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法医的工作到底有多刺激?除了尸体,还研究什么?

法医的工作到底有多刺激?除了尸体,还研究什么?

时间:2022-07-06 01:36:2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百科 阅读:51

本文专家:张胤鸣,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博士

这几年,关于法医的影视剧如雨后春笋。最近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更是拉满了喜欢悬疑的朋友们的期待值。

接触腐尸、浮尸、碎尸,分析刀口、枪伤、打击伤,抽丝剥茧寻找真相……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真实的法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2021年出版的《高级法医学》(第三版)对法医学的定义是:“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医学学科。”从这一对法医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现代的法医学是“应法律的需要而产生,并为法律服务的一门医学科学”。

宋慈是世界法医学之父。看过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小伙伴们对宋慈时代的法医们的日常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现代法医的工作到底有多刺激?

法医的研究对象之一:尸体

尸体是经典的法医学研究对象,这是小伙伴们最为好奇的领域。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人体损伤、死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损伤及死亡的机制、过程及现象,如各种没有发生在医院中的死亡或者发生在医院中但存在争议的死亡事件。

小伙伴们拿来吓唬人或者被人吓唬的各种所谓的恐怖名词或图片,如尸僵、尸冷、巨人观、死后分娩、八字不交、溺死手套、反常脱衣现象等等,就是法医病理学的范畴。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某个死亡事件又与某种毒物的作用机制相关,那么这种毒物及其引起的死亡就属于法医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如近年来不断刷屏的百草枯、甲基苯丙胺(MSD,就是冰毒)、麦角酰二乙胺(LSD),还有引起不同颜色尸斑的氰化物、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等等。

我们看电视经常看到一些诡异离奇现象,但有些却有科学解释。比如:

● 尸体屹立不倒:由于尸僵导致关节固定,不能打弯;

● 根据尸体就可以判断人死了多长时间:根据尸体温度、尸斑消退等在死亡发生后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死亡发生的时间;胃内食物的消化程度也能反映出最后一次进食距离死亡的时间。

法医的研究对象之二:活体

法医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尸体,更包括活着的人!这也是关于法医最大的误解。

法医临床学重点关注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及其他病理或病理生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法医临床学家负责评估下图中的各种成本。

图片

当与法律有关的损伤属于精神上的损伤,这就属于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

此外,法医精神病学家们还会关注当犯罪行为发生时相关人员的精神状态、行为能力等问题,其最终目的在于确保司法实践的公平、公正。

法医的研究对象之三:

尸体或活体的一部分

在犯罪现场,尸体或者活体的一部分往往更为常见,如掉落的头发、墙上的血痕、烟头上的唾液斑、剪掉的指甲、内衣裤上的斑痕。这些来自尸体或活体的生物物证往往会对案件的侦破或者争议的解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属于法医物证学(法医遗传学或法医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法医物证学家主要好奇两大问题:第一,头发是谁的(个体识别);第二,孩子是谁的(亲子鉴定)。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法医毒物分析学则关注在可疑中毒的死亡事件中,死者的胃内容物是否存在某种毒物,以及这种毒物的量有多少。

法医人类学和法医牙科学会关注骸骨和牙齿,因为骨骼和牙齿也会告诉法医学家,TA来自哪里。

法医的其他研究对象

从宋慈的时代到今天,法医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增加,如——

法医现场学研究犯罪事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的现场,如空难、恐怖事件等现场的勘验、调查;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法医昆虫学和法医微生物学分别利用昆虫和微生物种类、分布及生长、演替的变化规律,可以分析尸体的来源、死亡发生的时间;

法庭兽医学,下面这则消息直接说明了法庭兽医学的研究领域。除了小水牛,还可以是小狗、小猫。

图片

来源:楚天都市报

基于不同个体间遗传自同一个体的DNA片段的分析的法医系谱学,可以实现对自称“几百年前是一家”的两个体亲缘关系的认定或排除。2018年美国的“金州杀手案”顺利侦破,使这一技术被《科学》杂志评为2018 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图片

https://vis.sciencemag.org/breakthrough2018/

随着科技水平的继续进步,相信法医的研究领域还会不断扩展。

法医对大多数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不断扩大在生活中的研究领域,给我们这个“未知生,焉知死”的社会提供更多思考死亡的机会。对死亡思考得越多,对生活思考得就越多。

图片

本文封面及文中有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129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