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之旅丨黄河之舟羊皮筏:羊皮能“吹”吗?
时间:2022-07-07 06:56:3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航海博物馆 栏目:头条 阅读:20
进入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历史馆,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架黄褐色的小型羊皮筏子。这架羊皮筏子模型由14个羊皮并排拼接制作而成。
为什么是“小型”?
之所以称其为小型,是因为大型的羊皮筏子,远比该模型要大得多。据称,大型羊皮筏子重约20吨,长十数米,宽六七米,用数百个皮囊组成,多用于长途运物。小型的,如博物馆内展出的这种,则可用十数个甚至四五具皮囊组成,多用于郊区往市区运送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的短途运输。
绑制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历史有多久?
皮筏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人类即早已对浮力有相当的认知,并尝试用树干、葫芦、皮囊等有浮力的器物进行涉水活动。羊皮筏子作为黄河上古老的交通工具,主要分布于甘宁青黄河段以兰州为中心的航线。这种分布主要由当地的地理环境所决定,黄河上游地区陆运条件差,人力陆运的成本过高,与此同时,西北盛产羊皮,“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木”,正可就地取材。羊皮筏子的优点在于材质柔韧耐摩、制作经济简便,且轻便实用、遇礁不破、吃水浅而又载重量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黄河水运中,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此区域唯一的水上运输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种工具用于普通民众,因此官方档案对此少有记载,而多存于地方史志当中。这些零散的史料,为后人了解羊皮筏子具体形制以及与之相关的航运事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民国年间兰州地区羊皮筏子
皮筏最早出现的时间已不可考,但据《宋史》“高昌传”“王延德传”及元代《河源志》记载,当时兰州以西黄河上已有皮筏。清代以后,有关羊皮筏子、牛皮筏子的游记、绘画、照片层出不穷,或许反映了当时皮筏航运兴盛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羊皮筏子还用于黄河摆渡。如今,羊皮筏子已不再用来载物,而是被当地作为当地的游览项目之一,成为游客的首选。
怎么制作皮筏?
有别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一带用动物皮缝制、蒙在木框架上的皮船,羊皮筏子是羊皮囊充气后缚于木框架上,皮囊浮于水面,框架上载人载物。
制作羊皮筏子时,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将整张皮翻剥下来,不能划破一点地方,以便后续充气,这个过程称作“浑脱”。因此,羊皮筏子也有“浑脱”的称谓。羊皮经过处理后,制作人口中含油从羊腿孔洞处吹气,并置入盐水防漏,然后把皮囊的头尾和四肢扎紧、晾晒,就成了羊皮筏子的基本属件。经过晾晒的皮囊呈透明的黄褐色。以上工作完成后,再将皮囊依次扎在方型的木框子下面,皮筏子就制做完成了。
羊皮筏子也有缺点?
皮筏虽有诸多适航优点,但只能顺流而下,“惟不能逆流而上”。大型羊皮筏子从事的长途运输结束后,筏工要将皮囊拆卸晒干,雇佣骆驼运回始发地,使用时则再次进行吹气组装;小型皮筏从事的短途运输结束后,则由筏工步行扛回始发地,因此当地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的说法。相对而言,乘坐短途小型皮筏的经验并不美妙,除了有被筏上油污沾染衣衫的可能外,也有周转不便、易于被水打湿的危险。1937年,著名历史学者顾颉刚先生在兰州乘坐羊皮筏子,曾记下“人坐行李上,不便转侧,波澜旁冲,裳履尽湿”的情形。
何谓筏客?
从事皮筏运输的筏工在当地被称为“筏客”或“筏客子”;筏客经验累积到一定阶段成为行家,被称为“峡把式”,可以从事帮助经验不足的筏工驶出峡谷的“转峡”生意。筏工多来自底层民众,他们经年从事运输工作,辛苦异常,用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也正是由于筏工工作条件的艰苦及生活的艰辛,他们互助互济,成立自己的行帮社团,如民年间兰州有皮筏商业同业公会。
筏客背负羊皮筏子返程
提及羊皮筏子,就不能不说到黄河花儿。黄河花儿是往日筏工们在载客运货过程中苦中作乐,因景触情而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情歌,描写了黄河岸边美丽的风景以及情人间的爱恋。歌词秀丽婉转,多在筏工劳作时传唱,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参考文献
孙春龙:《羊皮筏子及其变迁史》,《新西部》2003年第1期
姜洪源:《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陕西档案》2011年第6期
任世琛:《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中国摄影家》2011年第8期
吴迪,李晓林:《羊皮筏子·古渡·大桥》,《中国民族》2012年第6期
尚言:《羊皮筏子的考证及开发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61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航海博物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