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去331,横跨中国北境!

去331,横跨中国北境!

时间:2022-07-16 08:57: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星球研究所 栏目:头条 阅读:120

在中国北境

一条全长超过9000公里的

新超级国道331

正逐步贯通

从辽宁至新疆

它穿过中国北境无数森林

无数草原、无数戈壁

经临中国北境所有省区

所有邻国、所有口岸

堪称“中国北境公路之王”

(331国道为目前中国第二长国道;请横屏观看,331国道景观全图,制图@陈志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穿越它

北境的孤寂与自由

荒凉与多彩、平凡与伟大

都将在这条狂野之路

生态之路、能源之路上

尽数展现

I

狂野之路

俯瞰中国版图

331国道东西距离极长

从东北山地

(请横屏观看,云雾缭绕的长白山天池恍若仙境,曲折的小路通往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摄影师@卓永生)

到西北盆地

(请横屏观看,怪石嶙峋的准噶尔盆地宛如魔界,此为雅丹地貌,摄影师@郝沛)

整整跨越4个时区

由沿海逐渐深入欧亚大陆内部

根据水汽从东到西不断减少

形成了面积庞大的

渐变景观

包括湿润区的

森林

(请横屏观看,千里冰封的大兴安岭;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摄影师@刘兆明)

半湿润、半干旱区的

稀树草原

(请横屏观看,内蒙古代钦塔拉五角枫保护区一片火红,摄影师@李昂)

半干旱区的

草原

(请横屏观看,遥望碧野千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摄影师@马俊)

而大部分内陆地区

由于远离海洋

以及水汽受青藏高原阻挡

终年极度干燥少雨

缺少植被覆盖

裸露的地表上

来自西北的大风尤为狂劲

(内蒙古地区突袭“黑风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或雕刻岩石

留下千奇百怪的造型

(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摄影师@朱金华)

或与流水共同剥蚀大地

留下平如刀削的山口

(内蒙古锡林郭勒平顶山火山群,摄影师@徐博)

或堆积细沙

留下连绵不绝的沙丘

(俯瞰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上的巨大沙漠,摄影师@陈剑峰)

最终打造出

世界上最巨大的

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

温带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区

形成了面积相当于30余个台湾省的

荒漠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如坐拥高达数百米沙山的

巴丹吉林沙漠

(请横屏观看,巴丹吉林沙漠上的沙丘曲线犹如人体,十分唯美,摄影师@吴玮)

以及中国最大的

固定及半固定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请横屏观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空阴云密布,在地上投出巨大的阴影,摄影师@郝沛)

中国前10大沙漠

331国道周边便囊括了5个

而较重的粗砂和砾石

则构成了一片荒凉的戈壁

仿佛碎石的世界

(位于新疆的戈壁滩上堆满了砂石,摄影师@陈剑峰)

行走在这条路上

无需翻越众多高山峡谷

可以毫无阻拦地向前奔驰

迎面而来的只有

无穷的孤寂

(331国道附近沙漠中的公路,摄影师@在远方的阿伦)

无穷的自由

(穿过草原的331国道,摄影师@李雨森)

天地相连

仿佛一切都没有尽头

在此尽情享受狂风的怒吼

感受原野的辽阔

堪称中国北境名副其实的

狂野之路

II

生态之路

这片广袤的土地

还是中国温带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331国道沿线汇聚了

暖温带

(请横屏观看,鸭绿江口国家湿地保护区,摄影师@常建儒)

中温带

(巴里坤草原与鸣沙山,摄影师@飞翔)

寒温带

共3大温度带

(新疆喀纳斯湖与雪山,摄影师@蒋晨明)

四季变化多样

不仅拥有斑斓的梦幻风光

生命也极为顽强

北境最耐寒的树种

落叶松、白桦、蒙古栎(lì)等

疯狂生长

(新疆阿勒泰的针阔混交林以及其他树种,摄影师@郑斐元&郑斐元&赵高翔&李星志&霍春光&朱金华)

内陆最耐旱的植被

梭梭、胡杨、骆驼刺、绵刺等

傲然挺立

(“孤独”的沙漠胡杨以及其他植被,摄影师@赵来清&杨晞&李俊博&视觉中国&于鑫&视觉中国)

雪原之上

东北虎、黑熊、紫貂、艾鼬

驯鹿、狍(páo)子、雪兔等

长出厚厚皮毛

(雪地中的紫貂以及其他动物,摄影师@孙晓宏&刘璐&卢文&李禄&敖咏梅)

荒漠之中

骆驼、野驴、旱獭(tǎ)

沙鼠、蜥蜴、沙鸡等

十分耐饥耐渴

(一只脱毛的骆驼正在飞奔,以及其他动物,摄影师@陈建伟&郭宏宇&赵力强&刘璐&仇梦晗)

这里承载着

中国最大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

与沙漠古生物活化石

是北境动植物的家园

以及不可或缺的生态王国

然而数百年间

受人类过度开发等影响

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被渐渐打破

大量森林变为耕地

(道路两边分别是大兴安岭森林与开垦的耕地,摄影师@郑斐元)

大量草原变为沙地

(毛乌素沙地的扩张由无限度的开垦种植以及环境恶化造成,摄影师@陈剑峰)

直至1978年

我国首个重大生态建设项目

“三北工程”启动

预计历时长达70余年

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

构筑万里防沙线

(“三北”防护林工程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摄影师@姜鸿)

几十年间

四代人在荒野上默默植树

与肆虐的风沙战斗

建起目前世界最大的造林工程

成就享誉全球

(如今许多人还通过网络“云种树”;下图是内蒙古的“蚂蚁森林”片区,摄影师@李珩)

除此之外

大兴安岭林区也于2015年

宣布全面停伐

整个中国北方的生态不断恢复

得益于此

331国道才能串起北境荒原上

最多彩的样貌

湿地

(俯瞰超长海拉尔河湿地,图片来源@长光卫星)

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艳丽玫瑰湖,摄影师@刘白)

生灵

(请横屏观看,内蒙古秋色,摄影师@张强)

可谓应有尽有

这便是331国道的魅力之一

一边是绝无仅有的生态宝库

一边是百年大计的生态工程

堪称横亘中国北境的

生态之路

III

能源之路

然而无尽生机之下

却深藏着猛烈的岩浆活动

中国陆地最大的火山

(高耸的长白山天池,摄影师@仁甲看见)

以及密集的火山群

(阿尔山火山群,摄影师@杨孝)

均在沿线分布

外加复杂的地质条件

中国北部成矿条件非常优越

地下拥有无数矿产

(新疆富蕴三号矿坑的边壁呈螺旋状,摄影师@郭城安)

巨量油田

(请横屏观看,新疆戈壁上的克拉玛依油田遍布“采油机”,摄影师@张卫国/视觉中国)

331国道经过的

6个省区、70多个县市区

坐落着中国北方众多的

工业重镇

如国家大型煤电基地之一

锡林浩特

(远望内蒙古锡林浩特城市天际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占有亚洲最大石墨矿床的

鹤岗

(黑龙江鹤岗城市雪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硅藻土储量居亚洲第一的

临江

(吉林临江城市夜景,摄影师@清小汐)

除此之外

还有丹东的硼矿

四子王旗的钼(mù)矿

可可托海的锂矿等等

均是工业实力的代表

从更大的视角看去

331国道沿线共4个邻国

无一不是资源强国

中国北境的数个沿边口岸

便是能源的通道

(4个邻国分别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下图是满洲里口岸,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陆路口岸,摄影师@赵家乐)

这些通道

将连接着其他的

国道、省道、乡道一起

组成覆盖全国的陆路边境网

成为工业运输的大动脉

带来人员的流动

(满洲里的街道上灯火通明,摄影师@泓Sam)

城市的繁荣

(中国最东边的城市抚远迎来夜幕降临,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而这条看似平凡

却背负使命的道路

也将为更遥远的地方

为持续百年的中国现代化建设

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

与此同时

新的能源正在不断开发

如风能

(内蒙古风能总储量居全国首位;下图是内蒙古风力发电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太阳能

(内蒙古的光照资源也十分丰富;下图是内蒙古太阳能发电厂,摄影师@焦潇翔)

新的产业正在迸发活力

如科技养殖

(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下图是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的现代化养殖业,助力当地脱贫,摄影师@静言)

机械耕作

(黑龙江“北大荒”是我国著名粮仓;下图是正在收割农作物的收割机,摄影师@徐宏宇)

多元的发展

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可持续发展助力下

这条中国北境的能源之路

也可以走得更远

更清澈

尾声

毫无疑问

国道331未来将是

探索中国北境真实样貌的

必去之路

而它的魅力

也会被更多人发现

古代王朝的传奇往事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成吉思汗塑像,以及其他景观,摄影师@邱会宁&孙洪国&刘玉生)

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

(鄂温克族冬季赛骆驼比赛,以及其他人文风情,摄影师@鹿钦平&卢文&张康年&卢文&视觉中国&水冬青)

北部边防的沧桑岁月

(二连浩特国门上的边防战士,这里被誉为“中国正北门”,其他边防景观,摄影师@视觉中国&陆伟平&石耀臣&朱福升&朱金华)

均在沿途展布

令无数人心驰神往

如果说

众山云集的中国最长国道219

是一条挑战者之路

那么拥有万里旷野的国道331

则更像是一条

孤独者之路

但当你真正来到这里

才会发现

原来风中的孤寂

是自由的赞歌

(俯瞰云雾中的331国道,穿过长长的大兴安岭,摄影师@赵高翔)

原来荒野的辽阔

是生命的欢脱

(策马奔腾的游牧民族传承着潇洒和勇气,摄影师@刘兆明)

原来平凡的路途

是崛起的征途

(雪中的331国道穿过北国风光,穿过工厂轰鸣,摄影师@佐蚂)

而这就是

“中国北境公路之王”

这就是不该被忽视的

北境中国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 | 周南北

图片 | 感恩的心

设计 | 王申雯

地图 | 陈志浩

审校 | 河边的卡西莫多&山月楼&郑艺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615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星球研究所,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