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时间:2022-07-06 09:08:1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 栏目:百科 阅读:93
西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括跑步、跳跃、“古朵”投石赛、射箭、赛马、赛耗牛、朵加(抱举石头)划牛皮船等竞技类体育,倒立、绳技、爬杆、武术、气功等表演类体育,藏式围棋、二王棋、藏式康乐球等娱乐与游戏类体育,几乎涵盖了现代体育的各个门类。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是藏族先民们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经过漫长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可以说在高原地域环境下,西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无不打上藏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一、生产与体育相融合的特点西藏古代传统体育从史前至清朝时期,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再到繁荣的发展历程,相当多的体育项目表现出了与生产和谐相融的特点。“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这观点在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被明确地提出来。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才不断地改善和创造各类生产生活工具,其中也包括体育器具。可以说,劳动不仅仅创造了人类,还创造了体育。
体育是体育运动的简称,是通过运动身体四肢来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性动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在人类初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一切活动均以生存为目标,并要耗费全部的智慧、精力和体力才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狩猎时,人们集体围攻猎物,向其投掷石块,后期为了提高围猎效果发明了标枪、弓箭,这些都具有体育的雏形。
考古工作者从昌都县卡若、曲贡、加日塘、昌果沟、小恩达、邦嘎、阿里洞室等众多的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石铲、石斧、石刀、石矛、石镞等细石器,它们有的是生活器具,有的是狩猎器具。例如卡若先民为更有效地投掷石块,在狩猎实践中,将石片磨成箭头,捆绑在箭杆上,做成投掷用的石矛,这种标枪雏形式的工具能够甩臂投掷,远距离射杀猎物,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它标志着史前人类开始利用工具使自己的身体器官得以延伸,这样,石片、石球也就逐渐从自然物变成了普遍使用的狩猎工具,进而演化成具有实用价值的运动用具,形成了今日西藏各地随处可见的藏语称之为“古朵”的民间体育运动。
所谓的“古朵”就是牧民用牦牛毛或山羊毛编成的抛石绳,赶牛放羊时抡起“古朵”将石头甩向远方,以指挥牲畜行走方向,或吓退偷袭的野兽。现如今,“古朵”已成为西藏人民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竞技项目。在常规的“古朵”比赛中,场地为宽50米、长200米的草场,用不同分值的画板代替原有的牛羊。比赛规则是每名选手每轮可扔3块石头,击中分值高的图画板者获胜。除此之外,还有用石头来掷远、打靶、打气球等体育活动。
另外,西藏地区气候高寒,地势开阔,高山草甸、高原宽谷等草场资源丰富,适合畜牧业生产。藏族人在长期的放牧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牧谚,如“春季牧场在山腰,夏季牧场在平坡,秋季牧场在山顶,冬季牧场在阳坡”,“春放水边,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滩”,等等。对那里的人们来说,生产生活离不开马匹,骑马和放牧是基本的生存技能,马是牧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
西藏牧民长期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今天,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牧交错区的藏族同胞基本实现定居,但在牧区仍然处于半定居状态,他们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与马有关的相当多。其中以当雄赛马节和康定赛马节最具盛名。赛马已成为藏族最持久、最普遍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赛马节中的比赛内容也日渐丰富,具体有马上射箭、打靶、短道冲刺、马上拾哈达、马上献青稞酒等与马有关的项目。可见,原本仅仅作为生存方式的骑马、牧马已经衍生成为独具藏族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并形成了藏族世俗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赛马文化。
二、军事与体育相融合的特点在人类初始时期,因为生存资源有限,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武力争夺,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人们往往要进行身体对抗性竞技训练,而部族内部也要对年轻人进行战事训练,这些训练离不开体育,并由此造就了最早的体格健壮、勇敢善战的体育人。可以说,军事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体育融为一体。
在西藏不同地区的古代岩画中,就再现了古代藏族人为争夺优良牧场和水源的战斗情景,他们有的是武士单人的格斗,有的是大规模集体作战,他们身着铠甲,手执弓箭、弩矛、刀剑及盾牌等武器,或步战,或骑战,由此可以猜测这一时期的人们为了争夺资源、财富和奴隶,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抢夺,随后就变成了不同部落间的军事战争。为了征服那些不顺服的部落,不断发展壮大本部落,部落首领会将本部落成员组织起来整顿武备,进行战事训练,这些就逐渐演变成了诸如拳击、摔跤和骑射等体育活动。
在《格萨尔王》史诗中曾对氏族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之间出现的与军事相关的体育活动有过多方面的描写。首先,英雄的格萨尔自幼家贫,16岁时,通过赛马力战群雄,得胜称王,之后每有战事发生,他都亲自率军出征,最后统一了150多个部落。每次战争中间或战争过后,部落都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除了愉悦士兵的身心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来训练战士。所以说,这些文体活动和各部落间的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
7世纪,吐蕃统一青藏高原各部,并实行全民皆兵制,最多时达到50万的兵力,吐蕃军队战斗力强,对唐王朝造成极大的威胁。关于吐蕃军队,唐代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其“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
当时,吐蕃正处在军事部落联盟时期,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吐蕃不断对周边各民族政权进行军事行动,因此无论是赞普大臣还是普通百姓,均以骑马射箭等军事活动为其生活日常,这样逐渐形成了以军事项目为主体的古代体育。同时,为了锻炼民众健壮的体魄,侦察、偷袭、伏击、追击等综合作战能力的训练便逐渐成为吐蕃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西藏历代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竞技性较强的马球、武艺、田径、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军事训练中,其目的就是要培养、锻炼吐蕃军人的意志、耐力和速度,使其更加具有战斗力,进而增强全民族的军事实力。
三、宗教与体育相融合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所谓“宗”就是放置祖先神主的房屋,所谓“教”就是祭祀的仪式。事实上,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确切地说,它是自然力量与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的反映。
在西藏的史前期,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因此,藏族先民对自然界的认知远远不能适应生活的需要,对自然心存敬畏,他们相信在可见的世界之外,有着超然的、不可见的神明存在。人们必须遵守宗教礼规,才能获得神明的庇佑,否则就会被惩罚,甚至会有灾难降临。
因此,早在佛教产生以前,藏族先民就笃信原始的巫教,出现了多神崇拜,认为天地万物都由神灵统摄,每座山、每个湖、每条河,甚至每棵树、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神灵。人们必须时时刻刻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神灵庇护。在祭祀活动中,具有通天或通神能力的巫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利用身体活动,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某些愿望,他们是最早的体育运动员,而经常性的大运动负荷的祭祀舞蹈、祭祀竞技以及原始巫术和法术具有明显的体育特征,孕育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射箭、抛石、斗剑、耍梭镖、摔跤、刀术等竞技体育的萌芽和雏形,进而形成了今日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说,西藏传统体育活动的萌芽和发展与先民企盼生存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西藏地区,宗教从产生那天开始就在客观上实践着体育行为,为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实践着原始体育的功能。因此,可以说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受到宗教的影响,特别是当佛教居于绝对领袖地位之后,寺院体系承载了古代西藏包括体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
“桑祭插箭”节在牧区和农区的日子不同,牧区是藏历六月十五,农区是藏历四月初六和五月初四,这是由祭祀仪式衍化而成的节日。人们会事先备好弓箭、五色纸符、哈达等物品,骑马来到祭祀神山,往桑台上添加柏树枝,随着烈火爆出的声响,呼喊着“拉嘉洛”(意为“神胜利了”)的颂词,以表达对山神的崇拜。
“望果节”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现已经演变成庆祝丰收的节日,但是它有背经书,吹佛号、转寺庙、煨桑等一套完整的宗教祭祀仪式,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色彩;同时还伴有赛马、射箭、拔河、藏戏、歌舞等大量的体育活动。
萨噶达瓦节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园寂、成佛之日,也被称为佛吉祥日,具体为每年藏历的四月十五号。每到这一天,拉萨各地随处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信徒,此外也要举行赛马和其他各种娱乐活动。
具有远古遗风的各种雪域高原的赛马会上,虔诚的赛马者参赛之前无一例外地要先敬神灵,同时接受身穿袈裟的老者的祝福,这一方面体现藏族尚武的传统遗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藏社会崇拜神灵的历史传统,而这种带有明显宗教祭祀活动的体育行为,更是丰富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综上我们可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西藏民众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而体育与生产、军事、宗教的相互融合也构成了今天西藏传统体育的特征,使西藏传统体育无论是在活动形式上还是在技术方法上,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268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