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巨石来自外星球?是你来自外太空!

巨石来自外星球?是你来自外太空!

时间:2022-07-07 07:08: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栏目:头条 阅读:49

作者:纪扬

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

一块石头,居然能引发全球疯狂。

先是美国、英国、罗马尼亚,之后是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几块来历不明、时隐时现的它“星”之石,依次造访了多个国家。一时间,不少人猜测这是外星人的杰作。

神秘的金属巨石(图片来源:CATERS NEWS)

这些神出鬼没的石头究竟是不是来自于外星我们还无法断定,不过事实很可能是:巨石不一定来自外星人,而人一定来自外星球。怎么听着更不靠谱?那我们姑且把外星人放在一边,来说一说石头。

石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别的不说,小小一块石头,就能和四大名著都沾上边:《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西游记》里的孙猴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水浒传》里的洪太尉将“伏魔之殿”的石碑放倒,使108位“魔君”横空出世;《三国演义》中孙坚捡到的传国玉玺当然也是块石头。

更不要说女娲用五色石补天、记载奇石的《山海经》,还有埃及的金字塔、英国的巨石阵、复活节岛的石像等......

英国巨石阵(图片来源:veer)

不过今天,大院er要和大家聊的不是石头的历史故事,而是构成石头的化合物。

石头,一般由碳酸钙(CaCO₃)和二氧化硅(SiO₂)组成,囊括了四种元素:钙、碳、氧、硅。关于上述石头来自外星球的科学论证,就要从大自然的“魔法师”——元素说起。

元素:幻化万千的魔法师

元素是什么?

原子(atom)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Chemical element)。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 (图片来源:中国化学会)

元素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石。据2018年公布的元素周期表,目前总共有118种元素,天然元素94种(原子序数最大的天然元素是钚),这118种元素就是幻化出大千世界的“魔法师”。由于单个元素都很活泼,它们喜欢电光火石地“暗送秋波”,以产生新的化合物,因此元素有着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也正是如此,才构成了你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包括你自己。

有了元素,才有了你、你的狗子以及狗子的饭碗。你和你的狗子都是碳基生物,钙组成了你们的牙齿和骨骼,你们呼吸着同样的氧,此外身上还有一模一样的氢、 氮 、磷 、硫、 钾 ......而且狗子和你一样,也需要经常补充微量元素来增强营养。

元素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它们像魔法师一样决定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虽说人类起源于陆地还是大海尚存争议,但起码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是从元素那“来”的——问题是:地上的元素又是从哪来的呢?

地上有的,天上都有

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宇宙中都找得到。

去年1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上采集回2公斤的土壤样本,望眼欲穿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把这份“快递”拆开。而至于“快递”中包裹的是啥,其实不用问也知道:月球含有丰富的氦元素(He),其中月球表面风化层的3He储存量大约是250万吨。而在地球上,3He被认为是地幔中的原始物质,且在地幔中的3He总量在0.1到100万吨之间,其丰度和月球完全没得比。

火星表面(图片来源:veer)

火星表面呈猩红色,这是因为火星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它们同氧结合,让火星看上去就长满“铁锈”似的。

金星的大气层中充满硫元素,俄罗斯科学家一度认为或有生物能在“硫酸海洋”中生存,但美国科学家对此嗤之以鼻:就凭464度的高温,你在开什么玩笑?

人类的飞船还曾去到过太阳系的边缘,发现海王星上存在大量有机分子,例如甲烷。这进一步激发了人类的好奇心:太阳系之外又如何呢?

太阳系(图片来源:veer)

想要探索其它恒星的化学成分似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太远了!即使是“天涯若比邻”的比邻星,也比海王星远1万倍,而离我们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又比比邻星远250万光年。

尽管远方的恒星遥不可及,但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向我们透露着自己的化学成分,线索就是它们发出的光。这些光线穿越茫茫宇宙来到地球,而隐藏在光线中的信息成为了人类认识这些星球的关键。

每种化学元素,都有独一无二的焰色,这就是元素的“焰色反应”:这仰赖于元素的一种特殊属性,当它们燃烧时,会发出不同的光芒——锂是红色、铜是绿色、钾是紫色(钾的焰色反应需透过钴蓝玻璃,以滤掉钠的黄光,因此钾的焰色看起来是黄色而非紫色)......正是元素的这种特性,才让我们得以一窥恒星的构成。

彩虹(图片来源:veer)

彩虹是太阳投射在天空的光谱,仔细观察太阳光谱,你会发现有许多错落的黑线,这些黑线叫做吸收谱线。通过吸收谱线,我们能得到一份化学元素的清单,就像读条形码一样可以读出太阳精确的元素构成:它包含74.9%的氢、23.8%的氦和1.3%的其它元素。

太阳光谱(图片来源:Extreme Tech)

这种光谱分析法不仅能用来分析太阳,它对宇宙中任何一颗恒星都适用。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就能够精确地测算出恒星的组成元素。

通过观察北极星的光线,我们得知它的重元素和太阳一样丰富,但碳元素比太阳少得多;织女星的金属含量只有太阳的三分之一,但天狼星却富含金属——它的铁含量是太阳的三倍多。

尽管每颗恒星的元素含量不同,但无论我们观察哪片星空,都只能找到与地球相同的元素。看来,我们的元素周期表同样适合宇宙星辰,地上有的,天上都有。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天上的元素,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回到137亿年前:宇宙的起点

为了了解生命的历史,我们必须回到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宇宙的起点(奇点:singularity of the universe)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什么物质都不存在,但有我们无法想象的高温和密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庄子·天地》篇中有言:“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意思是说宇宙的最初只有“无”,没有任何存在,也没有任何名称。“混沌一体”产生了却没有形体。万物因此而生,这就叫“自得”。

(19世纪初天城文《梨俱吠陀》手抄本)

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中有段话跟《庄子》的说法类似,但听起来更令人费解:“无既非有,有亦非有;无空气界,无远天界......由空变有,有复隐藏;热之威力,乃产披一”。意思是说(宇宙)一开始既没有所谓的“不存在”,也没有“存在”,既没有“空间”,也没有空间以外的“天空”。“空”产生了“有”,它是黑暗的,放出大量的热,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不论庄子还是古印度的先哲,他们古朴的语言与20世纪30年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勒梅特读到刚才那两段话,恐怕要产生出一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惺惺相惜之情。

大爆炸理论指出:在大爆炸之后的1秒内,宇宙从不可思议的100万万亿°C(这是神马概念?)下降到100亿°C,经过漫长的38万年后,又下降到2700°C。这是宇宙从暴胀(Inflation theory)到“冷静”下来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比较乏味,引力率先被分离出来,其它三种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及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夸克、质子、中子、电子、光子......也纷纷现身。

38万年之后,宇宙的温度继续下降,这让带正电的质子俘获了带负电的电子的芳心,于是最早的原子便形成了:主要是氢原子和氦原子,那个时候的宇宙还没有星体。

(大爆炸后的宇宙,图片来源见水印)

随后引力开始发威,它将大量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氢原子和氦原子拉拢到一起,数以亿计的星云便出现了,在重力的作用下它们一边坍缩一边升温,最终导致聚合的氢原子爆炸(参考氢弹爆炸原理),释放的能量冲破引力的阻拦形成了最早一批恒星。这时距离大爆炸已过去了两亿年。

恒星的出现绝对是大事件,因为它能产生新的物质并使生命成为可能。恒星的诞生、演化直至最终又坍缩回一个黑洞,都跟引力脱不了干系,恒星的一生真可谓“成也引力、败也引力”。但在这向死而生的壮烈旅途中,各式各样的新元素却占尽了天时地利的大便宜,例如: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碳、骨骼里的钙和血液里的铁都拜恒星的坍缩所赐。一系列的坍缩产生一系列的新元素:从锂到铁,如法炮制。

那铁之后呢?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26位的铁元素有26个质子,而产生含有更多质子的元素需要更高的温度,这就不是普通恒星能搞定的了。它必须自爆为一颗“超新星”,释放出与太阳一生释放的能量总和相媲美的能量,才能创造出更重的元素。钴到铀(含92个质子)都是这么来的。

所以,构成我们世界的化学元素是伴着恒星死亡的剧痛形成的,它们来自已死的恒星并被散布到宇宙空间。没有恒星的坍缩和超新星的爆发,就没有新元素的诞生;没有元素以各种复杂的方式形成化合物,行星就不会形成,你我就不会存在。

一切听上去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就像一则难以置信的创世神话: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种元素都来自地球之外的茫茫太空。从这个角度上讲:每个人都是从恒星中诞生的,“来自星星的你”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而是事实。

参考资料:

[1] https://www.chemsoc.org.cn/library/a2611.html

[2]https://www.lpi.usra.edu/meetings/lpsc2007/pdf/2175.pdf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lium-3#Terrestrial_abundance

[4]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6/37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406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国科普博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