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19Hz、心脏5Hz...调对共振频率,次声波就会伤人于无形
时间:2022-07-07 06:54:59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防震减灾科普基地 栏目:头条 阅读:21
人类不仅生活在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环境中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了声音的存在,我们才能聆听婉转鸟鸣,欣赏动人乐曲。以及更重要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来传递。
除此之外,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包租婆甚至用可怕的狮吼功击退来犯的琴魔杀手二人组。看完电影问题来了,是什么声音有这么强大的杀伤力?
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在20000赫兹以上,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属于超声波;而20赫兹以下,则属于次声波的范畴。这样的划分标准与电磁波中的可见光类似,均以人类感知的主观标准划分。声波中最具有狮吼功那种伤人潜力的,无疑就是本文的主角——次声波。
—— 次声波的特点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并通过介质传播的,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波,传播的实质是机械能在介质中的传递。
从次声波的频率定义中不难看出,它的波长比超声波、可听声高出数个量级。这样的特性,使得次声波不易被水和空气等介质吸收,也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当然也不易衰减(能量的衰减速度与其频率平方成反比)。在声学中,衡量声波的两个重要属性是频率(Hz赫兹)和强度(dB分贝),而次声波的衰减速率非常之低,例如10赫兹声波的衰减速率仅有0.011分贝/公里(30摄氏度、10%湿度的空气环境下)。
在自然界中,许多地理地质现象都是典型的次声波源,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陨石坠落、泥石流等,往往能记录到与事件相伴随的次声波。
在生物界中,虽然人类听不见次声波,但一些动物不仅能感知,还能很好地利用次声波。这一功能集中在大象、长颈鹿、鲸鱼等体型较大的动物,由于它们宽大的颅骨尺寸带来的较大耳距,听觉范围一般都能下探至次声波频段。
—— 次声波与人体 ——
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出现过次声波“杀人”的描述,这是一种共振现象的体现。人体许多器官固有的振动频率处于次声频率范围内,例如头部为8~12Hz、眼球为19Hz、心脏为5Hz、胸腔为4~6Hz、腹腔为6~9Hz、盆腔为6Hz。当生物体处于次声环境,且声压达到一定强度,其作用频率与生物体组织器官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就会出现共振反应,此时次声波产生的刺激最大。
若你面对着一个19Hz的喇叭,即使将音量调到100dB,你也无法听到它发出的声音。但由于19Hz正是人眼的共振频率,你将会发现眼球出现晃动震颤,视力变得模糊。而如果暴露在5Hz、177dB的声波下,人将感到难以呼吸,并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心肺受到一定损害。
次声波对人体机体的作用机制中,物理上的共振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与我们平常的认知不同,次声也会引起生化层面的损害,例如损伤组织结构、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分泌功能等。
名画《呐喊》中的血橙色天空和怪诞的扭曲线条,充分展示了人物内心的压抑与恐惧。近年有学者经查证史料后认为,它其实是一副写实成分很重的作品,那血橙色的天空并不是作者蒙克脑海中的幻像,而是来源于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副产物,喷发的巨量烟尘直冲大气平流层,几乎弥散到了全球,欧洲多地明确记载了当时的血色夕阳。火山产生的次声波围绕了地球三四圈后才消失,幸好蒙克距离印尼上万公里之遥,若是近距离遭遇次声波,那么油画中人物的痛苦将成为真实场景。
——次声波武器可行吗——
自然界中,极高强度的次声波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若用于制造武器,还能具备穿透力强、隐蔽性高、作用距离远等优势。
次声武器根据设计理论一般分为两类:器官型次声武器和神经型次声武器。
前者采用与人体器官频率相近的次声波,使器官产生强烈共振,导致人体出现肌肉痉挛、脏器损伤甚至死亡;而后者的工作频率与人类神经系统相重合,轻则影响目标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散注意力,重则使人丧失意识、休克晕厥。
不过这种传得神乎其神的杀人武器,为什么至今没有投入实战应用?应该说次声波武器在理论上并不存在问题,但效果不一定理想。它的确能穿透防护装甲,即使是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物也不在话下。不过,如前文定义所述,次声波能传播得很远,等同于它将能量作用到物体的效率很低,在远距离上也难以保持较窄的波束宽度。从输入功率的成本与实现效果两方面来考量,次声波武器的性价比无疑是偏低的,难以大量投入实战。
在军事中,次声波的应用一般出现在核爆监测、以及火炮定位等。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次声波监测台站网络,覆盖频率为0.01至20赫兹,用于监测各国的核试验情况。中科院声学所亦联合多家机构,在国内组成了广域分布的大气次声波监测阵列网络。
早在二战期间,已出现了现代次声定位技术的雏形。若敌方的炮火阵地布设在隐蔽的山谷或掩体工事中,雷达乃至激光等基于电磁波的探测技术均难以探知,但发射时炮口产生的次声波却无处遁形,经分析后可获取发射点的定位。
—— 次声波的用武之地——
次声波在防震减灾中应用较大,例如在地震与火山这两个典型场景中,具备不可替代的指示性及预测性意义。
次声波与地震。大气次声波与地震现象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不仅地震事件会引发次声波,震前亦有可能出现次声波异常。研究者利用宽频带传感器阵列组成广域分布网络,对次声信号的波形、图谱等观察分析发现,它与地震事件密切相关,且通常以一组或多组的间歇性规律出现,频率主要在0.001Hz~0.02Hz之间。
不过,只有当地震释放的能量极大且能量具有超大辐射面积,才足以产生异常信号特征的次声波,加之地质结构及形成机制等因素,历次地震事件均存在个体差异,次声波还不足以成为一种精准的常规预测手段,但次声波监测无疑对地震分析具有实际意义,特别在大型地震中,是避免余震带来二次伤害的有力措施。
次声波对地震勘探的贡献远不止上述途径,例如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的研究显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可在大气电离层造成总电子量扰动,模型与地震事件有较好的拟合度,揭示了二者间的对应关系。
次声波与火山爆发。一般而言,火山爆发越剧烈,震前异常次声波的幅值越大。通过对地震波(次声波)和地震时长的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火山内部的结构,并预测火山爆发的时间。2010年依靠次声波传感器阵列,成功预测了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的57次爆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也将次声波阵列组网,用于监测东南亚范围内火山的异常活动。
不仅在防震减灾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次声波技术在科研工业中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大到岩石圈、海洋圈乃至大气圈的勘探分析,小到油气管道、桥隧工程的探测定位,生产中还可常见用于锅炉清洗的次声除灰,以及钢铁线材的次声冷却,而且这些方法普遍具有能耗低、无污染的优点。
次声波还有许许多多的应用领域,一言以蔽之,归功于较长的波长、不易衰减的特性,使其展现出了独门神通。随着技术不断的融合演进,或许我们不一定能见到震慑人心的次声波武器,但次声波在工程科学领域发挥的作用,无疑将愈发广阔。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55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