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藏羚羊栖息的家园

藏羚羊栖息的家园

时间:2022-07-07 06:38:1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学出版社 栏目:头条 阅读:22

藏羚羊的原产地是中国与印度,目前藏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青海与西藏三省区,范围以羌塘为主体,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另有零星藏羚羊个体分布在印度达拉克地区。其中,西藏是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区,羌塘高原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世界藏羚羊分布区的80%以上。按照目前的栖息地与迁徙路线,藏羚羊的地理种群可分为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青海三江源和新疆阿尔金山四种。

藏羚羊主要栖息在高原高寒荒漠地区,植被群系以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高山植被、草甸植被及沼泽植被为主,地区平均海拔5000m以上,高原面上低山丘陵与宽谷盆地相间,广泛散布着湖泊河流。栖息地全年3/4的月份平均气温不足0℃,年降水量少且多为固态降水,紫外线辐射强,空气稀薄,植被稀少。由于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藏羚羊需要大范围移动以求生存。专家分析,80%的藏羚羊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南北迁徙,它们冬天栖息于羌塘草原南部,在春夏产仔季向北进发,前往昆仑山南麓一带繁殖。藏羚羊对周围的气候环境极为敏感,食物、海拔、坡度与水源是影响藏羚羊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藏羚羊在选择越冬区时青睐于距离水源较近、植被覆盖率高、温暖湿润的草原或河湖滩地;雌性藏羚羊选择的产仔区的食物资源与气候条件较差,但僻静安全,避免了人类与其他野生动物活动的滋扰。

图1 高原上的藏羚羊(图源:网络)

除了迁徙行为之外,藏羚羊的形态与身体机能也体现出了对高原气候环境的适应机制,主要表现在藏羚羊鼻腔扩大、口腔宽阔的面部形态,相较于低海拔地区同种动物更高的生理指标数值,以及延续时间长的换毛、丰厚浓密的体毛。这些生理特征都有利于藏羚羊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缺氧、寒冷环境。

在这片生活着藏羚羊的宽阔土地上,同样生活着许多种类丰富的珍贵动物,与藏羚羊构成了高原特殊的动物部落。与藏羚羊共同生活的有野牦牛、西藏野驴、盘羊、藏原羚等有蹄类动物,也有狼、西藏棕熊、雪豹等食肉动物,还有金雕、秃鹫、胡兀鹫等禽类。有蹄类动物大多能与藏羚羊和谐相处,其中,野牦牛四肢强壮,身被长毛,凶猛善战,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也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西藏野驴体态英俊矫健,常与藏羚羊进行赛跑,选食的牧草大多与藏羚羊相同;有着粗大头角的盘羊则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喜在高山裸岩带及山间丘陵生活;藏原羚体型轻巧,性情温驯活泼,常与藏羚羊共同觅食。食肉动物中多有藏羚羊的天敌,伴随藏羚羊在高原上活动的狼尾随藏羚羊群进行捕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藏羚羊种群的持续性发展;食性较杂的西藏棕熊则会捡食一些藏羚羊的遗体,避免了寄生虫带来的疾病在高原上肆虐;雪豹数量稀少,行动灵巧隐蔽,常守候于山间捕食羊群。金雕、秃鹫、胡兀鹫等猛禽会叼食藏羚羊幼体,其中胡兀鹫有大自然“清道夫”的美称,常捕食有害动物及一些老弱病残的动物个体,当藏羚羊幼体长大后就不会再伤害它们。

图2 与藏羚羊共同生活的高原生物(图源:网络)

作为青藏高原的基础物种,藏羚羊支撑起了高原上完整的生物链系统,该种群的发展考验着我国在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也见证了近年来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5月21日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2012年以来,官方出台了一系列西藏生态建设意见与条例。截至2020年,西藏累计投入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达814亿元人民币。西藏通过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部署“绿色围城”“沿江造林”等类型多样的生态工程加强生态修复。目前,藏羚羊栖息地的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得到了全面提升,藏羚羊种群达到了稳定持续的恢复性增长,数量已上升至约30万只。

图3 藏羚羊的家园(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刘务林.西藏藏羚羊[J].西藏科技,2005(11):28-32.

康蔼黎,毛世平.藏羚羊:青藏高原生态变化的见证者[J].环境保护,2011(17):23-25.

刘务林,奚志农.藏羚羊为何能适应高寒缺氧环境[J].森林与人类,2010(06):38-45.

尕玛多吉.藏羚羊繁育地和迁徙路线基本没变[J].生态经济,2003(07):38-39.

魏子谦,徐增让.羌塘高原藏羚羊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0,40(23):8763-8772.

马燕,格日力.藏羚羊的研究现状[J].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2017,38(03):206-212.

中国西藏网专家:中国对青藏高原环境投入及保护力度空前https://www.163.com/dy/article/

GAOPLB04055019NV.html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289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学出版社,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