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松院士:让饭桌上出现带有保健、辅助疗效功能的水稻新品种
时间:2022-12-27 01:32: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科智库 栏目:人物 阅读:133
胡培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水稻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专家,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
胡培松长期从事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籼稻品质遗传改良。挖掘创制多份品质改良骨干材料,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创建品质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大大提高育种效率;育成优质专用主导品种12个,累计推广面积达上亿亩,为我国籼稻品质遗传改良作出重要贡献。
培育优质稻,填补国内空白
为解决口粮问题,我国长期研究如何提高水稻产量问题。籼稻作为稳定“口粮”安全的基础,其面积约占我国水稻面积的68%,产量约占总产的65%,但籼稻生产中最突出问题就是品质差。1991年,胡培松开始籼稻品质遗传改良的研究。他说,优质稻的几大指标是,好看、好吃、好加工、有营养。在外形上,无垩白、全透明、亮晶晶,同时比较修长的,品质就较优。但涉及到味道和营养品质,则须依靠淀粉结构及含量、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分析。
胡培松在著名优质水稻育种家黄发松老师的带领下组建成立了中国水稻研究所“优质稻育种”团队,经过长期研发,克服了种质匮乏、技术短缺等育种难题,最终培育出了系列一级香稻品种,填补国内高端优质大米的空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优质米产业发展。随后经过20年的努力,胡培松又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二级优质早籼稻品种“中鉴99-38”。
在解决了食用早稻优质化的问题后,胡培松团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胡培松带领团队研究的“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说,“中嘉早17”使早籼稻实现用途多样化,成为了米粉的专用稻。这一品种的育成,既丰富了超级早稻选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也推动了早稻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良。“中嘉早17”凭着米粉加工方面的特性优势,迅速风靡南方稻区,成为近30年来唯一单年推广面积达千万亩的早稻品种。
胡培松说,科研人员要静下心来做研究,水稻育种研究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这条“稻路”,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往下走。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在未来的研究中,会重点研究“吃得好”“吃得安全”这一问题,争取使我们饭桌上出现带有保健、辅助疗效功能的水稻新品种。同时,他表示,“我们要把科研成果写到祖国大地上,为口粮绝对安全保驾护航,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端得更牢,端得更好。”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水稻品质
稻米的香气影响稻米市场价格。传统育种芳香导入技术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效率也比较低。2021年,胡培松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型等位基因系,成功改良了三系杂交稻的香味性状。该研究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杂交稻香味品质的首次尝试,同时也加快了水稻品种香味改良进程。
胡培松说,氮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土壤酸化等问题。为此,他带领团队研究发现了编码水稻的基因在调控氮素利用率、产量和稻米品质中起到关键作用,为提高水稻产量、改良品质遗传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基因资源。该研究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实现产量和品质协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胡培松培育的华浙优261品种,首批30亩试种在杭州市桐庐县喜迎丰收。该品种被称为“院士米”,口感柔软蓬松,自带清香味,并且实现了高产量、高抗病率,平均亩产达680公斤。2022年1月,胡培松团队合作完成“植物胰岛素”研究。首次揭示了“植物胰岛素”6-磷酸-海藻糖调控水稻碳源分配与籽粒产量的机制,同时也为作物高产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研究为利用“植物胰岛素”相关基因改良作物的产量提供了优异的基因资源和应用示范。(王慧兰)
相关链接:
胡培松院士简介
胡培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水稻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专家,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籼稻品质遗传改良。挖掘创制多份品质改良骨干材料,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创建品质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大大提高育种效率;育成优质专用主导品种12个,累计推广面积达上亿亩,为我国籼稻品质遗传改良作出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育成的水稻品种中嘉早17,连续7年被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自2013年起连续5年位居我国南方稻区应用面积第一位。发表SCI论文40余篇。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1323.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科智库,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