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的自我管理
时间:2023-05-26 01:59:0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华医学会 栏目:健康 阅读:164
作者:郑志昌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副主任医师
审核:王 雷 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后期或终末期的转归,也是目前心血管领域最难攻克的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25岁以上的成人心衰患者目前约有1210万,每年新增心衰患者约300万;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非常高,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心衰患者住院治疗,并且出院后6个月内因心衰的再住院率为25%~40%。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差、医疗花费高,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实际上,心衰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控制的疾病。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合理干预和长期管理可有效延缓心衰病程的进展,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
在控制慢性心衰的过程中,药物可发挥一半作用,占据另外“半壁江山”的是患者的自我管理。心衰患者出院后通过居家自我管理,可以稳定病情,延长寿命,可以说管得好就可以活得好!
那么,慢性心衰患者的居家日常管理包括哪些方面呢?
主要有4方面内容:饮食、运动、药物及日常监测。
1.饮食
在饮食种类方面,心衰患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注重膳食平衡即可,保持蔬菜、水果、肉、蛋、米、面的合理比例。这里需要重点提醒大家的是按照要求限水、限盐。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限水
**一般推荐每天液体摄入小于2L,这里的液体不仅仅是直接饮用的水,还包括从食物、液体药物中获得的水分。**慢性心衰患者一旦饮水过多或输液量过大而尿量较少时,就很可能引起心衰发作。重度心衰患者的饮水限制更加严格,每天摄入的水分不超过1.5L。出院时医生一般都会给患者指导当前心脏状态下的每日饮水量,患者需要遵医嘱按照早中晚的时间合理安排饮水。
在居家康复的过程中,心衰患者可准备一个有刻度的杯子,以方便做好每日饮水量的分配。喝水时可以另外准备一个约30毫升的小杯子,分次少量地喝,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几片柠檬,适当的酸味可以激活唾液分泌,从而缓解口渴的情况。如果饮食中有流食或者半流食,如粥、汤、糊等含水量较多的食物,或者有很多水果,也需计算这些食物的含水量,将当日液体摄入量进行合理安排。
(2)限盐
目前我国居民的每日平均摄盐量在7~20克,这个数值是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盐摄入量(小于6克)的。对于轻度或稳定期心衰患者,一般不主张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一般只要每天4~6克常规食盐控制即可。日常做饭建议使用盐勺,一勺能盛2~3克盐的盐勺即可;没有盐勺的,可用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盐,平装满一盖,相当于5~6克。
此外,心衰患者还要避免吃高盐的腌制品,如咸菜、咸肉、酱菜等;少用含盐量高的酱料、酱油等;同时也要警惕隐形盐,如鸡精、味精和各种加工食品等;少喝含盐量高的饮料,如一些富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2.循序渐进地运动
慢性心衰,尤其是中重度心衰患者,应注意休息。例如,轻微活动即有气急症状的患者,应该多卧床休息,可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下肢被动运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当心衰症状稳定后,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症状、不感到疲惫为宜;待情况进一步好转后,可以根据自身耐受情况坚持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心衰患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要与健康的同龄人盲目攀比,要时时爱护自己,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不要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可定期至心内科随访,由心内科专科医生进行活动能力的评估。
3.规范使用药物
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石,要做到规范治疗,依从性和随访都很重要。
依从性指的是按医嘱服药,切不可私自停药、减药,以免疾病反复或加重。未经专科医生同意,更不可擅自加用消炎镇痛药、激素等。
居家管理用药要和定期随访结合起来。心衰患者一般有多种合并症,或者有血压或心率的波动,因此,需要注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药物均已达到目标或最大耐受剂量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可1~3个月随访1次。
4.监测体重、血压、心率等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使用体重秤监测体重变化。
使用体重秤监测体重是公认的最简单、最廉价,但却是最有效的管理心衰的方法之一。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常因严重水肿入院,然而在水肿出现的早期,其实是可以发现的,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体重秤每天监测体重。通过体重的变化可及早发现液体潴留,提前干预。例如,体重3天内突然增加2千克以上,应该考虑隐性水肿,这时应及时找医生调整用药。
(2)使用血压计监测血压、心率。
每天监测血压、心率,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心衰患者应坚持测量血压和心率,每日至少一次,并做记录。主要目的除了让医生了解您的病情外,医生还可以根据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调整用药。
(3)症状监测。
除了监测体重、血压、心率,心衰患者还需注意自我的身体感受。慢性心衰患者身体往往会有一些小暗示,提示心衰的出现。
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无力,从而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生活,如果近期没有特别原因的乏力、疲劳,应警惕心衰;如果出现轻微活动就感到胸闷、喘憋,需要多次停下来休息才能缓解,可能是心衰的征兆;如果活动后出现咳嗽或有夜间咳嗽的情况,也可能是心衰的表现;如果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脚踝部位水肿,手指一按一个坑儿,通常也是心衰的表现;有些心衰患者平时夜间能躺平睡觉,如果躺下睡觉时出现胸闷、憋气,坐起来后缓解,也是心衰的征兆。
在心衰的预防和监测方面,患者自我管理和门诊随访非常重要,患者可在心内科医生的引荐下加入一些心衰的管理项目,以降低患者的入院和病死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可以大大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并减少因心衰加重而再次入院的风险。
患者的自我管理,意义重大,希望每个慢性心衰患者都能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生活质量!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7889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华医学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暴饮暴食是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