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 “两弹一星“元勋的小时候:黄纬禄

“两弹一星“元勋的小时候:黄纬禄

时间:2023-04-23 01:32:0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国防电子信息 栏目:人物 阅读:195

黄纬禄,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有“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之称。

高中时期的黄纬禄

黄纬禄曾就读的芜关中学在芜湖罗家闸附近

故事一:人生的第一个理想 长大当算术老师

1916年12月18日,黄纬禄出生于安徽芜湖市。父亲黄慎闻是前清秀才,曾担任小学国文老师。小纬禄皮肤黝黑,颜值不及上面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二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然而,这个被忽视、寡言少语的小孩,却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好奇:为什么天是蓝的、树是绿的?为什么鸟会飞、虫会爬?为什么木炭会浮在水面、铜钱却沉到水底?

到了六岁,父亲送他上私塾,习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他对死记硬背心生厌倦,有时以肚子疼为由,央求母亲向私塾先生请假。八岁那年,父亲将他送进了芜关小学。那里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课程设置,让小纬禄感觉进入了一个新天地。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做点什么的他,对手工课很感兴趣,而最让他痴迷的是算术课。

教算术的程老师和蔼可亲,镜片后一双大眼睛总含着微笑,尺子从来不打学生的手心,常常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游戏来讲授知识。程老师讲授乘法,是通过对一个相同的数字连续相加引申出来的,利用乘法口诀,迅速得出计算结果。这让不满十岁的纬禄感到新奇、羡慕。他暗暗立下人生的第一个理想:长大了,要像程老师一样,当个算术老师。

小纬禄学习十分刻苦,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有一次,家里保姆喊他吃饭,他不但没回应,还嘴里一直在嘀嘀咕咕。保姆吓坏了,看到这孩子自己跟自己说话,以为出毛病了。受惊的父亲赶来,只见埋头坐在小板凳上、手捂耳朵的小纬禄,正在专心专意背乘法口诀。

故事二:爱玩“竹蜻蜓” 琢磨会飞的“炸弹”

竹蜻蜓是中国古老的一种玩具,外形呈T字形,横着的一片像螺旋桨,中间有一个小孔,小孔插着一根竹棍,小孩子们用手搓转竹棍,竹蜻蜓就会旋转着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

高小阶段的黄纬禄,有时放学后与小伙伴们在芜湖鸡毛山后的坡地上玩。他最喜欢玩的,就是自己亲手制作的竹蜻蜓。小伙伴们开心地放飞着竹蜻蜓,免不了要比试比试。当别的孩子只顾着比谁的竹蜻蜓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而爱动脑筋的他却不然,对着飞来飞去的竹蜻蜓琢磨起来。

看着飞旋的竹蜻蜓,他突发奇想,能不能用竹蜻蜓做一个会飞的“炸弹”?接着,他开始设想它的制作方法:把多个竹蜻蜓有序地连在一起,用橡皮筋作为动力,让它们联合工作,各司其职。顶上装几个竹蜻蜓,让它往上飞;前面装几个竹蜻蜓,让它往前飞。并且,在竹蜻蜓的下面系一个炸弹,在引线上绑一根香,计算好飞行时间和香的长度,然后把香点燃,待正好飞到敌人所在地的上方时引爆炸药,这样不就做成了一个会飞的“炸弹”了吗?

故事三:初尝学习压力 苦学赶走“拦路虎”

黄纬禄的中学时代,分别在两所中学就读。初中是在家乡芜湖芜关中学度过的。数学是他的强项,物理课也在悄悄打开黄纬禄的眼界。

1933年8月,黄纬禄以优异成绩考入邻省的扬州中学高中部。当时的扬州中学有“北有南开,南有扬中”之称,令很多学生向往。他与同班的三位同学一起报考,只有他一人被录取,成为芜关中学历史上第一位考入扬州中学的学生。

当时扬州中学用的是英语原版教材。尽管黄纬禄在暑假恶补了英语,然而几节课下来,他对“扬中的功课是有名的难和深”的传说深信不疑了。最困难的学科是化学,为跟上老师的讲课,预习成为第一要务,可惜见效不大。黄纬禄第一次感到了学习的压力。

从不肯诉苦的黄纬禄写信给父亲说,自己如果化学成绩不及格,很可能会被留级或除名,而如果退学回家,他就跟着当医生的姐夫去学医。父亲回信安慰他,努力了就行。

得到父亲的理解、关爱、信任的黄纬禄,很快冷静下来,在压力面前险些失去的自信回来了、不肯服输的性格又显露出来了。学校统一熄灯后,在路灯下苦读的学生中总有黄纬禄的身影;上床躺下后,他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翻着单词本,单词伴他送走黑夜、迎来晨曦。

几个月后,黄纬禄的学习成绩出现拐点,到了期末,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他对英语原版书的理解能力大幅提高,加之外语课的全英语教学模式对他的听力训练,为后续学习扫清了障碍。

阅读链接:“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76017.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国防电子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