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时间:2022-07-07 07:16:4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李雷 栏目:头条 阅读:43
人类从最原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如今衣食无忧,科技的迅猛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不管是让我们普通百姓仰望的航天事业,还是每天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科技。就拿做饭来说吧,各种家电,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备。尤其是居家的日子里,很难想象,没有家电我们的日子会多么的无聊!
这时有的人就说了,这些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能有多少的科技含量呢?即使是科技,也是最普通的吧?毕竟提到科技,那都是高大上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更别说可以自由操作的了。其实很多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以上提到的家电;比如自然界其实是最精巧的设计师,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认真的琢磨。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01,自然界是最精巧的设计师
举个栗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估计各位多少都爬过山吧。不过,不知道大家在爬山的过程中,有没有留意过山里的一草一木?
如果你细细回想,也许你会记得,从山脚到山顶,山里的植物似乎并不是一致的。一开始往往是枝叶茂密且高大的树木,树木下的草也是长得十分丰茂。但是爬着爬着,好像树木变了,开始以松柏等叶子细小的树木为主了,草也似乎矮了很多。而继续爬上去,这个时候似乎树木都少了,草更是多匍匐在地面。
不知你是否有这种记忆。其实这种现象在各地是非常普遍的,在地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植物垂直分带,而影响因素主要是海拔。那么海拔背后,其实主要是温度的影响。因为温度随着海拔会发生剧烈变化,因此植被的分布也是要依据相应的温度变化而改变。
当然,可能温度更直观的体会是在温室。
02,温湿度对植物的重要性
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植物园,不知大家有没有去参观过,植物园里往往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工场馆——温室。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在本地室外无法生存的植物,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植物是如何能够在不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生长发育。甚至,你可能想过能不能在自己家里模拟出这样一个地方。这背后的秘诀,估计你首先想到的是温度,没错,温室首先是温度,通过调整温度,才能让不同地方的植物来到一个地方生长。
不过,光有温度可不行,还要有另一个维度,那就是湿度,植物生长在环境中,同样也通过叶片等部位与外界进行交流。
典型的是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表的水分通过水蒸气形式扩散到空气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来源,还是植物运输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元素的动力。而影响蒸腾作用的重要因素就是空气湿度,当湿度低的时候,蒸腾作用增强,反过来,湿度高的时候,蒸腾作用减弱。
不仅是蒸腾作用,事实上,湿度本身还会影响植物气孔的开闭,而植物是需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这些都是依赖于气孔,尤其是光合作用,那可是植物生长的命脉所在,因此空气的湿度,是直接关系到了植物的生存。
正因为如此,一个完备的温室,必然配备了湿度调节,只有调整到了合适的湿度,植物才能顺利
地吸收水分生长。
温度和湿度,可以说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至关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了各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已经一定程度可以实现了人工模拟湿度和温度,从而让各地都能看到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奇珍植物。
03,温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温度、湿度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植物的生长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关系到我们的舒适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再比如,我们的一日三餐,其实也与温度、湿度的控制有关。
我们都知道,烹饪特别讲究火候,火候不对,再好的食材也做不出绝佳的风味,从色泽到口感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说穿了,其实就是受到了温度、湿度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人类从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这点。从很古老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不满足于茹毛饮血的生活了,他们开始寻找更加精细化的处理这天然美食的方法,比如,在2万多年前的仙人洞遗址,就发现了最早的火锅,用瓦罐来煮鹿肉,想象下场面,2万年前,各地智人还在寻找洞穴的时候,一群中国人在山洞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场面。
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制作起了温度和湿度二者一起结合的美食,而后来,我们大吃国更是各种各样的做菜方法,尽可能的让烹饪符合食材的特质。
比如曾经有个问题,就是电磁炉和煤气灶炒出来的菜为什么味道不同。
答案背后就是温度的影响,因为电磁炉的功率难以维持高的热量,所以造成了烹饪食物的味道。
有的食物直接吃,有的食物要温水过一下,有的要加油爆炒,我们丰富的蒸煎煮炸做法,背后不只是油本身在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不同食物对于温度的需求不一样,因此需要用不同的做法来让其美味散发。
当然,不只是温度,湿度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喜欢烘焙的人一定比较熟悉一种烘焙技巧,那就是:水浴法。就是在烘焙过程中,在烤盘上加点热水,做出来的蛋糕会更美味。而这背后就是对于湿度的控制.
可以说,温度和湿度是烹饪的核心能力。
不过如何控制温度和湿度,简直是太考验人的技术和经验了,估计不少人都已经被日常的各种模糊描述给搞得一脸懵了,比如“小火、猛火”“少量、微量、适量”之类的词汇,估计大多数人都感觉到无所适从。
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烹饪上也来个相对精确的考量,就像WHO关于日摄入盐不超过6g的建议这样相对精准的呢?其实目前已经有厨电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如此,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背后蕴含着不少科学道理,有时候多留意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437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李雷,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去那里就能捡到“星星的碎片”?
下一篇:走格子谜题,这道题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