之久,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传统的灭菌方式并不能对炭疽杆菌起到良好的杀灭作用,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特殊定制防治方法。2、发病机理

炭疽杆菌侵入动物机体后,会在局部组织大量增殖,虽然宿主会激活机体防御机制抑制病菌,可以将其部分消灭。但如果被侵入的宿主抵抗能力较弱,毒力较大的炭疽杆菌会形成荚膜,使炭疽杆菌免受机体的溶菌酶和白细胞的作用,更容易扩散繁殖。炭疽杆菌会产生毒素,使机体发生水肿,炭疽杆菌在水肿液中繁殖,经由血液淋巴液到达全身并大量增殖,导致病羊败血症等不良后果。

二、羊炭疽病的类型

1、脑膜炭疽病

这种类型是炭疽病致死率较高 ,一般在几天之内,感染病菌的羊就会死去,患上脑膜型炭疽病的羊通常会表现出抽搐、吐白沫等现象。2、肺炭疽病

该类型炭疽病在病情的前期症状表现为感冒,过一段时间看起来有所好转,最后突然暴发疾病,临床表现通常为呼吸声加快、哆嗦,在脖子部分会出现水肿,并伴随败血症及休克等情况,发生病情之后没有及时救治的话会因呼吸困难致死。

3、败血炭疽病

败血炭疽病通常是肺炭疽而引起的,表现症状是呕吐、嘴角流血、血管凝血等,进一步导致毒血症和瞬间性的休克。

4、肠炭疽病

肠炭疽病发病进度较猛烈,症状为拉稀、吐残物、拉血水、有较严重的毒血症状,发病前期没有做好及时处理的话,可能会引起休克、败血的症状,一般来说,羊感染病毒之后,会在3d内死亡。

5、皮肤炭疽病

患上皮肤炭疽病的羊,在其头部、额头、或者毛稀疏的地方一会出现斑疹、红肿等现象,病情进一步扩散的话,会出现显黄色液体的水疤,红肿或者水肿的地为一出现坏死,再过几天之后,水疤的地为一破灭而形成溃疡,可能还会使病情更加地恶化,患上此类病的羊,如果没有及时的救治话,很快就会死亡。

三、羊炭疽病的诊断方法

诊断羊是否感染了羊炭疽,可以观察该羊的生理行为和临床表现。病羊体温会不断升高,最高可达 42℃,同时伴有一系列并发症,诸如:呼吸困难,身体抽搐痉挛。极少数病羊出现口吐白沫、意识模糊、体温急剧升高、心跳速度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较明显的症状,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老龄病羊或幼畜,患病初期表现食欲不振以及精神涣散等症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羊群感染后的患病症状有所不同。病羊死后腹部通常会迅速膨胀、肛门出现外翻。羊炭疽的发病速度较快,发病之后极容易威胁到羊群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期,羊群更容易患上其他流行病,从而诱发羊炭疽病。

四、羊炭疽病的预防

目前,对于炭疽杆菌病的预防以疫苗免疫为主。在接种时可以选择无毒芽孢苗或者II型炭疽芽孢苗,接种方法为在皮下注入 0.5ml 炭疽杆菌疫苗,对于体型瘦小微弱以及体温过高的羊不宜打疫苗,待产的母羊同样不宜注射疫苗。

切断传染源是有效防治炭疽的方法,消毒最为关键。通常会使用20%漂白粉、5%甲醛、新鲜草木灰、10%苛性纳等消毒剂对羊舍、相关器具及环境消毒。

一旦出现炭疽疫情,应立刻向相关部分汇报,对疫区疫点进行隔离封锁,禁止疫区的羊及其动物产品上市销售。必须对病死羊进行尸体处理,就地深掩埋,禁止解剖。对于疑似病例要进行隔离,对疫区未发病的羊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对疫区的环境、羊舍及相关器具严格消毒,焚烧饲料和垫草,防治残留芽孢。

羊炭疽不但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也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应该得到更多关注。针对羊炭疽的特点应该加强预防和治理,杜绝细菌的滋生与传播,养殖户要提高预防意识,能够积极为羊接种疫苗,在滩羊的日常养殖过程中,注重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防止疾病大面积扩散,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机。

(中国农技协宁夏滩羊科技小院 文案编辑:刘嘉东、刘兆福)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056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者,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