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马赛克为什么要打在眼睛上呢?

马赛克为什么要打在眼睛上呢?

时间:2022-08-07 09:16:3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105

马赛克自从发明以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然也许是不便),可以说是,无论上到九十九还是下到刚会走,无论你是纽约华尔街的金融高手还是非洲土著,都见过马赛克。

马赛克使用的如此之广,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马赛克经常打在什么部位呢?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马赛克基本上打在两个部位:

  1. 敏感部位。这种一般是涉及到性方面,不打马赛克的话就成了FBI warning了。
  2. 眼睛。这是更常见的一种马赛克打码方式,就是打在人脸,确切的说是眼上。打在脸上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人的面部是人体的差异化主要特征,去掉面部基本上难以辨别具体个人。但是为什么选择打在面部的眼睛位置,而不是其他位置呢?其实,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眼睛是面部关键性特征部位

我们的面部有几个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额头,眼睛,鼻子,嘴唇和脸。而这些结构里,眼睛是最关键的特征部位,因为眼睛本身多变,不仅是瞳孔颜色的差异,还包括眼的形状,以及最最关键的眼神。就像大家说的“给你一个眼神自己去体会”一样,眼睛的动作可以传递人体诸多的想法,比如喜悦和悲伤,比如指令信息等,所以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1】。

眼睛大小保持相对恒定

相信你一定对小孩子的大眼睛记忆深刻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似乎眼睛越来越小了,要是到了成年还拥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那可真的是极大的外貌优势了。不过这个观察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眼睛是我们人体非常奇怪的一个器官,那就是,它的大小变化较小。婴儿的眼球有 16 毫米 - 17 毫米,到了成人也不过 22.5 毫米 - 23 毫米,而且过了 13 岁就发育完成维持不变了,变化才三分之一左右,反观我们的身体其他部分,比如身高,从婴儿到成人增加了好几倍。所以小孩子的眼睛,相对于小孩子幼小的身体就显得特别大,而相对于成人的眼睛则会显得小【2】。

正是因为眼睛既具有明显的多样信息,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所以人们在判断他人的时候会选择用眼睛作为一个判断的标准。而一旦把眼睛遮住了,那么我们就很难认出这个人了,这也是马赛克打在眼睛上的道理。

当然了,那些明星们外出的时候,戴上墨镜也是一样的道理,遮住了眼睛,除了骨灰级粉丝,其他人基本上认不出来。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相信看到这里,你基本明白了为什么打马赛克会打在脸上的原因了吧?

马赛克和虹膜识别有关吗

不过一定有好奇宝宝会联想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虹膜识别,在各种影视剧里经常看人们把眼睛靠近一个装置,然后才可以开启开关或者解锁相关的设备,这就是虹膜识别。

什么是虹膜识别呢?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人的眼睛外观由巩膜、虹膜和瞳孔三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巩膜和瞳孔之间的环形区域,约占眼睛总面积的 65 %,虹膜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特征信息,而且在幼年固定下来后维持终身不变,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终身身份证【3】。

正因为如此,所以虹膜被作为人体生物识别的重要指标之一,比起DNA识别取样难度高识别慢,虹膜识别具有快速准确等诸多优势,成为了个体识别的重要手段。

那么,马赛克和虹膜识别有关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否定掉这一点,就是假如一个人闭上了眼睛,我们可以认出来他吗?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一个影视明星,哪怕他闭上了眼睛,相信大部分追剧的人都可以认出这个人来。

但是如果给明星眼部打上了马赛克,那么就难以识别了。

由此可见,人类对人脸的识别,更多的是依赖于眼部的信息,而非眼珠的内容。

内容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做一个简单的小总结了:

马赛克之所以打在眼睛上,是因为人的眼睛是人面部上具有分辨作用的重要部位,模糊掉这个部位就会让人们难以识别对方。但是,这个识别主要是眼睛这个总体部位,而非眼珠。

当然了,必须指出,这个识别是指人对于他人的识别,要是换做机器去识别的话,那就是另一码事情了。毕竟对于机器来说,判断人的眼睛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一旦人闭眼了,机器就容易抓瞎了。

参考文献:

1、党德玉,武海滨,王润辉.一种人脸识别中眼睛定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12):115-117.

2、Cunningham, edited by Paul Riordan-Eva, Emmett T. (2011-05-17). Vaughan & Asbury's General Ophthalmology (1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3、李瑾,李胜广,周千里.公安虹膜识别规模化应用建库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02):57-62.

图片

本文由科普中国出品,李雷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794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