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时间:2022-07-05 23:55:29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技报社 栏目:百科 阅读:15

数字人民币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它的实际支付体验如何?与微信和支付宝有何不同?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撰文/记者 何从 编辑/陈永杰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10月18日21时05分,随着收银员手中的扫码枪发出"滴"的一声脆响,深圳市民李女士在罗湖区一家超市花完了她数字人民币钱包里最后的59元。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深圳罗湖区一家超市收银台放置可接受数字人民币付款的标示(图片来自网络)

日前,持续近一周的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顺利收官,通过5万名"幸运者们"的亲测,数字人民币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数字人民币的支付体验如何?消费者和商户接受度怎样?从此次试点活动又能窥见哪些数字人民币的"庐山真面目"?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网友晒出的数字人民币的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度世界领先

数字人民币,简单的说就是人民币的电子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将其形容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换言之就是如纸币一样,不需要账户就可以交换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实质上它就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也就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数字人民币的研究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专门团队,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2020年4月,雄安、苏州、成都、深圳成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8月,又将试点区域由四个城市拓展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四个区域;10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此次深圳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5万个。

随着深圳5万个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消费使用,数字人民币首次"公开"的常规测试也正式拉开序幕。

很多人认为数字人民币和常见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有些类似,数字人民币究竟和我们之前用的银行卡转账、微信和支付宝有什么异同?

中国社科院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一种新形态,是把流通中的小部分现金进行了数字化替代,这和第三方支付工具有本质区别。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中国社科院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接受央视采访(图片来自网络)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深圳的试点中,要使用数字人民币,首先需要下载数字人民币App。但目前这一应用并没有在苹果和安卓的应用商店上线,中签者只能通过短信中提供的链接进行下载,用手机号注册登录后,之后就会收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任意一家商业银行发放的200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数字人民币App界面和不同商业银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图片来自网络)

在软件使用方式上,数字人民币App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类似。可以选择扫码付款,或上划展示付款码让商户扫描,本次深圳试点活动中,商户都配备一台新POS机设备专门用于刷数字人民币,并在收银台上摆放着"数字人民币"的标牌。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民众在一家火锅店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了消费付款(图片来自网络)

据悉,数字人民币App中还有一个"碰一碰"转账的功能,这让人们使用数字人民币时,不需要网络、不需要银行账号,只要两个手机都装有数字人民币钱包,就可以通过"碰一碰"实现转账功能,被称为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该功能基于智能手机的NFC(近场通信)模块技术实现。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利用NFC(近场通信)模块技术实现收付双方离线支付(图片来自网络)

与微信和支付宝有哪些区别?

其实很多人都有疑惑,我们都已经习惯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第三方线上支付了,数字人民币还推出来干什么?其实,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首先是支付路径短。数字人民币只存在付款方与收款方两个点,不经过任何第三方平台,数毫秒内即可完成交易;使用者不用开银行卡。

而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手段,第一步就是要绑定银行卡。这些线上支付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基于银行账户的电子支付方式,一切资金的流动仍然是与银行账户密不可分。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深圳市民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收付费双方都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完成交易。尽管线上支付已经十分便利,但你可能也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因为没有网络无法完成支付,这个时候就需要离线支付功能。其实离线支付的功能并不新鲜,微信和支付宝都已经实现了,但这种离线支付只能让付款方离线,而收款方必须在线,并将付款信息传到平台服务器端进行校验。

而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即便付款方和收款方双方都处于离线状态,一样能完成交易。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深圳市民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跨平台使用。在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领域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个巨头,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竞争之下也各自划分领地。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只能使用支付宝,而不能使用微信;而腾讯投资的京东等平台只能使用微信支付,而不能使用支付宝。

而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只要能使用电子支付的地方,任何平台都必须接受。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第四,数字人民币安全性更高。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微信或者支付宝倒闭,用户存在里面的钱会面临危机,甚至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出现兑付危机,账户里的钱可能难以提取。虽然这种事情的发生几率很小,但风险依然存在。而手机里的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与手里持一叠现金一样,不受中间机构破产风险的影响。

最后,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更加安全。无论是通过银行,还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交易都会留下痕迹。因此,也带来用户交易隐私问题。我们在享受移动支付的便利同时,其实也将所有消费痕迹暴露在各个平台上,这也是一些消费者质疑某些App"大数据杀熟"的源头。而数字人民币则可以像现金一样匿名交易,商家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能追踪到用户的消费情况。

但是,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数字人民币依然面临着防伪和防假的问题,在纸钞时代防伪和防假成本高,在数字人民币时代,我们要降低防伪的成本,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建设数字人民币的钱包生态,以便于老百姓识别。"穆长春说。

可以打击洗钱、逃税等犯罪行为

众所周知,现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往往为贪污腐败、偷税漏税、恐怖行为、洗钱犯罪等提供便利,危及国家经济金融秩序,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数字人民币采取可控匿名机制,人民银行掌握全量信息,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交易数据和资金流向,防范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范一飞称,数字人民币也要遵守大额现金管理及反洗钱、反恐融资等法律法规。比如,按照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为配合反洗钱相关工作,试点地区的数字人民币也要进行大额存取现登记,相关机构应就数字人民币的大额及可疑交易向央行报告。

可望再次改变大众生活方式

尽管深圳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活动在10月18号已经结束,但中签个人的数字钱包仍可正常使用和充值;同时,参加本次活动的3000余家商户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活动结束后仍可以正常接受数字人民币付款。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深圳3000余家商户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指出:"试点结束,但数字钱包仍可正常使用,或透露了相关部门希望以试代用、以试促用到最终常态化使用起来,因此这一设置也标志着测试的常态化开始。"

数字人民币大规模推广后,是否意味着未来我们将不再需要现金了?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线上支付是否存在竞争问题?

穆长春回应是,央行不会强制要求大家使用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的,而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老百姓的需要。另外,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纸钞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纸钞的供应。"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穆长春说。

另外,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不存在竞争。穆长春解释,数字人民币的定位是流通中现金,因此与现金一样,只能由商业银行向大家提供兑换数字人民币的服务。

但在流通方面,则可以由商业银行以及微信和支付宝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共同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同时,数字人民币也不计付利息。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很好理解,因为数字人民币是现金的替代,而现金是没有利息的,你放在家里或身上携带的现金没有利息,所以数字人民币也没有利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在内部封闭试点测试阶段。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参考资料:

范一飞: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

徐远:央行数字货币开启人类货币体系新纪元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 20201023 你好!数字人民币

数字货币在深揭开神秘面纱 揭秘首批幸运儿使用全过程

数字人民币红包深圳试点!对未来生活影响几何?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2333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技报社,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