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科学探秘丨中国首次大营救,如何为鲸生寻找一条远离人类干扰的脱困路线?

科学探秘丨中国首次大营救,如何为鲸生寻找一条远离人类干扰的脱困路线?

时间:2022-07-07 07:19:5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浙江都市快报 栏目:头条 阅读:51

4月20日清晨5点30分,初升的太阳穿过厚厚的云层,将北纬30°象山港南韭山海域的海水映染成了橙红色,一抹巨大的黑色身形在海水中自由游弋,相形之下,在旁守着的救援船显得特别小巧。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救援人员都松了口气。救援小艇跟随护送了半个多小时,最终,船上的人们看到,它甩了甩尾巴,一头扎下海底,消失在南韭山茫茫大海中……

而就在前一天,这条长19米多、估重超50吨的抹香鲸,被当地渔民发现搁浅在距离这片海域20海里外的象山石浦港半边山海域滩涂上,苦苦支撑,濒临死亡。

从4月19日上午8点40分接到报警、9点10分开展救援算起,这场全力营救持续了21小时。

其间,有许许多多救援人员彻夜忙碌,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洋专家献计献策,还有无数守网友揪心着抹香鲸的安危。

最终,这次救援打破了中国无成功营救搁浅抹香鲸的记录。

更多的人关心,回归大海的抹香鲸,能活下来吗?浙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动物专家周佳俊受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邀请,参与了这次救援,彻夜无眠,正如他在自己微博上记录的一段话:

理智地说,现在就宣布抹香鲸已被成功救助还为时过早,毕竟没有条件和能力做全面身体检查,搁浅的原因不明,搁浅过程中的身体损伤情况也不明朗,还有二次搁浅的可能。

但此次抹香鲸救援工作已取得巨大到阶段性成功,此次救援工作积累的经验,将成为救助大型搁浅鲸类的范例。

真心忍不住要夸一夸象山这次的操作!

抹香鲸一度濒临死亡

浩浩荡荡的救援大军聚集在它的身边

如果跟随周佳俊的视角再复盘这场营救,可谓如履薄冰,因为在实际的巨型鲸类救援中,并没有标准方案,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整场救援失败。虽然此前他着有丰富的鲸类救援经验,但在这次救援过程中,他的心情也像坐过山车一样紧张。

周佳俊赶到救援现场时已是4月19日傍晚,天色黑了下来,距离抹香鲸搁浅被发现已经过去了9小时。

他很快判断出这是一条雄性抹香鲸,并且它的状态很不好,因为抹香鲸原本应该在体内的生殖器已经脱垂,口已经张大,这些都是鲸鱼濒临死亡阶段的表现。

“刚看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我心一下子凉了,甚至一度认为抹香鲸救不回来了。”当他听到前方救援人员反馈,鲸鱼的鼻孔还在微弱地煽动时,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活着就有希望。

此前,当地渔政、海洋、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第一次救援,但因为鲸鱼体积太多庞大,加上海水退潮太快,联合救援队几次尝试用冲锋艇将其拖离海边,都宣告失败。

退潮时间从当天上午10点07分开始到下午4点31分会持续6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潮水退去,原本一部分身体浸泡在海水中的抹香鲸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首先是皮肤,当天天气晴朗,抹香鲸虽是哺乳动物,能在空气里呼吸,但它们的皮肤已经适应了海洋却无法适应日晒和干旱,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以类似严重烧伤的状态剥离脱落;

其次是内脏,人类几乎无法对活着的抹香鲸进行称重,而这次搁浅的抹香鲸体重也只能类比估算:曾经有一头体长19.2米的死亡抹香鲸被测出体重70吨,这条搁浅抹香鲸的体长经测量也超过19米,体重预估至少在50吨以上,甚至可能超过70吨。这样的巨型身体一旦脱离海水浮力,自重挤压内脏造成的伤害,也可能导致衰竭窒息。

周佳利说,象山这次的营救很科学,救援人员在第一次营救时,发现鲸鱼在水中动作幅度巨大,无法固定捆绑绳索,就果断中止了救援,等待更好的救助时机。

到了当天下午4点多,潮水退到了最低位。慢慢的,整头抹香鲸露出了水面,以左面朝上的姿势侧陷在泥涂上。虽然中止拖拽救援,但为抹香鲸争取生存时间的努力没有停下来。

当地渔政、消防、蓝天救援队,还有渔民们,浩浩荡荡的救援大军聚集在了抹香鲸的身边,大家不断给它泼水,降低体温,保持体表湿润。在渔业专家提醒下,大家都特别小心地避开鼻孔、眼睛等敏感部位。

象山消防大队石浦站王云翔站长也在救援大军里,但他心里有些着急,他和队友们带着救援装备一早就赶到了现场。出发前他们还带了两台机动泵,打算打水给搁浅的鲸鱼补充水分,还带了水域救援服以及皮划艇,但到达现场后,他们的心就揪起来了:鲸鱼搁浅的滩涂距离运载装备车辆很远,他们得带着这些装备先穿越一大片的芦苇荡,再越过近800米长的滩涂才能到达鲸鱼身边,于是一行人只好放弃装备徒步穿越齐膝深的滩涂淤泥赶到抹香鲸身边。

在最艰难的滩涂拖拽救援中

抹香鲸似乎通人性,全程很配合

时间在流逝,抹香鲸也逐渐虚弱,宁波海洋世界的兽医王致远给抹香鲸进行输液抗炎。所有人都在等待第二次营救的时刻:下一次涨潮时。

等待很难熬,救援指挥中心的气氛也很紧张。前晚8点,第二次救援的方案正在商议中。

根据对抹香鲸体长体重的评估,周佳俊和专家们都一致认为,这是一头已成年的雄鲸。通过现场环境、鲸鱼状态等因素的综合研判,大家都倾向采用拖拽的方案:在鲸鱼尾巴上打上固定绳索,利用船动力把鲸鱼慢慢拖拽回深海。

但这个方案也要考虑很多风险点:

如果用大船拖拽,海水不够深,大船靠拢也会搁浅,而大船拖拽无法保持低速前行,可能会扯断鲸鱼尾椎,导致鲸鱼重伤甚至死亡。

如果拖拽用小船,合计排水量50吨,但鲸鱼体重肯定超过50吨,拖拽过程中,它稍稍挣扎甩下尾巴,就能把小船打翻,救援人员就有危险。

还有拖拽的绳绑在哪里?因为绳子无法穿过鲸鱼庞大的身躯,只能选择尾部捆绑,这也可能会导致尾椎被拽断。

最终的方案是,保证鲸的安全,尝试用小艇拖曳,若救援过程存在人员危险,果断弃绳保证安全。

终于临近涨潮,营救按计划进行。周佳俊回忆,每一个能考虑到的细节都考虑了。

消防员在鲸的尾柄位置先裹上棉被,再打上可以方便卸下的逃生结缆绳(这种绳结一头可以抽紧,拖拽时候用,一头可以抽松,这样等到了深水区时,就可以抽松那头,与鲸鱼分离。

与此同时,鲸鱼也被绑上红色信号浮标灯方便观测。

做完准备工作后,所有人员一同撤离现场,因为涨潮会对救援人员造成威胁。

晚上10点,最高潮水位很快到来,救援船开始拖拽着抹香鲸,慢慢往外海方向前进,慢一点,再慢一点。

虽然有很多救援鲸豚的经历,但这是周佳俊第一次感觉到鲸鱼真的可能有理解人类的智商,又或者是运气的成分,在最艰难的滩涂拖拽过程中,抹香鲸非常配合,一动不动,一直到进入海水救援船停下来之后,它才开始在水中甩动尾鳍,逐渐恢复了身体平衡,并开始呼气喷出高高的水柱!

那一刻,现场和救援指挥中心都沸腾了,抹香鲸脱困获救有望了!

此后,救援小船以1~2节的速度(1.8-3.6km/h)把抹香鲸缓缓拖离搁浅位置,向外海进发。

如何为这头抹香鲸

寻找一条远离人类干扰的脱困路线?

整个拖拽过程中鲸鱼状态很不错,尾巴摆动,头也不停往上翘,不时喷水换气,看上去活力在不断恢复。

通过救援船上传回的画面,人们震惊于这头抹香鲸的生命力的顽强。救援船上消防员骆承的视线一直紧紧跟随者抹香鲸,他甚至觉得鲸鱼对船上的他们做出了翘起脑袋的回应。

那一刻,所有人都愿意相信,万物有灵。

但救援还未结束。

抹香鲸生活的海域是远离人类远离海岸线的深海,它们捕猎食物的海水深度至少深达100米,因为它们喜欢的鱿鱼类的食物,就生活在这个区间的海水中。所以,为这头抹香鲸寻找一条真正远离人类干扰的脱困路线很重要。

象山近岸存在船只繁忙的西航路,当地渔政部门建议到20海里的外海区进行放生。

同时,从航程时间看,正好也可以在日出和最低潮位期进行放生,既便于观察鲸放生后状态,又可以进一步降低它二次搁浅的概率。

专家们一致赞同,并提出需要定时停船观察鲸在停止拖曳情况下的身体状况。

凌晨3点后的时间更加煎熬,拖曳船驶入了信号不稳定的海区,期间,拖曳船一度与指挥部失去联系。

直到凌晨5点半,才最终传来好消息。

为什么搁浅抹香鲸如此难救助?

大型鲸类搁浅都是极难救助的,这在世界上已形成共识。因为它太大了,庞大的身躯难以有效移动,甚至贸然接近,都可能对人造成危险。

也因此,全世界范围内不乏出现抹香鲸搁浅的事件,但救助成功的少之又少。这次象山搁浅的抹香鲸,在退潮时已经完全离水。也正因为如此,这次救助也让许多人觉得是一个奇迹。

声学驱赶和诱导,是鲸豚在浅海即将搁浅时通常采用的救助方法。在水中,视野会受到能见度等因素的限制,齿鲸类更多地采用回声定位的方法来探测环境和寻找食物,因此它们对水下的声音较为敏感。但这样的救援适合鲸鱼不完全离水的时候,像象山这头搁浅鲸鱼完全离水的情况就很难用上了。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负责人陈健也关注了这次救援,一开始,他对于救援并不乐观,国内此前没有拯救抹香鲸成功的案例。

2013年,江苏盐城曾有多头抹香鲸搁浅,都没有救过来。

2017年3月12日,一头抹香鲸游进了大亚湾近海。它受着伤,身上缠着渔网。尽管当地各部门联合一起展开了救援,并一度帮助它向着较深的水域移动。但它再次搁浅,并在越聚越多的人类围观中停止了呼吸。更让人揪心的是,解剖时,专家在它腹中发现一只抹香鲸宝宝。

参与过多次鲸豚类救援的周佳俊对此有更切身的感受,通常搁浅获救的都是相对体型较小的鲸豚类。比如2021年7月11日,台州临海海域出现的瓜头鲸群搁浅事件,他也参与了远程救助,瓜头鲸就属于个体小型的鲸类。

台州临海人们在救助瓜头鲸

相比巨型鲸类搁浅的救助,小型鲸豚搁浅救助也会面临困境:抹香鲸个头巨大,好处就是它不会害怕人类,像这头抹香鲸并没有在人类救助它时有过激反应;而小型鲸豚就不一样,它们胆子小,很容易受有应激反应,严重的甚至是死亡。

2021年11月10日,一头东亚江豚误入内河,在杭州余杭南苕溪徘徊多天。周佳俊也参与了救援,遗憾的是在将江豚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江豚因为害怕产生了严重应激反应最终死亡。

每一次的救助,像周佳俊这样的救助人员都会不断思考:我们人类怎样更好地救助这些遭遇险境的生物?如何处理救助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是否提前打镇定剂?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领域,镇定剂怎么打,剂量如何控制,如何把二次伤害降到最低?

用周佳俊的话来说,人类面对鲸豚类,还有太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

回归大海的抹香鲸,它的鲸生是否能顺利?

回归大海的抹香鲸,还有二次搁浅的可能。有这样担忧的不仅仅是周佳俊,陈健也这么认为,两人的理由一样:抹香鲸一般生活于海洋的深水区,因为那里才有它需要的食物和海水深度,正常的抹香鲸根本不可能来到这么靠近陆地的沿海活动。导致它出现在沿海,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至今只为鲸鱼搁浅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个迷,但现有经验可以总结出一些原因:

一是水体污染。很多搁浅的鲸鱼就被人类发现身上缠着塑料、渔网等垃圾,鲸鱼的身上也经常能看到被这些垃圾缠绕撕扯产生的伤口。

二是噪音污染。鲸类的听觉早已适应自然环境的背景声,它们也常常加入到这首乐曲中。在水下,它们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声音和同类交流。这些声音有低频(一般指低于1000赫兹)的呻吟声、咕噜声、碰撞声、敲击声,也有高频(一般指高于1000赫兹)的尖叫声、哨声或“歌声”。但是人类的渔船、水下爆破等作业产生的噪音会对鲸类造成伤害,也可能导致它们失去方向搁浅。

三是为了救助同类。有些社会性较强的鲸(比如领航鲸)可能会不愿意丢下已经搁浅的个别成员,最终导致整个鲸群的大规模搁浅。

四是本身器质性伤害。比如声呐受到损伤(就像人失明一样),失去方向而搁浅。

这次象山抹香鲸搁浅,要说最大可能,应该是第四种。但最糟糕的也是第四种,一旦鲸鱼的声呐系统损坏,即便这次放生还是很可能出现二次搁浅。

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周佳俊坦言,这次救助行动最为遗憾的是,没有能安装定位信标跟踪抹香鲸的后续动态。原因有二,一是信标装置,浙江省内相关单位没有设备,在这次救援中,当来自三亚的中科院深海所的专家赶来时,抹香鲸已经被拖到外海了;二是哪怕有设备,想要安装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身上,也需要农业农村部审批许可,程序上也来不及。今后的救助中还是需要争取推进这方面工作。

这头幸运的抹香鲸,将会去往何方?

关注这次象山搁浅鲸鱼营救的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希望我们“鲸”生不再相见。虽说最好不相见,但也不妨碍我们对它的牵挂,这头抹香鲸,它此后的鲸生会怎样呢?

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认识抹香鲸开始。只有亲眼见过抹香鲸的人,才会感觉到人类是多么渺小。抹香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齿鲸生物,它主要的活动范围是暮光区(一般指从200米深一直延伸到1,000米深光线昏暗的深度)的深层海洋,它们分布广泛、数量不少,却又神秘莫测,是海洋生态系统垂直方向能量流动中重要的一环。

但在这个种群中,雌性与雄性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雌性抹香鲸生活在热带海域(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沿海几乎没有出现过雌性抹香鲸的原因),而雄性则满世界跑。它们适应海水温度很宽泛,可以从热带海域一路往北游到非常寒冷的极地海域,算下来,穿越了半个地球。

雄性会在求偶季节来到热带海域,它们发出复杂而带有规律性的、频率范围极广的声音,就是为了获得雌性的青睐,寻找伴侣孕育下一代。等到抹香鲸宝宝出生之后,抹香鲸妈妈则继续留在热带海域陪伴抹香鲸宝宝成长,而抹香鲸爸爸则会离开,一路北上奔赴极地。雄性抹香鲸这种行为,在生物学上就属于生殖迁徙。

抹香鲸的寿命通常在60到70岁,性成熟雄性在18到20岁之间,雌性比较早,12到13岁就成熟了。一旦成年,它们则继续延续上一代的生存方式。

这头在象山搁浅的抹香鲸根据体型判断已经成年,牙齿尖利没有磨损,显示它正是青壮年。由此可见,这头出现在象山海域的雄抹香鲸,只是路过北纬30°的海域,它的脚步本不应在此停留。接下来顺利的话,它也许是一路向南寻找“爱情”,另一种可能就是一路北上,做一个孤独的游子。

无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祝福它,唯愿它不要在北纬30°继续徘徊。

赫尔曼·梅尔维尔曾在《白鲸》中无数次地夸赞抹香鲸的美丽。人类对于抹香鲸有着太多的想象和故事,目睹过抹香鲸的人,无不为这优雅的生物而感叹,意识到它是怎样一种海洋中神秘的传奇。

小科普:为什么叫抹香鲸?

抹香鲸是深渊之鲸。它们在两千米深的大洋中捕食,以超声波探测漆黑的环境,并追逐猎捕乌贼。两小时的闭气、深潜和战斗之后,它们会来到平静的海面休整八分钟,然后再次下沉;这八分钟的呼吸会喷出四十次高达两米的水柱,斜向左前方。和深渊相比,海平面是明亮温暖而安宁的休憩之地;几乎没有天敌的成年抹香鲸或许已经在这里休养了两千五百万年。

抹香鲸名字的由来也很有意思,与一种珍贵的香料“龙涎香”有关。抹香鲸喜欢吃巨乌贼,通常它会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引发抹香鲸的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刺激病变,从而产生一种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物质,就是龙涎香。龙涎香本身无多大香味,但燃烧时却香气四溢,酷似麝香,又比麝香幽远,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于是名:抹香鲸。

橙柿互动宁波频道主编、都市快报记者 诸芸

(图片感谢象山县委宣传部及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提供)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450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浙江都市快报,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