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新的掷弹系统,美国陆军追求下一代武器,用于班组反掩体攻坚
时间:2022-07-06 12:37:5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观察哨 栏目:军事 阅读:84
你的小队的最新武器:武装无人机,肩扛式导弹和空爆弹药
除了小型武器:美国陆军正在寻求升级武装无人机和肩扛式火箭,并为小队增加一个新的掷弹兵系统。(美国陆军)
近年来,美国陆军武器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下一代班武器上,这些班武器将取代M4卡宾枪和M249班用自动武器(也就是轻机枪)。
M249在美军中被称为“自动步枪”,对M249射手的军事职能名称不是叫做“机枪手”,而是叫做“自动步枪手”(Automatic Rifleman)。
但是,随着各方火力的增强和应对威胁的增加,陆军正致力于改进手榴弹和肩扛式火箭,并最终找到一个打击隐蔽的敌军这个棘手问题的方法。
2021年4月7日,在佐治亚州本宁堡的卓越机动中心,机动能力发展与集成理事会的工业日期间披露了一些正在进行的工作和新的细节。
首先,一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但在去年年底被列为首要任务——反掩体。
现在,当敌人的炮火从手榴弹范围外和障碍物后面射过来时,一名陆军士兵或海军陆战队员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希望空袭能迅速到来。
MCDID士兵需求部主任瑞德·汤普森上校告诉与会者,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将反掩体武器交到班级士兵手中。
新方法取代了被取消的XM25计划,被称为精确掷弹兵系统。
XM25性能不差,但是一个贵,一个重
演讲者说,这是一种“平速、高速多发武器系统”,与目前的M203和M320榴弹发射器系统相比,它具有“终结枪战的杀伤力和精确度”。
图为M320榴弹发射器,侧开装填,可以下挂在步枪上使用,但是很多美军士兵更喜欢单独使用作为副武器,厂家对此也有针对性设计,有个用于独立使用的套件。
他们想让它武装起来并且可以攻击从35米到500米距离上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是可编程的,这样士兵们就可以看到威胁,告诉弹药何时开火,就像坦克和其他作战车辆现在可以使用某些弹药一样,只是炮弹要小得多。
肯尼迪说:“真正的最佳点是300米射程。”“我们希望在15秒内做到这一点。”
在500米的最大射程之外,甚至在城市的角落,陆军想要一种比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型号更复杂的武装无人机,用于班级,超视距反掩体。
SRD致命性部门主任克里斯托弗·肯尼迪中校(Lt.Col.Christopher Kennedy)表示,陆军领导层想要的不仅仅是现有的致命小型空中导弹系统(LMAM)。
肯尼迪说,他被告知,这个系统必须是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
肯尼迪说:“这听起来像是小队级别的武装无人机系统。”
虽然有一些很好的固定翼选项可以简单地打击目标,特别是“自杀式无人机”选项,如致命小型空中导弹系统(LMAM)。它们并不适合每一种情况。
这里说的可能是“弹簧刀”无人机
他说:“想想这些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固定翼行动太快,无法攻击我们需要攻击的目标。”
旋转翼系统可以飞过去,进行持续的悬停和监视,并到达建筑物和地形特征的背面。
他补充说,嵌入式软件将有助于无人机锁定人类目标,而不需要有人操纵它。
他说,基本上,操作者先确定目标,然后无人机就去寻找并跟踪目标。
但榴弹发射器和班级武装无人机并不是士兵在战术层面上唯一的非步枪解决方案。肯尼迪的团队还在寻求极大地改进肩扛发射导弹,将更多的能力整合到单个组件中。
美国陆军正在测试以色列的“长钉-SR”反坦克导弹
目前,士兵们的选择几乎太多了。
M141反掩体火箭弹是一种一次性、单发、83毫米的火箭,可以摧毁从8英寸(20厘米)厚的双层钢筋混凝土墙到12英寸(30.48 厘米)厚的三层砖结构和标准的泥土和木材掩体,如掩体和城市建筑。
M141 BDM,这种武器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后来的塔利防御系统)设计,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肩抗式多用途攻击武器(SMAW)的改进,以填补美国军队“碉堡克星”武器库存的空白。
还有M72轻型反装甲武器,或称LAW,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一次性66毫米火箭,以及AT-4,一种84毫米单发、一次性、无制导反坦克武器的升级变种。
M72一次性火箭筒在越战时期就被美军广泛使用
AT-4,算是M72的后继者,也是一次性的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陆军预计将拥有一种肩扛式火箭,能够击败过去需要三种火箭所应对的所有威胁。
士兵们将能够从有限的空间发射这种火箭,即“单兵突击弹药”,打击多个目标。这种新式火箭具有更好的命中概率和杀伤力,最远射程约为500米,而且重量不到15磅(6.8千克)。
到2030年左右,陆军预计将更进一步,下一代方队多目标弹药可以做IAM所能做的所有事情,但也能打击遮蔽的目标,射程可达1000米。
到2030年,陆军预计将进一步发展下一代班组多目标弹药,它可以完成单兵突击弹药”(IAM)的所有功能,同时也能击中掩体内的目标,射程可达1000米。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3394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观察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