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他的第二故乡在南极

他的第二故乡在南极

时间:2023-06-30 18:05:16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作者:陈俊朴 栏目:新闻 阅读:158

  “跨越了极昼和极夜,从冰盖边缘挺进内陆腹地,从地表探索向南极航空迈进,为的就是探寻冰雪环境下能源信息系统的相关设计目标和实地应用情况。”中国第36、38、3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王煜尘这样总结他连续三次远赴南极的经历。

  回忆走上南极科考的道路,王煜尘将自己的动机与勇气、兴趣与恒心归于导师。“我的导师窦银科教授常说,用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争取百分之一的希望。”

  在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中,王煜尘主要负责航空科研仪器的安装调试、数据的归纳整理。“因为导师的这句话,我修好了很多当时看似无法修复的仪器设备,坚持完成了很多回头看时,自己都觉得很难第二次完成的任务。”

  南极的科学研究是有趣的,当然也是困难重重的。“延迟严重的网络速度,不便的交通条件,有限的资源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每进行一项科学研究,都要付出高于常规几倍的努力和精力。但这些并没有成为我探索南极的绊脚石。”王煜尘说。

  一次考察行进过程中,雪橇中轴断了,上面的集装箱体随即倾斜。当时正是暴雪天气,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在这恶劣的情境下,机械师们钻入雪橇下对橇体进行维修,王煜尘与科研岗位的队员为雪橇下的队友们传递工具、遮风挡雪。“如果维持一个动作不动,在雪橇下的队友只需要几分钟就会被大雪全部埋掉。”王煜尘说。

  顶着凛冽的寒风,经过大约2小时的坚持,橇体终于修复完善,队伍也再次启程。

  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回答这个问题,王煜尘展现出了理科生浪漫的一面:“在这里,空气永远是干净的,夜幕降临,月光可以照路,抬头仰望星空,银河就像倾泻的牛乳将夜幕浸染。伴着极光、星光,我躺在挖好的雪坑中凝视宇宙,浩瀚的宇宙与渺小的我,人与自然在这里尽情地对话。像是埋藏在基因里的种子,南极也就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的591名队员从上海出发,经过30多天的旅程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开始建设南极长城站。距今已经39年。“西风带的巨浪,东南极的飓风无一不见证着中国极地考察人的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王煜尘感慨道。

  “对我而言,南极科考不仅是难得的经历,更是青春的烙印。”这位在南极尝遍酸甜苦辣的90后博士,穿着科考队的红色制服在镜头前纯真地笑,透出的不只是年少有为,更是天地男儿的青春样貌。

  往期回顾

  《青年说》第一期:世界滑雪冠军郭丹丹:“我仿佛找到了第二个使命”

  《青年说》第二期:五年前失之交臂的金牌,我一定要夺回来!

  《青年说》第三期:杨倩,追求一种极致的平静

  《青年说》第四期:他们都叫我“萌萌的女汉子”

  《青年说》第五期:“虎年吉祥物”来了!三星堆发掘现场负责人拆“盲盒”

  《青年说》第六期:描绘一幅名叫“中国文化”的美丽图画

  《青年说》第七期:从高亭宇到闫文港 历史性突破背后有“风”相助

  《青年说》第八期:走过22个省市区,她看到了中国青年的模样……

  《青年说》第九期:穿山甲野保人 渴望更多同行者

  《青年说》第十期:纪洲丽: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做讲解

  《青年说》第十一期:在港珠澳大桥,他从博士司机变成副总工

  《青年说》第十二期:9年,他缘何当上非洲酋长

  《青年说》第十三期:什么样的故事能够跨洋“出圈”

  《青年说》第十四期:他,不断探索安保行业“天花板”

  《青年说》第十五期:20年,她的青春与中国航天“完美对接”

  《青年说》第十六期:这位80后研发的中国“芯”,被称为“开创性进展”

  《青年说》第十七期:船舶“裁缝”巧手织起海洋强国梦

  《青年说》第十八期:“没有什么比尽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价值”

  《青年说》第十九期:90后“新农人”王伶俐返乡创业记

  《青年说》第二十期:他会观云测雨,而且用上了大数据

  《青年说》第二十一期:科技强农|大黄鱼“搬家”深远海,身价翻了好几倍

  《青年说》第二十二期:赵雪东:想起援藏,眼睛总会湿润

  《青年说》第二十三期:科技强农|“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青年说》第二十四期:在着陆场为航天员撑起“保护伞”

  《青年说》第二十五期:“手可摘星辰”在他手里化为现实

  《青年说》第二十六期:搞摄影做文创 90后乡村教师把“城市教育”带进大山

  《青年说》第二十七期:13年,他一直在为做强“中国芯”寻找“好”种子

  《青年说》第二十八期:党的二十大代表丁宁:做更多的事,凝聚更大力量

  《青年说》第二十九期:再现历史华彩,他重建“失传”印染工艺

  《青年说》第三十期:爱找问题想办法,“最帅交警”用双脚丈量街道

  《青年说》第三十一期:“立即返岗”刷屏后……

  《青年说》第三十二期:“勤能补拙”有没有科学依据?她的团队证实了

  《青年说》第三十三期:“坚持到底,不需要轮换!”

  《青年说》第三十四期:夺金后,他把目标瞄准了全世界玩家

  《青年说》第三十五期:致敬人民警察丨23厘米!这道疤痕是一枚特殊勋章

  《青年说》第三十六期:“我在现场听冬奥是另外一种幸福”

  《青年说》第三十七期:她的“航空梦想”让战机拥有更多可能性

  《青年说》第三十八期:育警铸剑,她把论文写在祖国边防

  《青年说》第三十九期:12年,他写满84本迎客松监测日记

  《青年说》第四十期:办理税收业务时,她在心里按下“秒表”

  《青年说》第四十一期:“红色文物不应该躺在库房里”

  《青年说》第四十二期:“维修零差错”,看他如何成为飞机安全“心内科”专家

  《青年说》第四十三期:聊起这些,“闯队”一下打开话匣子

  《青年说》第四十四期:他“穿越”时空将古籍重新唤醒

  《青年说》第四十五期:用生命标注一个又一个地理坐标

  《青年说》第四十六期:我给卫星戴上“偏振立体眼镜”

  (责编:朱江、贺迎春)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作者:陈俊朴

编辑:杨滋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4551.html,文章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作者:陈俊朴,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