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动物的小孩也要做作业,甚至还有鸡娃的家长

动物的小孩也要做作业,甚至还有鸡娃的家长

时间:2022-07-07 07:18:5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物种日历 栏目:头条 阅读:40

不想上学、不想上班的时候,你是否也羡慕过动物的生活——每天吃吃喝喝睡大觉,不用考试不用加班不用写作业?

然而,狐獴要是知道人类有这种想法,一定会跳出来大声反对:动物的小孩也要做家庭作业,还得受家长辅导作业的“折磨”!

图片

“要说我了吗?” | Jamain / Wikimedia Commons

狐獴(Suricata suricatta)就是《狮子王》里面喜欢唆虫和搞事的丁满。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的桑顿(Alex Thornton)和麦考利夫(Katherine McAuliffe)发现,狐獴会给小孩布置“作业”——活的蝎子,而且会监督它们完成。

01

狐獴的课程

狐獴是群居动物,群中大部分幼崽,都是由地位最高的一对夫妻所生,其余的成年狐獴帮助照料孩子。小狐獴跟随成年狐獴觅食的时候,会用特殊的叫声向大狐獴索食,群里所有的大狐獴都会把抓到的昆虫、蝎子之类送给它们。

如果幼崽还很小,大狐獴会把猎物咬死给它,随着幼崽年龄增长,大狐獴给予越来越多的活猎物,让小孩面临的“任务”难度逐渐提高。狐獴面对的最危险猎物是蝎子,Parabuthus属的蝎子足以毒死一个人。为了安全,大狐獴还会咬掉蝎子的毒蛰,再交给小狐獴。

狐獴幼崽处理猎物的时候,成年狐獴还要肩负监督的职责,虫子一跑了就抓回来。如果小狐獴不去抓,成年狐獴还会用鼻子顶虫子,仿佛是在催促小孩“快干啊”。决定狐獴“教学进度”的标准很简单,如果听见很幼小的狐獴幼崽叫声,成年狐獴就会送死虫子,听见长大一些的狐獴幼崽叫声,送活虫子。所以,狐獴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就能循序渐进地让小狐獴练习捕猎技巧,而且避免了被蝎子蛰的风险。

图片

小狐獴跟捕到蝎子的大狐獴索食 | national geographic

狐獴在动物界十分特殊,因为它体现了一个教学的例子。教学是动物之中极为稀有,甚至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现象。你可能会大声反驳我,动物不是会学习吗?有的动物甚至还有“文化”呢——通过群体内成员的学习,代代相传的技能。但是,请容我慢讲,动物会学习,并不代表动物会教课。

02

动物不愿意上课

很多动物都能从同类那里获得信息,但它们很少主动“上课”或者“被上课”,而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inadvertent social learning) 。

一个动物学习的著名例子,发生在上世纪中期的幸岛(Koshima),那里的日本猕猴(Macaca fuscata)“发明”了白薯的新吃法:用水洗掉沙子,免得牙碜。

虽然学会洗白薯的猴子越来越多,但洗白薯在猴群里的传递速度基本不变。如果猴子主动向别的猴子学习,会洗白薯的猴子越多,文化传播的速度应该越快——但实际上,这一技能在猴群中的传递速度基本不变,说明猴子们并没有主动学习。当看到同类把白薯放到水里,猴子可能因此产生了对白薯和水的兴趣,自己也去摆弄,从而自己发现洗白薯的好处;但它们不会主动教授或学习这一技巧。

图片

猴子在洗白薯 | Hirata et al. / Springer, Tokyo (2008)

要了解动物中有没有教师,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才算是教学。加州大学的卡罗(T. M. Caro)和豪瑟(M. D. Hauser)对“教学”这一行为给出了定义:

1、个体A(教师)只有在个体B(学生)存在时,才表现出教学行为。

2、A的行为对A有害,或者没有即时的好处。

3、A的行为鼓励或阻止了B的行为,或者为B提供了经验,或者为B做出了某种示范。

4、由于A的行为,B可以更快或更有效地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

因此可知,猴子洗白薯并不是在教其他猴子,因为它们是洗给自己吃的。

一种学名Temnothorax alpipennis的蚂蚁,则是一个动物会上课的例子: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之后,会给同伴带路,带路的蚂蚁一直与跟随的蚂蚁保持触角接触,这样它会跑得比较慢(坏处),但跟随的蚂蚁能够记住通往食物的路(知识),不至于跟丢。

图片

蚂蚁带领同伴去觅食 | Ellouise Leadbeater et al. / Current biology: CB (2006)

蜜蜂用摇摆舞(也叫8字舞)来跟同类传达“哪里有花蜜”的信息,已经被动物行为学家所熟知,很少有人认为这是教学。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蜜蜂的舞蹈对它本身没有好处,而且告诉了其他蜜蜂一些有用信息,这也是符合教学定义的。

03

红毛猩猩也要考试吗?

说到这里,有一件怪事不得不提:我们在关系很远的动物(狐獴和蚂蚁)里发现了教学,但是,在与人类最相似的灵长类里,并没有发现教学的例子。灵长类需要学习许多生存技能,保护野生灵长类的机构甚至会给红毛猩猩“上课”,教它们识别可食的植物、躲开蛇等等,但红毛猩猩不给自己的孩子上课。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William J. E. Hoppitt带领的团队认为,教学在动物中很少出现,仅有的几种会教学的动物之间又没有什么亲缘关系,这也许是因为,进化出“教学”能力需要特别的条件。

图片

红毛猩猩母子 | Pixabay

首先,我们说教师是“红烛”、“园丁”,教学者的水平虽然良莠不齐,但很多时候,教学需要教学者付出一些代价,而得到好处的是学生。动物学上,舍己为人的行为称作利他行为(altruism),利他行为一般出现在亲戚关系很近的群体里,比如蚂蚁和蜜蜂这些社会化的昆虫,帮助亲戚同样有利于延续自己的基因。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蚂蚁会教学。

其次,教学能够进化出来,它的效率必须要胜过其他的学习方法,许多动物只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学习到足够的生存知识,因此不需要教学。在红毛猩猩、黑猩猩等大型猿类中,孩子长时间观看母亲的活动,拥有许多学习的机会,不用“鸡娃家长”给它们上课。只有无家可归的红毛猩猩孤儿,才需要人类的教学。

图片

辅导孩子身心劳累(不是) | Böhringer Friedrich / Wikimedia Commons

但狐獴不同。狐獴幼崽很难自己捉到猎物,大狐獴吃虫子又很快,观察猎食的机会不多,碰上了蝎子还有生命危险,所以幼崽需要成年狐獴布置“作业”。人类的许多复杂技能,单看是看不会的,所以人类独立于狐獴和蚂蚁,又一次产生出了教学行为,因此也产生出无穷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折磨。

这也引导我们,脱离人类的单一视角,用比较宽容的眼光,去看待教学这件事。教学不是人类独有的技能,也不是高级智慧的体现,当必要的条件符合了,它就会出现。

作者:小袋熊

编辑:pee pee shrimp

参考文献

[1] Hoppitt, William JE, et al. "Lessons from animal teaching."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3.9 (2008): 486-493.

[2] Thornton, Alex, and Katherine McAuliffe. "Teaching in wild meerkats." Science 313.5784 (2006): 227-229.

图片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445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物种日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