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绿码 | 在生命的尽头拥抱你——临终关怀:让逝者善终,留者善别
时间:2023-01-15 01:55:0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栏目:百科 阅读:149
编者的话:恋生怕死是人之常情,可死神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达官显贵,亦或是平民百姓,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地位与金钱皆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然会消亡的事实。人生的最后一道考试题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愤怒、忧伤如潮水般袭来,平日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恐怕也难以高傲、从容。现世的热闹喧嚣、濒死过程的挣扎抗拒与不舍、是否有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神降临前不可避免的纠结。如何安顿不安的心灵,是临终关怀的首要议题,也是每个人需要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试题。
在最后的日子里,患者常常被动接受这样的“待遇”:一是过度治疗,有些患者,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二是治疗不足,有些患者受到的痛苦和不舒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充分地解脱,离去时,他们的面容定格在扭曲的痛苦上。
2022年12月3日晚,卡塔尔世界杯举行期间,82岁的球王贝利转入了巴西圣保罗一家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二十几天后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去,球王的消息也牵动着全世界球迷的心,也让关注他的人注意到“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疗护,是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于常规的医学治疗,是一种生命尽头的医疗支持。通过由医生、护士、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针对失去痊愈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简言之,就是在患者最后的时间里,与死神“讲和”,活的有尊严,走的安详。
临终关怀有三条核心原则:
1、尊重生命的同时也要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2、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3、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人们对生命尊严的需要和死亡时对尊严的需要遥相呼应,死亡前人们有5种心理变化阶段:从否认,到愤怒,到交涉,到抑郁,再到最终的接纳。这一剧烈起伏的心理过程对多数人而言都是巨大挑战,而专业的临终关怀则能帮助他们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阶段,最终坦然面对死亡。
这两年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将我们与彼此、与所爱的人分隔开来。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听闻所至亲离世的消息,无法在告别之际握住所爱之人的手、陪在身旁、给予安慰,会遭受到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我们见证或想象亲人离世的方式,会深刻影响我们追思他们的方式。也许我们在毫无生气的病房里只看到滴滴作响的仪器、来回走动的医护,而临终之人感受到的却是爱和存在,是亲人的抚慰。临终前的种种体验证明了我们最大的需要——爱与被爱:有人惦念,有人牵挂,被人滋养,得到原谅,这些体验提供了生命的连续性。
人们常说善始善终,据研究得以善终的患者一般都有以下特征:他们往往有控制感和幽默感;注重仪容仪表;不回避痛苦,能够平静地讨论死亡及死后的事情;在亲人陪伴下非常开心,并且会用神态、动作表达关心。善终还表现出四种死亡形态,那就是在熟睡中死去、没有痛苦地死去、平和安详地死去、快速地死去。
如果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身为亲属的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好好告别即是最深情的挽留。
临终知识,该早知道
临终患者常处于脱水状态,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患者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不要以为他们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相反,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患者都会觉得太重无法忍受。我们只需要轻轻地给他们手脚做按摩或是用温水擦拭即可。
呼吸衰竭使临终患者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这种“呼吸饥渴”。我们可以打开窗户,或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气流动的空间。
随着死亡的临近,患者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声”,使人听了很不舒服。但此时用吸引器吸痰常常会失败,并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应将患者的身体翻向一侧,头枕得高一些,或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从而减缓不适。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吞咽困难,出现无法进食、饮水状况。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患者有一种异常欢欣感。这时给患者灌输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异常的欣快感。而且,此时给患者喂食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患者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患者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
很多患者临终时因疾病缠身,产生巨大的痛苦,此时可用一些止痛剂,使他能继续与家人交谈或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没有证据表明缓解疼痛的药物会加速死亡。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会忽然变得喋喋不休,满口的家乡话。此刻,他们不是在与外界交流,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心灵中,这是濒死的人的一种需要。此时的他们也许正在儿时的童趣中,在意气风发的青春中,在一生念念不忘的美好往事中。我们要做的,只需静静守候,千万千万不要走开。
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所以,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把我们想说的话,统统告诉他们吧,即使他们已经无法回应。他们可能听见,或听不见,但只要说出来对我们对他们都会是一种慰藉。
分别的时刻终会到来,我们的至亲无法再讲出他们的心愿和需求,我们彼此间已经无法沟通,我们有太多的不甘、不舍和执念,然而我们能做的只是让他们自然离开。
参考资料:
1. 科普中国《亲人临终前,我们究竟能做点什么?》
2. 凯瑟琳·曼尼克斯Kathryn Mannix.《好好告别》[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3. 阿图・葛文德 AtulGawande,等.《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241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老年人慎选保暖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