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中国天眼"发布宇宙级电音!网友:外星人给我们唱小曲?

"中国天眼"发布宇宙级电音!网友:外星人给我们唱小曲?

时间:2022-07-07 06:56:0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20

快速射电暴(FRB)

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

2022年1月5日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天眼”

2021年重要成果发布会上

回顾了

“中国天眼”FAST成功捕捉

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

并展示了基于这一快速射电暴

爆发事件集合中

电波波形创作的声波音乐

除了声波音乐

新闻发布会上

还发布了“中国天眼”FAST的

运行情况和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

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

取得重大进展

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

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

及其双峰结构

……

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

FAST已成为

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

未来将产出

更多深化人类对宇宙认知的科学成果

图片

“中国天眼”FAST自建成以来

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

截至目前

FAST共发现脉冲星约500颗

成为自其运行以来世界上

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

昼夜更替,斗转星移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穿透宇宙奥秘

探索未知世界

视频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图片

据了解

2021年FAST优先和重大科学项目

占总观测时间的50%

自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

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项目

获得批准于2021年8月启动了科学观测

未来

FAST将继续高质量运行

展开搜寻脉冲星

探测引力波等科学观测

并拟在2022年

给全国中小学生开放1%的观测时间

中小学生提出科学想法

由天文学家帮助他们来实现

图片

“中国天眼”

历经20多年艰难建设

终于建成

开启了探索地外文明的征程

网友们分外感慨

纷纷在评论区

缅怀“中国天眼之父”


“了不起的南老师

愿您化作天上最亮的星星

出现在‘中国天眼’”

“又一次想起了天眼巨匠南仁东

为‘中国天眼’工程FAST

倾尽全力“

图片

国之重器与大国工匠

“天眼”

是人们对我国500米口径

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的俗称

它能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

架设在贵州平塘县境内

是由南仁东率领团队建成的

南仁东(1945年—2017年)

中国天文学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图片

南仁东

在此之前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曾被称为

“人类二十世纪十大工程之首”

但“中国天眼”与之相比

综合性能足足提高了10倍

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以落后于人到一马当先

“中国天眼”

成了南仁东人生道路上

坚定无悔的选择

凝结了他一生的心血与汗水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

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1963年

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

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并攻读了北京天文台

天体物理专业的研究生

他曾前往荷兰、前苏联等国的

著名天文台考察

还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过客座教授

而他决定开启属于中国的“天眼”

却始于一种“差距”

20世纪90年代

当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建造

更精密先进的射电望远镜设备的时候

中国在这一领域却是远远落后的

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仅有25米

在目睹了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后

南仁东毅然决定回国

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一个

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995年底

南仁东等人提出

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地建造球反射面

即“阿雷西博型天线阵”的

喀斯特工程概念

这个概念源于当时

世界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

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为了这句话

他拄着竹竿

执着地奔走在大山深处

喝浑水、吃冷干粮

踏遍上百个窝凼

“为了选址

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

那里的所有洼地”

他原本乌黑的胡子和头发

也渐渐变得斑白起来

图片

图片

南仁东带领团队跋山涉水

克服重重困难

为了找到合适的洼地

南仁东和他的团队

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

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

在考察洼地时

他差点被山洪冲下山

这样的艰险

在最初12年为FAST选址中

时刻伴随着南仁东

他说:
“找不到合适的洼地

我这一辈子死不瞑目!”

最终

团队从300多个候选洼地里

选到了一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

最适合建设最大单口径

射电望远镜的台址

这个台址

在贵州省平塘县

一个被称为“大窝凼”的地方

图片

图片

“我们要建成世界最先进的

射电望远镜,怎么会过时呢?”

当中科院支持项目启动预研究之后

国外一些专家认为

该项目已经过时了

这期间

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

也不再对外开放

南仁东却坚定地认为:

“我们要建成世界最先进的

射电望远镜

怎么会过时呢?”

2007年7月

国家发改委批复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

正式立项

从该工程开工建设

南仁东的身影

就时常出现在施工现场

图片

2010年8月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开工前夕

南仁东得知

前期做的所有索网实验都失败了

他万分焦虑

南仁东绞尽脑汁

叮嘱大家:

“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再做!”

经过近百次的失败

南仁东组织攻关

终于研制出强度为500兆帕

抗200万次拉伸的钢索

把材料工艺提高到国标的2.5倍

图片

南仁东(右)在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讨论技术问题

可以说

500米口径球面

射电望远镜项目的自主创新

几乎样样离不开南仁东

他常说:

“我不是一个战略大师

我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

从工程选址、开挖

到安装圈梁、馈源支撑塔

索网、铺设面板

……

图片

图片

图片

直至竣工

俯瞰起来

500米口径球面

射电望远镜恰似一朵花

在南仁东的精心呵护下

从含苞待放

到绚烂盛开

图片

俯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图片

2016年9月25日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

FAST落成典礼前一天的下午

已经被肺癌折磨得十分虚弱的南仁东

坚持从北京飞到贵州

前往FAST基地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

这座巨大的望远镜

完全建成后的模样

他耗费了整整22年心血

终于在祖国西南

为中国打开“天眼”

图片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肯定了该项目

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10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

公布“天眼”首次接受到脉冲星信号

2017年9月15日

72岁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

他为崇山峻岭间的

“中国天眼”

燃尽了一生

打开了中国人

追问宇宙的“天眼”

2018年10月15日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

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

79694的小行星

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图片

“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表示:

“它是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

世界上最大的、灵敏度最高的

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也是我国近十年内完成的

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图片

依托“中国天眼”在射电低频波段

领先全球的观测能力

我国天文学家在

脉冲星搜寻能力和效率上

已大幅领先国外脉冲星搜索团队

“老爷子对我们做的事儿

满意吗?”

在被问到

如果还有可能

能够让南老感受到

心里最想对他说的话

“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回答道:

“老爷子对我们做的事满意吗?”

图片

天上多了一颗“南仁东”星

守护着“中国天眼”

也守望着中国青年一代天文学家

如今

一大批科研人员

坚守在大山深处

他们继承了南仁东的遗志

继续看护着FAST

每当夜幕降临

天空中最亮的那颗“南仁东”星

与FAST遥遥相望

……

图片

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新华社、贵州改革、新华网、CCTV国家记忆、时代楷模发布厅、微博号 @人民日报、@新华网、视频号@人民网、新华网客户端、腾讯网、网友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60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