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三夏”丨大学生为7000亩麦田装上“智慧大脑” 让麦收更高效
时间:2023-06-06 01:27:1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大河网 栏目:智农 阅读:179
大河网讯 6月1日,南阳市内乡县灌涨镇的7000亩麦田洒满耀眼的金黄,7台忙碌着的大型收割机有序地正在开展麦收作业,5个大学毕业生在其间挥洒汗水。站在一旁的老乡张大爷竖起大拇指说:“四天就快收完麦了,这几个大学生干活可卖力,效率高了很!”
曾经,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是很多农村大学生的梦想。如今,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走进田间地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让“怎么种地、谁来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
位于南阳市内乡县的7000亩麦田
谈变化 | 1∶140 数字化赋能让种地更轻松
多光谱无人机、病虫害监测仪、墒情监测系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了南阳市内乡县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里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操作这些新农具的正是5位朝气蓬勃的“90后”。
记者了解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南阳市内乡县立足于当前县域情况,定下了建设6.7万亩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的规划。在当地牧原集团供职的5位大学毕业生便开始了规模化种粮的新探索,2021年时,他们种下了第一茬玉米。
夜间收割作业
“今年5月30号正式开始麦收,这7000亩地大约需要4天时间,预计明天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河南省牧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祖坤说起话来底气十足,赋予他这份自信的正是覆盖在这片农田之上规模化、数字化、机械化、科学化的农田管理,“我们综合采用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多光谱扫描数据以及田间信息监测系统,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物联网将数据传输到终端,实时把控田间数据,实现农作物长势追踪的科学化、数据化,及时开展田间农事管理,提前避免或者降低病虫草害发生的概率,减少用药。”
采访间,吴祖坤多次提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变化,他用1∶140这组数字进行了形象说明。
“项目运作、水电、种植生产、运营商对接、项目融资,7000亩的农田主要由我们5个人分工协作。以灌溉为例,水源通过地下管道泵送到灌溉首部,利用我们的固定式喷灌系统,1个人5天就可以完成7000亩地的作业。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同样的时间里则需要140个人。”不仅如此,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减少了30%的水资源利用,减少了50%的化肥投入,去掉了不少田埂,利用了不少边角废料地。即使在缓坡丘陵这种并不是特别肥沃的地块,吴祖坤一行人也要求平均达到1000斤的亩产,并努力把更多中产田慢慢地改造成高产田。
收割小麦
“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一人负责2000亩粮田。”吴祖坤告诉记者,传统大面积种植存在人力的局限性,一个人一天最多看管100亩耕地,是没有办法及时知道种的粮食哪里需要打药、哪里需要施肥的。现在,吴祖坤团队使用的多光谱无人机扫描技术可以实现一个人一天监管2000亩耕地的实际情况,他相信有了数字化的支撑,他们能把“六减(减水、减肥、减药、减碳、减人工、减物流)”“三增(增地、增产、增效)”“三提”(提升耕地等级、提升作物品质、提升抗灾能力)的目标提升一个更高的层次。
谈理想 | 希望更多年轻人回到田间地头贡献“新力量”
插过秧,放过牛,砍过柴......这是吴祖坤儿时在信阳市罗山县大别山里度过的时光。大学毕业后的他,又再次回到了庄稼地里,过着“带月荷锄归”般的日子,每日在麦田里调度农机,现场监督作业质量、把控秩序、协调运输、称重、记录、核算、烘干.......
和“新农人”这一身份结缘不仅出于工作现实,也来自吴祖坤的理想。
吴祖坤供职的牧原集团是个生猪养殖企业,后端的环保工作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吴祖坤2017年到公司时便开始负责环保工艺设计。“我当时负责一个课题——怎么能让猪产生的粪尿经过一定处理之后,在水稻田得到更好的降解,同时有益于水稻的生长。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养猪上的环保和农业应该是一体的,然后我就结合了公司的需求,逐渐从水稻田转到了旱地作物小麦和玉米的栽培。”
大学生种粮,不但增加了产量、提升了品质,而且在保证工资薪酬的前提下还实现了盈利。吴祖坤坦言,“在降本增产增效方面,我们还有不小空间”。
“我们所做的,一是支撑了乡村振兴产业;二是用种养循环的模式解决环保问题;三是一种探索,探索未来谁去种地的问题。”吴祖坤有自己的理想,他认为,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稳步前进,一定是年轻人自愿回到田间地头贡献“新力量”,而农村的青壮劳动力也不再被束缚在黄土地上,他们会主动来到城市谋生,创造他们的价值。“过去的小农经济是凭经验种植,现在我们是用科学办法种植。种和收,都是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无人机,这么多地打一次药,三天就足够了。这样,解放的人力自然会去城市里工作,种地就是我们新一代的任务。”吴祖坤的话语间充满了希望。
在农田里工作的吴祖坤和团队伙伴们常常“灰头土脸”,晒得黝黑,但几年坚持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和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常年活跃在农田耕作一线的他们,正是大学生投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打算怎么做?吴祖坤说:“继续利用科学知识和现代化机械装备,推进规模化种粮,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实现‘新农人’的担当。”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074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大河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