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为什么是福州?

为什么是福州?

时间:2022-07-07 07:16:4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星球研究所 栏目:头条 阅读:40

福州

福建的省会城市

地如其名

是一片派江吻海的“有福之州”

它大江贯穿

通过水路连接福建近1/2的面积

长期是福建重要的交通、贸易中枢

(请横屏观看,俯瞰大樟溪与闽江乌龙江段的交汇处,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它沧海横流

港口贸易推动福州走向世界

其外销茶叶一度位列中国第一

它人才辈出

在近代率先接纳海外新思潮

孕育出一大批如林则徐、严复等

影响中国的著名人物

(福州近现代部分名人,制图@白谷/星球研究所)

大江、大海与大人物

齐聚于此

福州

究竟是一方怎样的天地?

拥有着怎样的传奇?

01

缘起

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福建省的中东部

其地貌骨架

一半为山一半入海

(福州地形及位置示意,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五虎山、鼓山、旗山等山脉

撑起大地的脊梁

(请横屏观看,五虎山,摄影师@罗南军)

485座岛屿

点缀出碧海的多姿

(上文数据来自《福州市海岛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福州连江县奇达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89.1平方千米的福州盆地

镶嵌在山海间

这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

殊为难得

(请横屏观看,飞机上俯瞰福州城,摄影师@陈剑峰)

山海相望、盆地镶嵌

但这还不是福州的全部

因为如若仅有这些

福州将与福建其他大小盆地中的城市

不会有太多差异

上天注定要让福州脱颖而出

一股巨大的力量劈山裂石

为福州带来

沃土、人口以及通途

02

闽江

这股力量便是

闽江

作为福建第一大江

它自武夷山澎湃而下

切穿众多山地、横贯福州盆地

其携带的大量泥沙

逐渐在盆地内沉积

福州平原由此而生

(福州盆地地形骨架示意,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江水沿途或冲积出

江心小洲

(中洲岛,摄影师@陈捷阳)

或冲积出船型巨岛

南台岛

(请横屏观看,南台岛,摄影师@伍加强,标注@杨宁/星球研究所)

在汇入大海之际

江水中的泥沙

则沉积为湿地滩涂

红树林在此郁郁葱葱

大凤头燕鸥在此袅袅娜娜

(大凤头燕鸥,摄影师@谢菲)

再加上

盆地内肥沃的土地

福州也便成了人类宜居的家园

(请横屏观看,嵩口古镇,摄影师@卢鸣浪)

丰饶的滩涂、满满的海产

鱼虾蟹蚌唾手可得

(2012年9月2日,福州连江百胜村,渔民们赶海归来,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最重要的是

闽江穿透层层山峦

打开了一条进入盆地的通道

让福州“封而不闭”

既能在乱世之中隔绝战火

又能在盛世之中四通八达

于是

当中原战火燃起

一批批移民不断南迁

他们顺闽江而下

到福州寻找新的家园

中原的合院住宅

随移民而传入

渐渐形成坊、巷等街道

著名的“三坊七巷”

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请横屏观看,三坊七巷示意,底图源自@福州名城公司,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民居连接成片

如若一家着火、往往殃及数家

为了隔绝火势

工匠们垒砌出高于屋顶的外墙

人称“马鞍墙”

(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中原的禅院佛寺

亦随移民传入

屏山之下的华林寺大殿

始建于北宋

为长江以南最古之木构

(华林寺大殿结构示意,制图@李乾朗/《穿墙透壁》)

闽江江心孤岛之上的金山寺

注视着日夜奔流的江水

已是千百年岁月

(请横屏观看,闽江孤岛上的金山寺,摄影师@蔡胤霖)

中原的水利技术

在福州也得到应用

为灌溉耕地而开凿的西湖

得水之灵动

正所谓

(出自宋代陈轩《冶城》,描写福州,不特指西湖)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又或是

(出自宋代辛弃疾《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福州西湖,摄影师@陈捷阳)

不断增加的移民

推动城市的层层壮大

西汉建设“冶城”、西晋建设“子城”

唐末建设“罗城”、后梁建设“夹城”

北宋建设“外城”、明清建设“府城”

福州城的千年文脉

一以贯之、不断叠加

实属罕见

一次又一次的筑城

遗留下众多护城河

河道两岸遍植榕树

整座城市如同巨型园林

其中的榕树王

树龄大约千岁

树冠荫蔽约1300㎡

相当于10套130㎡的住宅面积

(请横屏观看,福州榕树王生态图解示意,位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

周围的屏山、乌山、于山

逐渐被纳入城区

加之

乌山的“乌塔”、于山的“白塔”

福州三山两塔的城市名片

被世人传颂千年

(于山的白塔,摄影师@雾雨川)

总计六次拓城史

还沉淀出诸多福州的雅称

如因三山两塔而得名“三山”

因满城榕树而得名“榕城”

这一切大多归功于

运送移民至此的闽江

闽江本身也成为

福州风光的一部分

作家郁达夫曾盛赞闽江道

(出自郁达夫《闽游滴沥》)

“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

而闽江为福州带来的

远不止于此

闽江的流域面积

虽不及黄河的1/10

年径流量却为黄河的1.25倍

放眼福建

漳州、兴化、泉州、福州四大平原

只有福州平原拥有

可以负载吃水巨船的闽江

(请横屏观看,下图为闽江,闽江的年径流量为晋江的11倍以上,摄影师@陈捷阳)

闽江无数支流延展入群山

流域面积占到福建的近一半

客货沿江而下或溯流而上

便利的内河航运

拉近福州与中原王朝的距离

通达的海洋交通

又可以沟通世界

福州统领福建的地位

由此奠定、无可撼动

(闽江流域水系示意,闽江的流域面积为晋江的10倍以上,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以江河为纽带

人口、货物在福州汇聚

并孕育出丰富的文化

(上下杭,古代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摄影师@陈永诚)

每逢端午

龙舟赛起

甚至挑灯夜战

(福州长乐三溪村龙舟夜赛,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福州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雕

享誉全国

现在都已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软木画雕刻,摄影师@陈暖)

人们唇齿之间品尝着

以鱼肉包裹猪肉馅而成的

“鱼包肉”(鱼丸)

(福州鱼丸,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以煮沸的鸡汤

冲泡新鲜海蚌而成的

鸡汤汆[cuān]海蚌

(鸡汤汆海蚌,图片源自@汇图网)

还有

集山珍海味于一坛的佛跳墙

以海参、鲍鱼、鸡鸭、鸽蛋

笋尖、香菇等30多种食材

文火煨制而成

正所谓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上文出自民间俗语,下图为佛跳墙,摄影师@陈暖)

可以说

江河奠定了福州城的发展基础

影响了福州的文化面貌

而其后

海洋接力江河

把福州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03

沧海

早在大约5000年前

福州的先民便以海为生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昙石山文化”

而许多学者也普遍认为

如今遍布太平洋、印度洋的“南岛语族”

很可能是从包括福州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出发

在茫茫大洋中开枝散叶

繁衍生息

(昙石山文化中的陶塔式壶,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官网)

至明代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开启了一场中国古代史上

前无古人的远洋征程

福州

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郑和七下西洋

几乎都选择在福州驻泊

大批福州籍水手活跃在船队之中

驾驶福州出产的宝船

驰骋海上

(请横屏观看,郑和七下西洋路线示意,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世界各国的船只

则沿海上丝绸之路

向福州而来

人们建造罗星塔导引船只

后世更传闻远道而来的海外船员

遥遥一见罗星塔

便开始为到达中国而欢呼

因而此塔也被称为

“中国塔”

(罗星塔,摄影师@雾雨川)

明代还增修福州府城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修建者在屏山之巅

树立起遥望大海的城楼

作为建设的“样板工程”

即镇海楼

(镇海楼,为现代重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海洋的召唤下

福州人纷纷登上货船、出海经商

众多的商号建筑随之涌现

(请横屏观看,下图中央为三坊七巷的南后街,街道两旁遍布店铺,摄影师@林双伟)

各地的行商之人

为方便同乡之间聚会、互助

陆续在福州设立会馆

其融合多方的建筑元素

装饰奢华

(福州古田会馆,始建于1915年,摄影师@蔡胤霖)

近代

列强入侵、国门洞开

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罗源湾、定海湾、马尾港、福清湾

等18个福州港湾自南向北排列

来往船只川流不息

(连江大山灯塔,摄影师@蔡胤霖)

外国商人、传教士等洋人

在仓山一带建设教堂、领事馆

达17国之多

(位于烟台山的美国领事馆旧址,摄影师@蔡胤霖)

中国1/3的茶叶从福州出口

尤其是茉莉花茶

销量居全国之首

福州一跃成为世界茶港

(福州长龙茶山,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活跃的进出口贸易

催化城市与产业的变革

福州以老城为政治中心

台江发展为商业区

马尾发展为工业区

“组团式”城市布局初步显现

(现代福州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晋安区的鼓岭

还被西方人开发为避暑胜地

约1300岁的柳杉王在此挺立

网球场、游泳池、疗养院

万国公益社等设施、机构一应俱全

(鼓岭,摄影师@陈捷阳)

福州马尾一带

则设立船政

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蒸汽船

第一艘钢制炮舰

第一艘木质二等巡洋舰

第一架水上飞机

均在此诞生

作为中国当时最大的造船企业

其总计制造的40余艘舰船

约占全国造船总吨位的82%

一艘艘近代化舰只

铸成中国海防的半壁江山

(近代福州建造军舰的海防力量图,制图@郑艺/星球研究所)

围绕造船

木模厂、铸铁厂、锅炉厂

轮机厂和水缸厂等

一系列配套工厂也随之而生

船政局附设的飞机制造工程处

更是我国最早的飞机制造厂

中国近代造船业、航空业的

技术基础也由此奠定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摄影师@视觉中国)

进入新中国

福州更是成为改革开放以来

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

(福州马尾港,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如今

站在福州的海岸边放眼望去

蔚蓝的海面上漂浮着

数百万排列有序的网箱

富含营养的海水

如同肥沃的土壤

网箱中养殖的鱼虾

如同放牧的牛羊

这便是福州的“海洋牧场”

(请横屏观看,福州连江县安凯乡沙澳村,摄影师@刘剑聪)

海陆之间的风能

也得到充分利用

一片片“风车田”横空出世

(风力发电机组在人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巨大,摄影师@赵高翔)

福州港更是成为

沿海20个枢纽港口之一

与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港口

展开贸易往来

(请横屏观看,福州江阴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

中国唯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

国际旅游节

连续在福州举办

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浩瀚大海让福州

从中国东南的枢纽

升级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

而这背后所依靠的

是一代又一代不辞辛劳的

福州人

04

福州人

战国时期

越人南下与当地的闽人融合为

闽越族

(闽越国卷云箭镞万岁纹瓦当,制图@杨宁&白谷/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之后

因战乱多次大规模南迁的中原移民

又与闽越人融合形成

“新福州人”

这些新福州人

并非就此偏安一隅

而是心怀天下、积极入仕

(正谊书院,是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为闽浙总督左宗棠创立的“正谊书局”,摄影师@陈捷阳)

家国

深深扎根于福州人心中

国家危难之际

他们更会挺身而出

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

面对外侮入侵

福州人林则徐率领军民奋起反抗

魏源在他的影响下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观点

(林则徐纪念馆中的树德堂,正中间为林则徐雕像,摄影师@陈捷阳)

其后

闽浙总督左宗棠

与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

继承林则徐未竟之事业

在福州设立船政

开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先河

与此同时

还专门设立用于培养人才的船政学堂

实行“厂校一体”的办学制度

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创举

粗略统计

中国近代约60%的海军军官

出身于福建,人称“闽系海军”

邓世昌、刘步蟾、萨镇冰、陈绍宽等等

皆是如此

(福州昭忠祠,纪念中法马江海战、甲午海战中阵亡将士的祠堂,摄影师@王秉瑞)

从船政学堂走出的毕业生还有

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的高鲁

等等

他们在各个领域开拓

引领中国风气之先

(中国船政文化纪念馆中船政风云人物的塑像,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近代海防事业之外

一批又一批心怀大义的福州人

奋战在救国的第一线

1911年黄花岗72位烈士中

23位是福州人

1919年福州人林长民(林徽因之父)

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

率先向公众披露巴黎和会内幕

五四运动由此点燃

1920年福州人刘崇佑

资助周恩来等人赴法留学

1945-1949年

福州籍海军将领李世甲、林遵

分别率领舰队接受日军投降、光复台湾

接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李世甲故居,摄影师@陈捷阳)

此外

还有末代帝师陈宝琛

被视为报界先驱的林白水

发明“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

以及建筑师林徽因、作家冰心等

都是福州人

(螺江陈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是陈宝琛所在的陈氏家族的宗祠,摄影师@陈捷阳)

虽然福州人才辈出

但是清末民初的动荡

依然逼迫成千上万的福州人

奔赴海外谋生

(福州城老照片,清末民国时期福州民居多是简陋的木屋,极易失火,被称为“纸褙福州城”,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这些出走的同胞

凭借吃苦耐劳的奋斗

逐渐积累起财富

海外甚至出现了

以“新福州”“小福州”命名的城镇

待到新中国成立

百废待兴

他们又怀揣着赤子之心

纷纷回乡投资、反哺故土

(画面中的高楼为海外华人投资建成的融侨中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

还有更多福州人在为新中国

作出卓越贡献

譬如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建国以来的中国两院院士之中

福州籍达到74位

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上文数据来自中科院福州基地,福州大学城,摄影师@罗南军)

数千年来

福州人在这片山海中

建设家园、开拓创新

才让今日的福州更显深厚底蕴

如今

福州GDP已跻身万亿俱乐部

重回省内经济第一大城市

并进入全国20强

(五虎山与福州城,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桥梁跨江越海

连接四方

(罗源湾特大桥,摄影师@王秉瑞)

海峡奥体中心、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各类文体设施

包容四海

(2021年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下图为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闽江河口湿地公园

五虎山森林公园、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乐国家森林公园、灵石山国家公园等

公园林立、郁郁葱葱

19千米长的“福道”

在青翠的城市中临空而架

是全国最长的城市森林步道

(福道,图片源自@图虫网)

当城市建设与古树相冲突时

福州人也一定会为古树

留出生存空间

(福州,航拍一棵大榕树矗立在十字路口道路正中间,构成了“榕城”一处别致的景观。该路口为八一七中路、古田路交叉口,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还有作为中国第一个

设立温泉专门管理机构的城市

众多的温泉为福州博得

“中国温泉之都”的美誉

(福州市潘渡乡贵安村温泉,摄影师@朱庆福)

回首福州往昔

闽江与大海赋予它前行的方向

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

又让它脱胎换骨、焕发新生

而眺望未来

在鼓山之巅

林则徐曾题过一副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也许正是福州人这份胸怀

支持着福州走向明天

走得更远

(请横屏观看,福州盆地,摄影师@陈捷阳)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虎啾

图片:儒雅随和

地图:郑艺

设计:杨宁、白谷

封面摄影师:蔡胤霖、视觉中国

审校:丁昊、陈志浩、刘翔宇、撸书猫、牛面面、Xxxihannah

本文特约合作单位: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参考文献】

[1]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市志[M]. 方志出版社, 1998.

[2]周永春. 福州近代建筑史[M]. 科学出版社, 2017.

[3]阮章魁. 福州民居营建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437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星球研究所,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