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猫主子”不对劲?小心...它可能有“精神病”
时间:2022-07-07 06:58:0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学辟谣 栏目:头条 阅读:19
划重点
★ 从人类的心理学角度来看,所有的猫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病态。但这其实都是它们的演化本能。
★ 英国大约38%的流浪猫是因为性格不好被抛弃,在领养猫咪时,我们要做足与它相处的心理准备。
当你仔细审视家里的“猫主子”时,不难发现,它们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黑历史:欺负家中其他的宠物,玩弄已被捕获的猎物,并且毫无内疚感;经常故意将桌子上的东西推下去打碎,并且闲庭信步地离开。
这只人类幼崽一定是给我新养的宠物吧。| Tenor
动不动就发脾气、毫无征兆地破坏家具...你是不是以为这是在形容某个“精神变态”?爱撸猫的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猫主子总爱搞破坏,总出现令你抓狂的行为?研究人员表示:你的猫猫可能真的有精神病!
01
“精神变态”?其实是演化的结果
在人类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缺乏同理心,并倾向于操纵他人,即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很正常且富于魅力。而猫可能也是如此。研究人员表示:很可能所有的猫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病态,因为这些精神病态曾经有助于它们的祖先获取资源,如食物、领地和交配机会。
从演化论角度来看,猫的“精神病态”是演化过程中压力的产物,通过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导致个体追求一种操纵和掠夺性的生活。
如果不是演化所迫,谁不愿意做只好猫呢。| GIPHY
在危机重重的自然环境中,猫首要考虑的是想方设法生存下来 (例如,攻击、地盘争夺,精于计划),这些行为虽然符合人类判断精神病态的概念,但对于它们来说却是生存、繁衍、捕猎的本能。
来自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和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的研究人员将家猫和一些大型猫科动物进行了比较,发现我们的猫主子与狮子有很多共同的性格特征。
狮子和猫同为捕食者,性格其实很相像。| Tenor
一些生物学家还认为,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人类集体消失,地球上大多数跟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例如:狗之类的宠物)都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快速灭绝。但猫却有顽强的生存下去的能力。它们身上这些在我们看来是 “精神病态”特质的属性,让它们可以在自然界中成为数一数二的掠食者。
02
虽然猫“冷血”,但猫可爱啊!
既然“猫主子”情感淡漠的“渣男”属性昭然若揭了,那么,为什么人类会选择“喵星人”作为宠物呢?或许,是因为猫恰好触碰了人类的“可爱”开关。
“可爱”其实是一组特殊且强大的物理特性,这个特性有个专业术语,叫做“怜幼触发特质”。“怜幼触发特质”最核心的要素是,得像人类婴儿。
虽然,其他小动物也有可爱之处,但是,它们没有一个能像猫这样,把所有“像婴儿”的要素集于一身。
犯困了的小猫像不像婴儿? | GIPHY
猫的体格,平均4公斤,抱着猫和抱人类新生儿的感觉差不多;猫的叫声,能让人联想到小孩的哭声;猫有短小的下颚,甜甜的圆脸、小小的鼻子,无意中就更讨我们人类喜欢了。
猫的体格、叫声、脸的样子都和人类婴儿很接近了,这还不够,猫还有一双能“魅惑”人类的眼睛。猫的眼睛非常大,成年猫的眼睛和人类的差不多大,大眼睛在一张小脸上就显得格外水灵。关键是,猫的眼睛位置就和人类一样,位于头前部的中间,让人感觉更亲近。
圆脸、大眼睛、小鼻子、短下巴,胖点更加分!| 图虫创意
而这,都是演化的结果。猫是食肉动物,为了撕裂食物,它们演化出了短小有力的下颚。他们依靠视力而不是嗅觉捕猎,便演化出了大大的眼睛和小小的鼻子。作为埋伏型猎手,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猫的眼睛也就长在了头前部的中间。
冷血无情的“喵星人”很大程度上,是靠颜值把你变成鞍前马后的“猫奴”的。
03
想要更亲近你的猫,你得先学会尊重它
即便“喵星人”擅长靠脸吃饭,但他们毕竟是天生的猎手,自带的攻击性的有时也让人难以接受。根据调查,在英国,大约有38%的流浪猫因为性格不好被主人抛弃,甚至有许多人对自家不听话的猫实施了安乐死。
被遗弃的流浪猫,眼神看起来都更加野性。| 图虫创意
作为“铲屎官”,我们该如何与猫更好地相处呢?猫咪培训专家莫莉·德沃斯说过“我的工作是调整养育环境和主人的行为,让猫咪可以自然地表现它们的动物天性”。换句话说,也就是,作为主人,你需要用心去解读宠物的行为密码。
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猫的独立性。科学家发现猫是非常有主见、独立的动物,它们喜欢主动,而非被动。有研究发现,你越是主动逗它、热情接近它,它最终跟你玩的时间会越短;如果你尊重了猫的这种独立性,你会跟它相处得很好。偶尔它喜欢跟别人玩,你也别着急吃醋,它并非心里没你了,只是它很喜欢独立的感觉罢了。
有时,它可能只是想帮你拍个有趣的视频而已。| GIPHY
猫的“精神病态”仅是本性使然,并非心理疾病。只要你找到与它相处的独特方法,让这些小家伙继续陪伴在我们身边,时不时地蹭一下你的胳膊,舔一下我们的脸,即便当一辈子“铲屎官”也是值得的了。
作者 | 唐义诚 苏 逸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审核 | 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 | 江 帆
责编 | 丁 崝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66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学辟谣,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