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 灯塔传承|蒋新松:中国机器人之父

灯塔传承|蒋新松:中国机器人之父

时间:2022-08-17 15:12: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协 栏目:人物 阅读:205

他,成功开发出系列水下机器人产品

把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推向世界最高水平

他,积极推进我国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事业

致力于圆我工业强国梦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

生命总是有限的,但让有限的生命迸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我的夙愿。 ——蒋新松

蒋新松(1931-1997),机器人专家,战略科学家,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生前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他牵头创建了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和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为我国机器人学研究及机器人技术工程化建立了基地。1996 年获中国工程院首届工程科技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并参加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制订。

少时立志为国家强大而奋斗

1931年的秋天,蒋新松出生于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江阴澄北镇。识文断字的母亲,从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中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蒋新松,期望他像青松那样俊秀挺拔,经得住风吹雨打,又品格高洁,扶善疾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蒋新松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1937年,正当他准备上学时,“七七事变”发生了。在本该欢乐的童年,他却体会到四处颠沛的生活带来的痛苦。他回忆童年时曾说道:“我开始懂得了祖国的含义,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国家强大了,个人才有自由、幸福和尊严可言。

蒋新松少怀壮志,勤奋刻苦,敏于上进,经过“跳级”,1942年夏末,在刚满10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了。此刻,他照了一张标准像,这是他第一次单人照相,除贴毕业证外,他将照片放大了一张,工工整整地在照片背面写下一行小字:“一个伟人在成长。”童言无忌,翩翩少年的蒋新松,正孕育着一个远大的理想。他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一名发明家,像牛顿、爱迪生、哥白尼一样,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考上了久已向往的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1956年夏末,25岁的蒋新松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工企专业毕业。从此,他开始了为祖国科学技术事业殚精竭虑的生活。

将水下机器人事业的梦想变为现实

1956年,蒋新松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此时的他非常开心,在他以后所写的《祖国和科学,我心目中的依恋和追求》一文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从童年时代起怀有的美好和梦幻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被分配到科学的殿堂———中国科学院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接到分配通知的一刹那的情景,掩饰不住的喜悦,一阵阵发自内心的、天真而纯朴的欢笑不时洋溢在我的脸上,同学们说:‘看!蒋新松高兴得变傻了。’”

但是,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直到1962年。1965年10月,他从北京调到沈阳自动化所工作,十年动乱又使得他难有作为。

20世纪70年代初,蒋新松就敏锐地意识到自动控制转向智能控制这个自动化技术的新趋势,他预见到机器人的应用将是一个国家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来源:最美奋斗者网站)

1973年,他和两位同事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申请报告。这是我国最早的开展此项研究的建议。遗憾的是,这项尚未走上正轨的科研工作被突如其来的“批林批孔”运动扼杀了。粉碎“四人帮”后,科学的春天来临,蒋新松这才真正得以施展才华,并逐步展示出他作为战略科学家的风采。

1977年,蒋新松作为中科院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起草人之一,据理力争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列入了中科院长期发展项目。从此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究被首次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1980年春,中科院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海洋机器人课题可行性调研工作。调研中蒋新松听到一个共同的呼吁———希望科学家立即研制我国自己的水下测量及作业机器人。他了解到水下50米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世界,不仅难以开展工作,而且潜水员下潜的深度也十分有限。潜水员每呼吸1分钟所需的费用相当于1克黄金。

不久,中国海洋机器人的研究工作正式启动。第一个类型的机器人被命名为“海人一号”,并很快列入“七五”海上石油攻关设备项目之一。1983年,这一课题正式列为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

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深潜技术、密封技术、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电视、信息传输、流体控制等多个学科。在总设计师蒋新松的统一指挥下,各系统开始了自己开拓性的科研工作,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研制出样机,实现了我国水下机器人零的突破。

1988年夏,中型水下机器人“瑞康四号”交付我国南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使用。在100米水下,机器人要对平台周围1万平方米的地貌进行观察,确定井位落点,在钻机开始工作后,要观察钻杆下钻情况,保障钻杆使用的安全。在钻井任务完成后,水下机器人要完成剪断四根钢丝绳的操作。在4个多月的连续工作中,机器人受到美方专家的好评,从而开创了中国近海石油勘探中首次使用国产机器人的先河。其后中国的产品成功地打开了国际市场,在国内水电大坝、国防、沉船探测等重大工作中也屡建奇功。

1990年5月,日本的一艘轮船在中国领海被英方轮船撞沉。中国海军要求把沉船清除出中国领海。保险公司招标,希望派水下机器人把沉船的地理位置、沉姿、破损程度和地质等情况探查清楚。当时提出的条件是:每天1000美元,全部工作要在12天内完成。

“所长,咱们干!”自动化所的同志对蒋新松说。“对,咱们干,要给中国人争口气!”蒋新松也早已坐不住了。

“你们中国人能行吗?”英方不放心地反问,“这样吧,先用你们中国生产的机器人下潜抓把土上来,看看海底是泥地还是沙地。”

中国的“R.O.V”(水下机器人)潜入海底第一天便测定出沉船的精确地理位置;第二天测定出船的倾斜、破坏、锈蚀程度;第三天将沉 船的地貌和地质情况探测得清清楚楚。**英国专家由衷地称赞:“很好,中国的R.O.V!”

在成绩和掌声面前,蒋新松又把目光投向更高的科技目标——水下1000米机器人和水下6000米机器人。

1991年夏,蒋新松率领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与俄方签订了联合研制水下6000米机器人的协议。四易寒暑,1995年春,当代国际领先水平的深潜6000米无缆机器人在中俄两国科学家的目送下开始了缓缓的下潜,并取得了成功。喜讯立即传遍全球。

根据联合国关于测试太平洋深海区情况的请求,1995年5月中俄共同研制的水下6000米机器人随我国海底测量队开赴夏威夷东南洋面进行深潜探测。在15万平方公里的洋面上,机器人对洋底矿藏等资源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勘察、探测工作,成功地拍摄到洋底录像与照片。

试验的成功使中国拥有了对除海沟以外的世界各大洋97%水域的探测和开发的科技实力。同时,对15万平方公里洋底矿藏资源,中国具有了开采权。蒋新松的科技梦想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圆我工业强国梦

“圆我工业强国梦”是几代炎黄子孙共同的梦想,也是蒋新松毕生的追求。在领导着智能机器人的同时,蒋新松还领导着CIMS专题。

CIMS,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借助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集成各部门产生的数据,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将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设备及经营管理四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有机地集成,是实现企业整体优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可以解决企业参与竞争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实现产品的高质、低耗、上市快,从而使企业赢得竞争。

不改变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困境,何谈工业强国。”为此,蒋新松走访了许多亏损企业。

研究后发现:第一,企业亏损的根本问题是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已有的产品早已陈旧,被市场淘汰。这些企业又缺乏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有些企业虽引进一些技术产品,但认识不到现代的产品生命周期已大大缩短,不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再创新,产品很快就被市场遗忘了。

第二,管理落后。我国从80年代改变金融管理政策后,许多企业不懂得如何压缩流动资金,增加运营资金,加速资金周转,组织均衡生产。

第三,质量意识差。建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信誉是抓名牌的关键。

第四,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和改革中某些误导,如过多注重改革分配方法来调动职工积极性,采用层层承包,误认为调动个体积极性,追求局部优化,就等于全局优化,而忽视企业全局问题,在增强企业总体竞争方面下功夫。

如何解决企业的困难呢?只有真正依靠科学技术,将 CIMS引入企业,使企业的产品参与国内外竞争。

蒋新松为推进我国CIMS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四处奔走。他多次前往有关部委商讨推广CIMS的规划,并多次上书中央、国务院,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支持。

蒋新松决定在全国推行CIMS计划,建立试点省,让迫切需要CIMS的企业真正感受到CIMS产生的效益,促进CIMS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消息尚未公布,先期获悉此情的企业、省份便进军国家科委,要求在本区、本行业、本企业试行。蒋新松将目光定格在江苏、广东数十家企业。

(来源:最美奋斗者网站)

在推广过程中,蒋新松发现一些教学、科研单位偏重于出论文与生产应用“两张皮”的现象。他提出“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16字方针,受到企业的欢迎,并迅速打开局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完成飞机整体框的加工,比传统方法缩短工时4.5倍,节省工时上万小时。沈阳鼓风机厂实施CIMS后,在世界同行企业排名从第14位上升到第6位,缩短了大型空分压缩机的设计及准备时间达50%。

1994年11月14日晚,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总部大厅灯火辉煌。在各国专家的目光与掌声中,被当今国际誉为“制造业界诺贝尔奖”的 “大学领先奖”被中国的CIMS工程中心摘取。中国是第四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国家。这意味着我国的CIMS工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美国《制造工程》杂志介绍中国CIMS的第一句话是:“从建在清华大学的CIMS中心可以看出,中国将作为新的工业强国登上世界的历史舞台。”

带出打硬仗的“国家队”

20世纪80年代初,蒋新松成为自动化所的所长时,科技人员的住房十分困难,有的一家三代共同居住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在他的日程中,办公及住房建设成为经常议题。几年后,全所的实验设施和职工住宅比建所以来几十年的总和还要多,全所职工有了一个优美、愉快的工作、生活空间。

蒋新松看重经济效益,却又反对以牺牲国家、单位利益去实现个人利益。对于一些科研单位全面实行层层承包责任制,因而出现第二职业、星期天工程师的现象,蒋新松持反对意见:“谁要是搞第二职业,我就让他的第二职业变成第一职业———走人。”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国内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调整,蒋新松同样感受到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他积极倡导“献身、求实、协作、创新”八个字,并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全所的职工。自动化所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国家任务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成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能打硬仗的“国家队”。

蒋新松总是把荣誉让给同志们。“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型水下机器人”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前,在申报这两项成果时,同事们都把蒋新松列在第一位,但每次他都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中型水下机器人项目组的同事们拿到奖金时,一致认为所长理应同样拿一份,而他却谢绝收下。

他多次出国,不住高级宾馆,不进高级餐厅,将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一大堆技术资料背回来。第一次出国就为所里买回了所内第一台计算机。

蒋新松特别注重培养提拔新一代年轻科技人才。他治学严谨,在发扬优良学风方面起表率作用。撰写论文署名,坚持把青年人提到前面。担任所长期间,他带领的所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仅四十几岁。他在自动化所培养和带出一批从事高技术攻关的高层次人才。

坐落于沈阳市劳动公园的蒋新松院士塑像(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996年8月8日是蒋新松参加工作40周年纪念日。晚上,坐在灯下,他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写下了题为《祖国和科学,我心目中的依恋与追求》的文章:“科学事业是一种永恒探索的事业,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成功的欢乐,永远是一刹那。无穷的探索、无穷的苦恼,正是它本身的魅力所在。从事科研工作40年了,我又进入了新的一轮无穷的探索和无穷的苦恼中……

这段话,表现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的诚挚之心,这也正是蒋新松高尚人格的体现。

综编:《党建》期刊、《海洋世界》期刊、《今日辽宁》期刊、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8893.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协,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