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远离大陆1800多公里,有一双“南海之眼”

远离大陆1800多公里,有一双“南海之眼”

时间:2022-07-07 07:04: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少年航天局 栏目:头条 阅读:35

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主题乐章:同筑冰雪梦,一起向未来!

有一个这样的地方,远离大陆1800多公里,四面全是海水,1/2海沙,1/2碎石。

这样的地方,何向未来?

2007年,经上级批准,决定建设一座唯一的海岛卫星观测站、祖国最南端的深海陆基观测站,经过选址,最终落子于这座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的荒凉小岛。

生存尚难,何谈未来?2008年,西沙卫星观测站正式开工。14年过去,“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的荒岛,长出一双南海之眼。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西沙航天人秉承航天强国、航天报国的信念,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未来依靠什么?

艰苦奋斗,才能扎根南海

车从码头驶入观测站,一路上海浪波光粼粼、椰林绿意葱葱,几台观测设备、工作区和生活区在岛上错落有致。据了解,14年前,岛上只有白茫茫的沙滩和稀疏的植被。

西沙卫星观测站成立之初,初代西沙航天人只能在一处破旧楼房内办公。招兵买马、广纳群贤,4年埋首耕耘,荒岛上诞生了最早形成观测能力陆基观测站。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西沙航天人在岛上勇于克服艰苦的条件——气温高、台风多、生活补给难、课外娱乐少,填补了我国航天观测在南海上的空白。

作为第一批创业者,那时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西沙航天人坚定新年不怕苦,脏活累活大家都抢着干,总是有使不完的劲。白天是搬运工,晚上又是学生,初期建设结束后,大家都是里里外外晒黑一层,瘦了一圈,不过一切都如他们所愿变得越来越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求实创新,才能亮剑西沙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时间紧任务重,多发任务并行已成常态,该站担负卫星观测任务也是日益繁重。以在轨卫星观测为例,任务时间间隔短,人员紧张干,设备连轴转的特点十分突出。

由于该站是“一站两岛”分布,交通运输不便,保障能力有限,往往需要配备两三套人员轮换上岛。设备都在岛上,很容易出现岛下的人员无计可施,无法操练。再次轮换上岛时,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重新熟悉设备和操作技能才能进行观测任务。

对此,该站不断创新,打造了一套完整的远端操作系统,依托远程支持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实现了两岛一体联动,效能一键评估,达到了模拟和实操同样的效果,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益。现在,在该站工作机房内,能看到高清智慧大屏、实时通信等设备一应俱全,各类实时数据一字排开。实时感知,制胜于千里之外。

团结奉献,才能筑梦九天

从2014年执行第一次观测任务开始,接着,一鼓作气、连战连捷,先后圆满完成长七、长五两型火箭首飞、天舟货运飞船发射等几十余次航天发射任务,以“不差分秒、不漏一帧、不偏毫厘”的标准执行各项试验任务上百余次。

每一次任务的成功都离不开西沙航天人的团结协作,更离不开全站上下的无私奉献。在该站文化长廊,能够清晰的看到,西沙航天的“头雁”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起劳动的场景。“那段时间,当看到领导们陪我们一起劳动的时候,心里有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敬佩,有这样能与我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的领导,西沙卫星观测站注定要书写一笔全新的历史、开启一段全新的辉煌。”该站百次任务功勋岳蕾说道。

在这条通天之路上,西沙航天人化身为 “抗风桐”,在海岛上扎根发芽,茁壮成长。用团结协作讲述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用无私奉献谱写一曲曲可亲可敬的英雄赞歌。

14年过去,西沙卫星观测站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实现了信息化、远程化、自动化,西沙航天人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成绩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沙,一起向未来!

(我们的太空)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89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少年航天局,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