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头骨布满粪化石,这鱼咋回事?!| 自然小喇叭

头骨布满粪化石,这鱼咋回事?!| 自然小喇叭

时间:2022-07-07 07:04:29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物种日历 栏目:头条 阅读:33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在这里,我们会介绍一些最新的、好玩的自然研究。本栏目争取隔周更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在本期节目,你将会看到:大脑逐渐缩小的家猫、照镜子的鱼、满脑子屎的鱼化石、企鹅视角的“吃播”、能认出同类声音的河马。

大脑逐渐缩小的猫

在过去的1万年里,猫逐渐被人类驯化。成为家猫的结果是:它们的大脑缩小了。

图片

家猫 | Muhammad Mahdi Karim / Wikimedia Commons

研究者对比了猫的头骨大小,这些头骨来自家猫以及和它们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祖先——非洲野猫(Felis lybica)和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他们发现,与后两者相比,家猫的头骨小了25%。换句话说,比起野生祖先,家猫的大脑要小得多。

图片

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 Pasztilla aka Attila Terbócs / Wikimedia Commons

这是不是代表,你家的猫一定没野猫聪明呢?那可不一定。在筛选和驯化家猫的过程中,“温顺”是最重要的选择标准之一——毕竟,谁不想要个温和黏人的宠物呢!研究者认为,人们优先筛选家猫的温顺,降低了家猫的兴奋性和恐惧感,这无意中改变了它们大脑的发育方式,让大脑的形态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其实,在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中,大脑变小的不只有家猫,羊、兔子、狗等动物也有相似的变化。

鱼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

鱼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它们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

这次实验的主角是裂唇鱼(Labroides dimidiatus)。研究者在它们的喉咙上画上了一个棕色标记,并在水缸的一面放上了镜子。参加实验的18条裂唇鱼中,有17条在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后,开始刮蹭自己的喉咙,想把这个标记磨掉——这说明它们已经意识到镜子里的那条“鱼”就是自己,这个标记长在自己身上。

图片

见到镜子里的自己后,裂唇鱼开始剐蹭自己喉咙上的棕色标记 |参考文献[2]

鱼会不会以为镜子里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同类呢?研究者发现,如果遇到同类,动物们常常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裂唇鱼也不例外。而在这次测试中,这些鱼并没有攻击镜子里的自己,这也说明它们没有将自己的镜像误认成同类。

图片

裂唇鱼照镜子 | 参考文献[2]

为什么选择棕色标记呢?研究者认为,棕色标记看起来像一种小型寄生虫,是裂唇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他们在自然环境中会关注的东西。他们觉得,以前的一些镜子测试之所以失败,可能是因为当时做的标记本身就不会引起动物的注意;也就是说,它们或许认出来镜子里的就是自己,但觉得身上有个标记也没啥大不了的。

在这之前,黑猩猩、倭黑猩猩、大象和海豚等动物也成功在镜子中辨认出了自己,而年龄小于18个月的人类却无法通过。镜子测试常用来判断动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识,但它本身也仍有争议,比如它在研究上的可复制性比较低,而且只局限于依赖视觉的动物,这或许是主要依靠嗅觉的动物(比如猫和狗)无法通过的原因。

满脑子屎的鱼化石

在美国马里兰州,人们发现了一块特别的鱼头骨化石:它满脑子装的都是屎……

图片

充满粪化石的鱼头骨|the Calvert Marine Museum

这条堪称死相最狼狈的鱼,是瞻星鱼科的Astroscopus countermani,生活在900万年前,现已灭绝。在它宽约5厘米的头骨里,充满了数百个细小颗粒。基于颗粒的大小、形状与其富含钙与磷酸盐的特点,科学家认定,这些颗粒是粪化石。

图片

这种鱼生前通常栖息在海底|Apokryltaros

他们推测,在这条鱼死后,一些食腐动物(可能是蠕虫)钻进了它的头骨,饱餐一顿;但同时,这些食客也把餐厅当成了茅房,留下许多长度约为2.5毫米的排泄物。数百万年后,排泄物成为粪化石,填充在鱼头骨里,让这条鱼成为古生物界已知的第一条满脑子屎的鱼,从此留名青史。

企鹅视角的“吃播”

在1月20日的“企鹅宣传日”上,野生动物保护学会放出了一段有趣的视频:以第一鹅称视角跟随企鹅捕鱼。

微信截图_20220218142101.png

在阿根廷附近海域,研究者给一只雄性巴布亚企鹅(Pygoscelis papua)带上了防水相机。这个“企鹅相机”(PenguinCam)跟随企鹅一头扎入沙丁鱼群,还偶遇了正在捕鱼的其他企鹅和上方的信天翁、鸬鹚;当然,相机也记录下了企鹅成功捕食的时刻。企鹅完成这趟觅食之旅后,研究者拆下了相机,并暗中观察它是否受到了影响。好在,这位主角回到了巢穴,如常照顾幼崽。

巴布亚企鹅体长可达90厘米,仅次于帝企鹅和王企鹅。它们通常在海床附近觅食,研究者之前认为它们也会捕食靠近海面的鱼群。而这一次的视频则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企鹅果然不会放过吃饭的机会。

河马能识别同类的声音

河马能认出同类的声音,而且,它们对于这些声音的态度,取决于和对方熟不熟。

图片

河马总是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叫声 | Nicolas Mathevon

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特别保护区(Maputo Special Reserve),湖泊里生活着许多河马。研究者录下了来自不同族群的河马的叫声,并放给它们听。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族群的“熟人”、在同一个湖里但属于不同族群的“邻居”、并不在同一个湖里的“陌生人”,河马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声音来自熟悉的河马,它们会主动靠近。但是,如果声音来自从来没见过的陌生河马,它们会喷洒粪便——这是一种领地标记行为,表示的意思是“这是我的地盘,你可别想过来!”。

在这部纪录片中,拍摄者用人造的河马“侦探”,带我们走近河马的私密生活 | Spy in the Wild / BBC Earth

平常河马呆在水里时,看起来不太活跃,似乎对周围漠不关心。但当研究者播放同类的声音时,它们的反应十分迅速——看来它们一直在偷偷关注周围的风吹草动。

研究者认为,如果出于种群保护的原因,需要将一群河马迁移到另一个栖息地,工作人员可以先录下这群河马的声音,用扩音器放给那里的“原住民”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原住民们先熟悉熟悉新来的河马的叫声,等它们真见了面,就不至于打得不可开交了。

参考文献

[1]Cranial volume and palate length of cats, Felis spp., under domestication, hybridization and in wild populations |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

[2]If a fish can pass the mark test,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consciousness and self-awareness testing in animals? (plos.org)

[3]https://riviste.unimi.it/index.php/RIPS/article/view/17064

[4]https://newsroom.wcs.org/News-Releases/articleType/ArticleView/articleId/17134/Penguin-Takes-Astounding-Selfie-Video-of-its-Diving-and-Feeding-Activity-English-and-Spanish.aspx

[5]Voice-mediated interactions in a megaherbivore: Current Biology (cell.com)

作者:岸边的白鹳、麦麦

编辑:麦麦、窗敲雨

图片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903.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物种日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