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 大便失禁是因为“憋”不住? ——其实没那么简单!

大便失禁是因为“憋”不住? ——其实没那么简单!

时间:2022-08-22 16:38:3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中华医学会 栏目:健康 阅读:116

作者:娄文佳 北京协和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朱 兰 北京协和医院 教 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说到大便失禁,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小朋友才有的状况,成年人完全可以“憋”住。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不能自控地排出气体或粪便。3岁以上、每月至少出现1次、持续或反复不自主的排出超过10 ml肠道内容物,则可认为存在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急迫性大便失禁,是指即使有排便感,但控制不住,不得不直接排出;另一种称为被动性大便失禁,是指在大便排出前没有排便感。

两种大便失禁的发病机理有差别,但无论是哪种均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影响。有些患者因为羞于求医,导致生活长期遭受极大的痛苦。

二、大便失禁的病因是什么

排便的生理过程是人体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生理反射活动。由于各种因素引发不同解剖层面和不同组织结构出现病理改变,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5种。

1.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创伤、肿瘤、出血等引起的脑部或脊髓损伤,均可能引起大便失禁。

2. 解剖结构异常:女性阴道分娩时急产、胎儿过大、产钳助产或会阴切开等导致肛门括约肌断裂,盆底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外科手术,如肛瘘修补、痔疮切除等破坏括约肌引起大便失禁。

3. 功能性肠道紊乱:如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大便失禁。

4. 肛门直肠畸形:如泄殖腔畸形,主要发生于女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骶骨发育不全。控便能力差,还可能因为直肠扩张而出现充溢性污粪[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 高龄:年龄增长也是导致大便失禁的发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的直肠容量较低,容易引起直肠扩张、肛门括约肌松弛,其排粪感觉阈值和最大耐受量均降低。

此外,如误用泻药,肥胖、体弱、肢体残障导致活动受限及严重认知障碍,学习障碍者等特殊情况也都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一旦出现大便失禁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完善各项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

三、大便失禁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除了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大便失禁患者还需要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1. 肛管内超声:评估肛门内、外括约肌连续性和厚度,是目前检测括约肌缺陷的最佳方法。若超声结果不确定或质量不好,则可考虑磁共振成像检查。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肌电图评价: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神经肌肉功能及盆底神经病变。

3. 肛门测压法:主要采用水灌注测压导管或注水气囊。肛管静息压力反映肛门内括约肌的功能,最大限度主动收缩时,下段肛管的压力反映外括约肌功能,但肛管压力受很多因素影响,其评价作用有限。

4. 直肠镜检查:可单独进行或在结肠镜、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同时进行。

医学影像学检查让医生更容易判断具体的病因,患者可以多跟医生沟通,选择更合适的检查方案。准确判断出病因后,才能实现有效治疗。

四、目前对大便失禁有哪些治疗方案?

不同病因的患者选用的治疗方案也有差异,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5种.

1. 一般治疗:主要针对与粪便性状相关的大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液体摄入量、排粪习惯等改善症状。改变不当的饮食习惯可以识别和避免导致腹泻或胃肠道急症的食物。

常见的刺激性食物包括辛辣食品、咖啡、含咖啡因的饮料、啤酒、白酒及柑橘类水果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该避免摄入奶制品或添加乳糖酶。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密度,并使其结团,从而改善大便失禁。注意在补充纤维素的同时也要记得补充水分,避免大便嵌塞。

2. 药物治疗:此法可作为轻、中度患者的初期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粪便性状,减慢肠道蠕动速度,但要注意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会引起便秘、肠梗阻及缺血性结肠炎等并发症[2]。

目前,临床上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大便失禁仍缺乏充分的证据。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盆底肌认知性训练,尤其对肛门括约肌完整、直肠感觉功能下降的患者效果更好[2]。

4. 神经刺激:当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以尝试运用骶神经刺激(SNS)、胫神经刺激(TNS)及阴部神经刺激(PNS)等侵入性治疗[2]。

目前来说神经治疗效果还不错,但缺点是容易有并发症和费用比较昂贵。

5. 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需要专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和病因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很多人遇到大便失禁的问题会不好意思去看医生,但任其发展会使自己身心倍受煎熬,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其实,大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没要必要为此隐忍自卑。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与医生充分沟通,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避免尴尬,恢复美丽心情和正常社交。

参考文献

[1]范小华,姜亚君,林圳滨. 大便失禁的患病现状及其发病因素.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5):419-421.

[2]姚一博,肖长芳,王琛. 大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5):423-426.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9364.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中华医学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