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向何处去?AI是否该按暂停键?第七届万物生长大会圆桌聚焦热点话题
时间:2023-04-20 02:01:1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栏目:前沿 阅读:189
4月11日,第七届万物生长大会之中国未来独角兽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大会以“大江东去——奔竞浪潮之巅”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创新创业创投领域的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相聚钱塘江畔,探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逻辑、生态及路径。
大会设圆桌对话环节,由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丰主持,邀请果壳CEO、未来光锥投资创始合伙人嵇晓华(姬十三),西湖大学博导、西湖心辰创始人蓝振忠,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林峰,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纯,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元,围绕“ChatGPT向何处去”的主题,探讨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和走向。
嵇晓华(姬十三)
果壳CEO 、未来光锥投资创始合伙人
神经生物学博士,科学传播研究馆员,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青工委执行委员。2010年创办果壳。果壳是国内知名的泛科普科学文化平台,生产的网络科普内容覆盖5000万全网订阅用户。
蓝振忠
西湖大学博导、西湖心辰创始人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曾任谷歌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学家。NLP轻量级预训练语言模型“ALBERT”第一作者,联合推出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评价基准“CLUE”。2021年创办西湖心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心理等方面的商业化和平民化。
林 峰
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家,兼任南洋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参议院主席、世界卫生组织数字健康和健康教育协同中心联合主任。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信息学和生物医学成像的研究,获得数项发明专利,并在IEEE TPAMI等顶级SCI期刊和会议发表约300篇论文。
蒋 纯
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
曾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工程师、浙江省创投协会天使投资专委会副主任,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佳天使投资人”。投资领域覆盖半导体、新能源、先进制造、数字化等。主要投资案例有星河动力、长光卫星、软体机器人、minieye、臻镭科技、知存科技、中储国能等。
孙 元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数字经济百人会学术界代表。入选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主要研究企业数字技术使用管理、线上行为、企业社交媒体、企业移动商务。
章 丰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副部长,网易传媒副总编,浙江团省委宣传部长兼《青年时报》社长、总编辑,浙江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等职。
千人联名
AI是否该按暂停键?
章丰:前段时间,未来生命研究所发布的一封联名公开信将AI安全问题送上了风口,这封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都应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暂停期至少6个月。各位认为AI是否该按下暂停键?
姬十三:我同意暂停一会儿,但不是长期的,在智人全体做好准备之前暂时锁死,就像三体人发出智子锁死人类科技那样。科技自有它的发展路径,且是不可逆的。我注意到今天网信办出台了管理办法,现在或许是唯一的时间窗口,能让我们至少缓一缓,做些判断,让AI为人所用,而不是相反。
蓝振忠:我是反对暂停的。尽管当前“涌现”出非常多智能,但其实离我们想象中觉醒的智能很遥远,AI没有自我意识,只是算力在加强,所以把它视作一个好用的工具。从研究角度说,基于对AI的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它的行动。从实践角度说,也不可能阻止所有科研人员的探索。
林峰:现在来谈对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的担忧为时过早,甚至谈伦理学的威胁,有些矫枉过正了。目前大模型处于热炒的阶段,我们应该扎实地思考大模型落地的场景,进一步细分其应用领域,这条路非常漫长。
蒋纯:这封联名信可能暗藏“技术封锁”的意图,但AI的发展趋势已无法阻挡,且刹车机制可能会自然产生。比如三星出现了芯片机密泄露,大模型背后是庞大的数据,当大家为了数据安全掐断数据源头,最终的结果是技术会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希望随着技术发展,区块链等加密技术能解决信任问题。
孙元:一项新技术的推出通常有野蛮生长、政府管控、政策鼓励监管并行的三个阶段,ChatGPT也会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对抗、风险和危机,但总体上人类会贯彻奥林匹克精神,朝“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前进。
加速狂飙
大模型带来的机遇有哪些?
章丰:从各位所处的领域出发,如何看待强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
姬十三:过去五到十年,大V、网红、行家、KOL等“超级个体”借助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一个人就等于一支部队。如今生成式AI带来技术剧变,人机融合、人机共生势不可挡,AI会从辅助人类工作发展到全自动地工作,人类也将迎来下一次演化,成为“超级个体2.0”,乃至半神。近期果壳也发起了 “AIGC创意者联盟”,与AIGC创意生态合作伙伴们一起赋能“超级个体2.0”。
蓝振忠:很多人觉得这是新的“iPhone时刻”,AI相关的交流很密集,创业者热情高涨,公司涌现的速度是原先的好几倍,机会遍地都是。面对这种机会,大公司是迟疑的。Google为什么不很快地接入ChatGPT?因为这要改变它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而创业公司可以比较灵活地在模型层、中间层、应用层选择生态位。大模型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目前西湖心辰在研发可自助联网的多模态大模型,我们也关注到一些私有化的部署需求,那些有数据壁垒的公司,有机会在垂直领域掌握机会,形成自己的大模型。
林峰:之江实验室是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下成立的国家战略研究机构,成立至今,我们都在沉心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之下把工作做实?答案是,行业细分,扎实促进产业,不应局限于似是而非的模型训练。
我们建成了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并且面向智能视觉、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六大产业领域积极构建开源生态。如我们计划将一直推进的康复装备课题升级为智慧康复,对齐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人体生理数据模型,真正促进智慧康复产业发展。科学家亟需一个精准的产业化的模型,把研发出的高科技产品引向正确的产业化方向。
蒋纯:对投资人来说,变化是最大的风口。大模型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大机会,但我认为,机会并不仅限于软件,还在于基础设施,比如芯片。计算机依托的冯·诺依曼架构以“算”为主,与人工智能以“数”为主,两者之间的鸿沟在日益扩大,要解决这一层的问题,就要从芯片着手。
另外我也想提出一个设想,不管现在的GPT多厉害,都是在吸取人类的经验,某种意义上不会高于人类。如果AI能抛开人类语言形成的符号主义,通过传感器从自然界获取所有的数据和语料,是否才是真正的联结主义,才会真正地超越人类?
孙元:我长期致力于企业数字技术使用管理研究,和企业打交道比较多。企业要去应用这些数字工具,可以通过三个角度:
作为独立工具,主要应用于内容生产工作,比如写份计划初稿,写段原始代码,替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辅助做一些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性工作。
作为嵌入生产工具,嵌入企业的数字化系统,联通各个接口,在同一个界面调用信息、进行对话。
作为融合服务应用,与物联网、传感器各种的信息渠道关联起来,基于大模型,与其他平台服务型生产力工具深度结合。这可能是更为遥远的一种业态,还需要一定时间。
AI的“iPhone时刻”
还是人类的“iPhone时刻”?
章丰:使用AI,或许是人类在未来生存的必备技能。各位在个人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会以何种方式与GPT等强人工智能相处?
姬十三:当下还是当作娱乐(笑),但未来,它一定会提升我们的个人生产力。我认为第一个乱纪元已经开启,过去的互联网产品秩序、商业生态将快速被推塌,创始人、技术大拿、产品经理们在新的基础上重建一切。
蓝振忠:GPT已经深入到我的工作中,它在特定的领域非常聪明,可以帮我写论文底稿,还可以写一些代码,我的学生也都说好用。相比于人,AI在存储和学习能力上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的预期是AI在很多方面都会超越人,大部分工作都会被替代,但人类可以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林峰:七八十年代是人工智能的冬天,我在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读研究生,我写了一篇论文“形式智能系统初探”,篇幅不大十几页。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文章,刻画了许多关键性的核心概念,今天看起来蛮合时宜的,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形式化、规范化、数字化,然后才能带来可计算化。所以我的态度也是一致的,大家可以加以运用,但不必担心被替代。
蒋纯:林院长看见了人工智能的本质,所以不会在意外部的表现形式。这有点像移动互联网到来时,如果一个人不会用手机,就会和世界脱节。普通人需要尽快去适应和利用强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跨越数字化的鸿沟。
孙元:我希望尽可能去活用大模型的支撑功能,给未来带来更多创新。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在思想上过度依赖于ChatGPT等工具。
章丰: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今天大会的主题叫“大江东去”,很符合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的语境,科技大潮如同大江东去,自成规律,但是面对潮流,站在岸上看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躬身入局,拥抱变化,踏浪而行,可能是每个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国家都可以有的选择。
来源|数字经济发布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7581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3D打印火星模拟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