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玩手机也会口臭?看完我默默放下手机…

玩手机也会口臭?看完我默默放下手机…

时间:2022-07-22 00:55:2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胖熊科普 栏目:头条 阅读:103

烂苹果味、臭鸡蛋味、血腥味……口腔有异味,是一件让人非常尴尬、难堪的事。说起口臭的原因,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是吃了葱蒜,没经常刷牙,或胃不好,或便秘等导致的。

“口腔疾病、胃肠道疾病等,都容易引发口腔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味。”我院消化内科主任陈伟庆指出。除此,如今越来越多的低头族,比如用手机网购、打游戏等不爱说话的人,也容易出现口臭。

本期专家

陈伟庆

陈伟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对消化道出血、重型胰腺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炎症性肠病等的临床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长胃肠肝胰等疾病及在内窥镜下的诊断、介入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玩手机超过半小时也会口臭?

日前,有报道称,日本口腔专家中城基雄表示,玩手机超过半小时会口臭。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都忍不住想问,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陈伟庆解释说,口腔出现异味,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看手机时会低头,这种姿势会减少唾液分泌。同时,如果看手机时与谁也不说话,下颚不动,不做吞咽动作,就无法刺激唾液分泌,口腔细菌代谢的产物就停留在口腔。在唾液不足的状态持续30分钟,引起口臭的细菌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口臭。

陈主任说,现在低头族群体越来越大,上到中老年人,下到中小学生,都在用手机网购、看电视剧、打麻将、打游戏等等,他们就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口臭。

“为防止看手机时出现口臭,需要进行适当的口腔运动。”陈主任说,如上下排牙齿进行咬合、下巴运动30次等,这样口腔就会分泌唾液。口水具有天然的杀菌作用,还可以帮助清除食物残渣。

口臭与口腔、胃肠疾病等有关

陈伟庆说,一般而言,口腔出现异味有几方面因素。

一是口腔问题,比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患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二是口腔卫生不好,早晚不刷牙,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吃了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物,或吃了臭豆腐、臭盐蛋等具有臭味的食物,也会引起口臭。

三是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而且,导致许多胃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其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直接产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四是,节食减肥,或因病不能进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女性在月经期间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引发口臭。

如今,因生活方式不当,成为口臭的另一大诱因,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陈主作提醒,应该注意口腔清洁和运动,以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护好口腔的“生态环境”。

这些口腔异味你遭遇过没?

陈主任说,平常人们说的口腔异味并不只是葱蒜味,还有烂苹果味、臭鸡蛋味、臭肉味、血腥味、大便臭味等。不同的味道,则可能表明患了某些疾病。

1、烂苹果味,常见于糖尿病酮酸中毒患者或过度减肥的人群,由于脂肪、蛋白质分解而产生丙酮类物质,经血液到肺,又通过呼吸而散发烂苹果味。过度减肥人群,由于采取饥饿办法,大量脂肪酸在肝氧化产生丙酮,也会出现口臭。

2、臭肉味,多见口腔患化脓性疾病,如牙龈炎化脓或化脓性扁桃体炎,一般经抗感染治疗即可恢复。

3、血腥味,多见于消化道出血性患者。

4、肝腥味,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5、鱼腥味,常因体内缺乏分解“三甲胺”的酶类,虽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气味难闻。

6、大便臭味,多见于肠梗阻患者。

7、臭鸡蛋味,多见有胃肠疾病的患者,胃内产生硫化氢而出现臭鸡蛋味。

胃肠疾病引起的口臭应针对性治疗

除了适当进行口腔运动,平时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口臭等口腔异味呢?陈主任说,

一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平时可用牙线清洁口腔。

二是,饭前饭后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食物残渣,防止口臭产生。

三是,口干容易引起口腔异味,而多做吞咽动作,多喝水可湿润喉咙,清除食物残渣,去除异味。

四是,若是因吃了葱、蒜等刺激性食物而导致短暂口臭的人,除了刷牙,可吃点红枣等来消除异味。中老年人为促进唾液分泌,可咀嚼青橄榄、话梅,经常吃水果。

五是,多做口腔保健,预防口腔疾病。

“一般来说,口腔异味在口腔专科排除了口腔问题后,就应考虑是消化道的问题,这时可找消化内科医生诊治。”陈主任说,尤其是长期口腔异味不消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如果是患有肝肾、胃肠等疾病的患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

文 / 胖熊 图 / 网 络 审 稿 /陈伟庆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重庆市肿瘤防治科普基地 /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重庆市科委科普资助项目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622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胖熊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