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骨碎补,为什么这么起名?

骨碎补,为什么这么起名?

时间:2022-07-05 23:49:5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百度百科 栏目:百科 阅读:17

唐玄宗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听,不雅致,就给它重新取了个名字:骨碎补。这是皇上按照这一味草药的功效起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也延续到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的名字仍然较骨碎补。而骨碎补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命名历史了。

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中文别名为毛姜、崖姜、岩连姜等。骨碎补全年都可以采挖得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朝鲜南部以及日本。其种类繁多,有云桂骨碎补、华南骨碎补、大叶骨碎补等品种。

骨碎补主要生长在山地林中的树干上或者是岩石上,海拔在500-700米之间。根据这样的地形要求,日本的确非常适合骨碎补的生长,因为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同样的中国的南部地区也有很多山脉。

它们不仅对地形有要求之外,对土壤温度以及空气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虽然东北地区也有很多的山地,但是温度和湿度达不到要求,因此那里不适合种植骨碎补。

中国本身就是最擅长用大自然中的中草药的国度,骨碎补在中国也有了悠久的历史,在很多中草药书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例如《本草拾遗》、《日华子本草》以及《开宝本草》等书中都有关于骨碎补别称及其功效的记载。

一.骨碎补的名字由来

说到骨碎补名字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唐代,据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在荡秋千的时候不小心摔伤了脊梁,荡过秋千的人都知道,如果秋千的高度没有把握好,摔伤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因此,这一说法还是有可信度的。

杭商摔伤了脊梁可是一件大事,于是就请了御医前来给皇上看病,御医给皇上开了内服药以及外敷的药都不见伤痛好转,于是,就下令张贴皇榜,寻找有才之人来为唐玄宗治疗脊梁的病痛症状。

这是来了一位民间医生,给唐玄宗献了一个猴姜的草药。一边将其煎汤内服,一边把它捣碎外敷。这个办法果然见效,很快就治好了唐玄宗的病,于是皇上很开心,就问哪位民间医生,这个要叫什么名字?那人答道,叫猴姜。

唐玄宗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听,不雅致,就给它重新取了个名字:骨碎补。这是皇上按照这一味草药的功效起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也延续到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的名字仍然较骨碎补。而骨碎补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命名历史了。

将骨碎补与唐玄宗联系起来,不仅使得骨碎补的知名度大大提升,而且也也使得骨碎补这一味中草药极富人文气息。

《本草纲目拾遗》载:骨碎补“叶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1]这一记载,更加有力的说明了上述传说的真实性。

二.骨碎补的炮制历史

炮制这种加工方法是古代加工中草药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就在于消除或者是降低药物的毒性,因为很多种草药是带有毒性副作用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通过炮制者道工序可以加强药物的疗效,也方便更好的贮藏这种草药。

骨碎补在中国的历史很绵长,因此骨碎补的炮制历史也成为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于骨碎补的炮制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代。在《雷公炮炙论》中,雷公云:“骨碎补,凡使,采得后,先用铜刀刮去赤毛尽,便细切,用蜜拌令润,架柳甑蒸一日出,暴干用。”

用两个字概括这一时期炮制骨碎补的方式,即为:刮毛。在之后,炮制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中。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南北朝这么早的时期,我国古人就已经懂得加入其他的辅料在草药中,其智慧可见一斑。

到了唐代则新增了骨碎补的炮制方法。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日:“骨碎补一斤焙”“六两姜制焙。”在之前南北朝时间,仅仅只是“蒸”而到这时已经开始“焙。”这也体现了在炮制骨碎补的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改进使其变得更好。

越到后面,人们的眼界就会越开阔,而且还有前人累积的大量资料提供我们后世之人参考,正所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后世炮制的方式会更加丰富,骨碎补的炮制变革仍在继续。

宋代陈诗文等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日:骨碎补“监区毛”“凡使,用刀刮去上黄皮毛令尽,细判,用酒拌蒸一日,取出晒干用。缓急,只焙干,不蒸亦得。”提出了“蒸”、“焙”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在顺序上和前代有所不同。

元代基本秉承着前代的炮制方法,就是提出了用盐来炒骨碎补。

到了明代,在前代的基础之上,新增了一个“炙”的炮制方法。清代就是沿用了前代的炮制方法,将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现代骨碎补的炮制方法有去毛、洗切、闷润、土烫、单炒、酒炒等。[1]

三.骨碎补与老农的故事

传说唐代开元年间,有一位年迈的老药农,他养了一只十分的小猴子,药农惊呆带着小猴子一起到山中去采药。那只小猴子生性好动,有一天不小心从悬崖上摔了下来,跌断了小腿骨,而老药农用各种草药为小猴子治疗都不见明显的好转。

夜里,小猴子因为疼痛在草窝里睡不着觉,这时有一位老猴从它身边走过,简单的查看了一下它的伤口,于是就走了。到了第二天,老猴子又来了,这次来嘴里叼着一些草药。想必老猴子查看完小猴子的伤口之后,就为小猴采药去了。

老猴将那草药的块根嚼烂敷在小猴子的腿伤之处,便悄悄离去了。几天后,小猴子的腿竟然痊愈了。老农很高兴,没想到这么神奇的草药自己竟然未曾发现,于是他就去观察那些草药。只见其根粗壮扭曲,略似猴形,再尝尝味道,辛辣如姜,便给它取名为“猴姜。”[2]

之后,老农将常用“猴姜”为乡亲们治疗骨伤,事实也证明了该草药对跌打损伤、骨折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效果。

骨碎补有着丰厚的历史气息,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沧桑世态。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骨碎补的潜力也在不断地被挖掘,众多学者也不断提出他们的新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医的进步以及中草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尹子丽.谭文红.冯德强.朱常成.陆树刚.《骨碎补的本草考证及炮制、药用历史沿革》.中国 药房[J].2019

[2] 骨碎补趣谈.中医药通报[J].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301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百度百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