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青少年遇到矛盾冲突时,该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青少年遇到矛盾冲突时,该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时间:2023-06-17 01:55:1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华医学会 栏目:百科 阅读:146

作者:唐芹 中华医学会 研究员

审核:钱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副主任医师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心理不成熟,遇到矛盾冲突时往往无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为自身的成长带来诸多烦恼和痛苦。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青少年遇到矛盾冲突时的三种反应

在面对矛盾冲突时,青少年表现出来的反应各有不同,可以通过下面这道测试题对这些反应进行归类。

测试题:当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你,让你感觉特别委屈、愤怒、生气的时候,你通常都是怎么处理的?

虽然做这道测试题的青少年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总结下来通常有三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很怕老师,却敢怒不敢言,处理方法就是一个字“忍”。忍了几次就发现忍不下去了,虽然表面上是在忍,但是背后开始不听这位老师的话,不写这位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故意跟老师作对来表达愤怒情绪。

第二种反应是完全不忍,只要自己委屈、生气,就要在老师面前发泄不良情绪,哭泣、控诉,甚至跟老师吵起来。

第三种反应是忍了两次后,老师又惹自己生气了,但一直不敢跟老师吵架。怎么办呢?因为很苦恼,于是就找自己的好朋友吐槽,觉得对这个老师很失望,自己也觉得很委屈。这个时候同学很可能说:“是,这个老师最近确实好像不太对劲,没有以前那么有耐心,也经常数落我。”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以上三种反应背后的情绪管理问题

无论哪种反应,都能反映出青少年面对矛盾冲突时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的。

第一种反应的背后说明青少年的情绪管理是视而不见。但这样做只是把不良情绪压制在体内,并不代表不良情绪不存在了,就像筑坝一样,想把这些愤怒和委屈的情绪用堤坝围堵起来。长此以往,这些被积压的情绪终究会有冲毁堤坝的时刻。对老师的消极对抗就是身体无法承受更多情绪时的一种行为表现,这样做不仅破坏了师生关系,还会耽误自己的学习。

第二种反应的背后说明青少年的情绪管理是听之任之,也可以说是在情绪支配下做出的反应。发生矛盾冲突时,只要其中一方的情绪正在暴发点上,就不适合进行沟通,否则不仅无法化解矛盾,还有可能激化矛盾。因为情绪有一个特点是非理性,在情绪暴发点的时候,人是不理智的,很容易冲动,甚至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所以当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让自己或者对方冷静下来,而不是急于通过沟通来化解矛盾。

第三种反应的背后说明青少年的情绪管理是恰到好处的。忍了两次之后,第三次找一个有同情心的同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不满,并且很快得到同学的共鸣,然后就会发现原来不是自己有问题,而是老师最近的脾气有点大。在跟同学共同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老师也是有苦衷的,对老师不满的感觉会随之减弱,先前产生的不良情绪也会逐渐消失。

三、正确管理情绪的方式

对盲目冲动和消极情绪的高度自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青少年要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

首先,不要害怕消极情绪,要接纳和允许它们带给我们内心的那一份感觉,并去做一些配合它的事。比如疲倦时不要开车、心情不好时避免做出重要的决定等。

其次,不要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要逃避,而是要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让情绪得到表达或宣泄,可以尝试以下4种方法

①说出来。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应当有节制地发泄,把闷在心中的不快倾诉出来。青少年可以尝试把烦扰自己的情绪说给好友或家人,他们的安慰有可能帮助自己很快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②写下来。把内心的情绪诉诸笔端,也是一种很好的倾诉方式。人的一生中应该留下许多回忆,无论喜、悲,时隔数年或数月,当再次翻开日记本,就会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脚印。

③动起来。在情绪低落时,大部分人往往都不愿意动,然而越不动,注意力就越难从引发消极情绪的事情中转移出来,情绪也就随之低落,如此一来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青少年在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跑跑步或到运动场上打打球。相信低落的情绪很快会被竞技的兴奋所取代。

④自我暗示。有时,引起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原因很难排除。这时,青少年可以先接受它,然后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对消极情绪进行管理。例如:当意识到自己发怒时,可以反复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陷入忧愁时,可以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无济于事,还是振作起来吧”。这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自我暗示,它对情绪的转变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在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着去沟通和互动,而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会更理智、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并解决问题。

正确管理情绪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走过自己的青春期,迎接美好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237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华医学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