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穷人和富人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2-07-07 06:22:0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李永乐老师 栏目:头条 阅读:18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新闻:一个年轻人卖了自己的肾买了一个苹果手机,一个穷小伙贷款买了一辆豪华汽车,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办了豪华的婚礼等等。似乎穷人对奢侈品有一种偏爱,这是为什么呢?
贫穷 | 图虫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展经济学家,他们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巴纳吉、迪弗洛夫妇和哈佛大学的克雷默,以表彰他们在对抗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2003年,巴纳吉和迪弗洛夫妇建立了专门研究贫困问题的实验室: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经过长期深入实地的调查和研究,在2011年两人合著了著作《贫困的本质》。本文就想带领各位读者了解一下几位经济学家的工作,也许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贫困问题的成因,为摆脱贫困找到一条道路。
1援助穷人有用吗?
二战后,在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都与贫困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里成效最显著的就是东亚:1990年,东亚的极端贫困人口超过10亿,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不足1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发展和扶贫工作功不可没。
世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可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就没有这么幸运。在1990年,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并没有东亚多。而且,几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苏联都对非洲进行了巨额的援助,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可是与日俱增的援助没有让非洲的贫困人口下降、也没有使这一地区的GDP增长,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总和。
世界对非洲援助和非洲GDP变化
于是有人认为:对贫困地区的援助是无用的,这只能加剧政府的腐败以及人民的依赖性。那么,如果停止对非洲的援助,会发生什么呢?一种可能是:非洲人民从此自力更生,出现了经济腾飞;另一种可能是:非洲会发生大面积的饥荒,亿万人食不果腹,尸横遍野,没有任何人能够接受这样残酷的后果。这时,我们该怎么办?
迪弗洛说:既然争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做个实验呢?
在中世纪时,人们生病了,有的人会去求神拜佛,有人会去寻医问药。到底是求神拜佛有用,还是寻医问药有用?人们并不清楚。不过,现代医学已经有一个公认的判断标准:随机对比实验。可以把病人分成三组,第一组人去求神拜佛,第二组人去寻医问药,第三组人作为对照,什么都不做。最后,根据三组人的病情变化来判断哪种方法是更有效的。
迪弗洛认为:与其在办公室里争论到底什么方法更有效,不如深入到贫困地区去了解穷人的生活,我们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穷人的贫困,再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找到对抗贫困最有效的方法。
2穷人为什么不打疫苗?
迪弗洛等人深入世界各地的贫困地区,展开了艰苦的调查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把很大精力都花在了研究如何改善穷人的健康问题。
穷人和富人最主要的区别是钱的多少,但是健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普遍来讲,富人的健康情况远远好过穷人,这是因为穷人没有钱做体检,也没有时间健身。每年,全球有500万人在5岁之前夭折,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穷人。
如果一个人健康状况不好,就没有办法胜任更复杂的工作,也就没有办法摆脱贫困。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生大病,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要摆脱贫困,首先就要解决穷人的健康问题。
迪弗洛认为:首先要关注的是儿童疫苗。许多疾病其实可以通过疫苗得到很好的控制,如今疫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公益组织也愿意提供自己和技术,帮助贫困人口注射疫苗。可即便如此,每年全球大约有2500万人没有接受完整的疫苗注射,这些人时刻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什么有了资金和技术,还是有这么多儿童疫苗缺失呢?迪弗洛夫妇决定进行实地调查,他们来到了班纳吉的老家——印度。在印度的乌代布尔地区,完整接受疫苗注射的儿童只有1%。
乌代布尔
因为这些孩子暴露于传染病的风险中,所以医院里经常人满为患。迪弗洛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家长宁可在孩子生病后花大价钱去医院看病,却不愿意让孩子接受免费的疫苗注射呢?
空无一人的疫苗点和拥挤的医院
迪弗洛猜想: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地区,打疫苗太费劲了。
因为这些村子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疫苗站没办法每个村子都有。家长们要带着孩子打疫苗,就要翻山越岭,花半天的时间到疫苗站。可是,因为打疫苗的人数太少,许多疫苗站的护士经常在工作时间脱岗,家长们赶到疫苗站吃了个闭门羹,还要翻山越岭赶回家。这样一来,家长就损失了一天的工作时间。对于富人来讲,损失一天的工作没什么。但是对于穷人,损失一天的工作就可能意味着第二天要饿肚子。久而久之,打疫苗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迪弗洛决定做随机对照实验。她们的团队在乌代布尔地区选择了134个村庄,将它们随机分成三组。在第一组的村子里,迪弗洛设置了疫苗流动站,鼓励村子里的家长带着孩子打疫苗——你不用再翻山越岭了。在第二组村子里,迪弗洛不光设置了疫苗流动站,而且还给家长奖励:打一次疫苗,可以领取两斤扁豆,如果完成了完整的疫苗注射,就可以获得一组锅具。第三组村子作为对照组,什么都不做。
打疫苗,领扁豆
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得到了下面这组数据:
各种方式下的疫苗注射情况
在对照组——什么都不做的村子里,接受调查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疫苗注射率从1%提高到6%,这就是那些翻山越岭带孩子打疫苗的人,但是能否让孩子完成完整的疫苗注射,就需要考验家长的毅力了。只设立营地的村子,疫苗注射率从2%提高到17%,已经接近对照组的3倍。而既设立营地,又提供奖励的村子,疫苗注射率达到了38%,尽管这一数字依然不令人满意,但是相比于对照组已经有了6倍的提高。
根据这项研究,迪弗洛向印度政府提出了关于疫苗流动站和奖励的建议。迪弗洛说:表面上看这种方式会增加疫苗的成本,但其实却不然。两斤豆子其实并不值多少钱,但是这给了家长们一个立刻行动的理由:今天就注射疫苗。原本花一年完成的疫苗注射,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就完成了,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反而会更加经济合算。
3应该给穷人免费发蚊帐吗?
穷人面临的另一个健康风险来自于疟疾。每年疟疾会夺走90万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儿童。疟疾主要是靠蚊虫叮咬传播,所以有一种很简单的控制疟疾的方法——用蚊帐。
疟疾的传播途径 | 图虫
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大约成本在10美元,许多慈善组织愿意为此买单,去拯救非洲的儿童。可是,许多人认为不能给穷人免费发蚊帐,因为免费发蚊帐,就会造成浪费——许多人会把蚊帐用来当婚纱和渔网。而且,免费提供蚊帐之后会造成居民的依赖性,以后无论什么价格的蚊帐,他们都不会再购买了。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迪弗洛决定做实验。他来到了肯尼亚,向村民发蚊帐优惠券:有的优惠券可以免费拿到蚊帐,有的需要花1美元,有的需要花2美元,也有的需要花3美元——即便这个价格,也是远远低于成本的。
迪弗洛首先统计了这些人购买蚊帐的情况,她发现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比例逐渐下降。但是,经过更细致的调查,迪弗洛发现:无论是免费拿到蚊帐的家庭,还是花钱购买蚊帐的家庭,他们使用蚊帐的比例都很高。这说明:免费赠送蚊帐并不会造成居民用蚊帐来做渔网和婚纱。
各种价格下购买和使用蚊帐比例
过了一年,迪弗洛又来给这些居民兜售蚊帐,这回他们需要花2美元的统一价格购买。她统计了第一次以各种价格购买蚊帐的人,第二次再购买的比例,得到了下图:
迪弗洛发现:在第一年免费或者以很低价格拿到蚊帐的人,第二年再次购买的比例反而更高,人们不是习惯了免费,而是习惯了蚊帐: 一种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方式。
肯尼亚家庭里的蚊帐
如果能把蚊帐挂在每个肯尼亚儿童的床上,就能有效地控制疟疾;即便只能挂一半,另外一半的人也会受益。所以,根据这项研究,公益组织应该加大力度免费发蚊帐。
4如何提高穷人的教育?
教育是穷人和富人的另一个巨大差别。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成为富人,他的下一代又可以接受好的教育,由此形成正反馈。有人统计得出:如果一个国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一年,国家的GDP会增长30%以上,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非洲孩子的课堂
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得很好,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许多不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十分薄弱。如何把学生留在课堂上,而不让学生辍学呢?
迪弗洛的团队再次来到印度,希望研究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成本,增加最多的学生受教育年限。他们设想:通过雇佣更多教师、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为学生除寄生虫以及对家长进行教育等方式也许可以提高学生的就读时间。按照平均100美元成本计算,增加的学生受教育年限如下表:
我们会发现:为学生除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因为一旦学生感染寄生虫,就要离开学校很久。而除虫的花费并不高,所以100美元可以带来平均28.6年的教育年限增加(这个年限增加可能是许多个孩子,例如100个孩子没人增加0.286年教育年限)。
对家长进行教育更高效。许多家长让孩子辍学,是因为对读书的观念不正确。他们认为供孩子读书就像买彩票:如果孩子成绩好,找到一个好工作,能赚很多钱,那么自己的晚年就可能比较幸福。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找不到好工作,那自己的教育投资就打水漂了。我们要告诉家长:教育并非是一种彩票,而是一种稳健的长期投资。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工资就会提高8%。而且,家长有义务为孩子提供读书的机会,这是每一个家长对孩子最重要的礼物。
于是,通过研究,迪弗洛团队发现了更高效的方法,他们建议印度政府为学生免费除虫,同时多进行对家长的教育,例如在招聘女工时多提学历要求,就能促使家长把女孩送到学校,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印度课堂
可是,仅仅把学生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孩子的教育质量。迪弗洛经过调查发现:在印度很多的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很差,原因之一是教师经常无故旷工。于是迪弗洛建议:为学校安装打卡系统,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教师旷工。迪弗洛还发现:许多穷人家庭的孩子阅读能力很差,五年级的孩子还无法阅读一年级的教材,这让许多人捐助的读物成了摆设。更仔细的调查发现:这是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太差,而教材多数都是用英语书写的。于是迪弗洛组织志愿者,对这些孩子的阅读能力进行培训,经过对比实验也确认了这样做的效果。
5如何提高穷人收入?
健康和教育虽然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但是收入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如何才能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呢?
迪弗洛说:穷人的生活充满风险。她用了一个S型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
S形曲线
这张图的横坐标是今天的收入,纵坐标是明天的收入。对角线上的点表示今天的收入等于明天的收入,于是收入保持不变,称为均衡。
可是,如果一个人有更多的资本,就可以采购原料、雇佣工人,扩大生产,明天就会比今天更有钱;而如果一个人很贫穷,去掉了食品住房等支出,就没有钱进行生产劳动,明天就会比今天更穷。因此,实际的收入变化情况可能是S形的。
如果一个人最初处于B1点,未来比现在收入更高,就会移动到B2、B3点,最终到达Q点的富裕均衡点。富人一般会给自己买保险,比如健康和财产保险,因此在遭遇变故时,富人有更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可是,如果一个人的情况最初处于A1点,未来比现在收入更低,就会移动到A2、A3点,最终到达N点的贫穷均衡点。穷人一般很少给自己买保险,如果一个人处于P点附近的区域,因为一点意外,例如一次疾病、一次经营上的失误,就可能落入贫穷陷阱。
有人会想:能不能通过贷款的方式跳出贫困陷阱呢?这里我们要说到一个孟加拉人—默罕默德.尤努斯。
尤努斯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大学当经济学教授。1974年,孟加拉发生饥荒,尤努斯在街头调查人们的生活。
尤努斯问一个编竹筐的农妇:每天能赚多少钱?
农妇说:因为自己没有钱买竹子,所以每天早上会去借22美分买竹子,作为贷款的条件,需要把编好的竹子卖回给贷款者,每天可以赚2美分。
尤努斯问:如果自己借给农妇1美元,那农妇每天能赚多少?
农妇说:也许能赚1美元。
这句话给了尤努斯很深的触动。他说自己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应该感到羞耻,每天研究经济形势,却没有1美元借给这样一个可怜的农妇。
于是,尤努斯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了45个农妇。慢慢地,尤努斯创立了自己的小额贷款公司——格莱珉银行,资助了大量的孟加拉贫民。尤努斯也因此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通过向穷人发放生产性贷款,让穷人脱离贫困陷阱,这也许是改善穷人经济情况的方法之一。
6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可是,许多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印象并不好,因为许多穷人贷款之后并没有用于生产,而是去购买奢侈品。例如一部苹果手机、一个LV的包、或者办一场豪华的婚礼。最后被高利贷压得喘不过气,生活更加悲惨。
问题是:穷人为什么会对奢侈品有这么大的渴望呢?这些东西并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本质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迪弗洛经过实地考察,得出一个结论:穷人缺乏对于生活的信心。
迪弗洛谈到:她有一次去贫困的村子考察,发现许多儿童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况。但是许多家里都有电视机。村子里的人说,他们会攒很久的钱,买一部电视机。迪弗洛感到奇怪:电视机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经济情况,但是营养却可以。为什么宁可把钱用来买电视机,却不愿意花钱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呢?村子里的人说:因为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迪弗洛认为:穷人的生活是非常乏味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所以如果有一点额外的钱,他们就会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一点。比如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买一台电视机等等。还有许多地区的穷人,会为死去的亲人办特别豪华的葬礼,可能花掉自己一年收入的一半。
也许我们认为:穷人应该把钱存起来用于生产,这样他就可以一点点脱离贫困陷阱了。但是,这会面临很大的考验。比如,穷人要存钱,就是在不停的和自己的欲望斗争: 他可能就要戒烟,要放弃一顿又一顿美食的诱惑,也要忍住不买电视机、手机这些给人诱惑的东西。在一次次对抗自己欲望的过程中,总有一天穷人的耐心会被磨灭,可是富人并不需要如此。所以,富裕能增加人的耐心,而贫穷会让人丧失耐心。
有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人的智商不够、懒惰或者意志力不够。如果有一个具有富人思维的穷人,早晚有一天他还会变成富人。美国有一位畅销书作家芭芭拉,香港有一位商业大亨田北辰,他们为了验证这种说法,去体验穷人的生活。他们或扫大街,或在餐厅做服务员,结果他们发现:当自己一天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依然身无分文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自己当初的雄心壮志,他们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富翁大作战》剧照
所以贫困的问题并不是一句懒惰就可以解释的,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该不该援助穷人的问题,而是怎样援助穷人的问题。
在消灭贫困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1986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按照当时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有1.25亿,占总人口的11.6%。经过30年的努力,我们基本普及了疫苗接种,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2018年,中国贫困人口下降到166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尽管取得了这么丰硕的成绩,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例如,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大城市教育资源优越,小城市、偏远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如何才能改善这一局面呢?农村教育究竟是缺资金、教师、还是其他的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许,迪弗洛的研究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在迪弗洛等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表达了不满,因为实验方法对抗贫困似乎并不是传统的经济学范畴。不过我反而觉得,纯粹的争论和质疑并不能解决贫困问题,我们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家,也许要迪弗洛这样脚踏实地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越来越美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224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李永乐老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怎么爆炸的?
下一篇:买一注彩票平均亏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