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你三岁前的记忆为何“消失”了?

你三岁前的记忆为何“消失”了?

时间:2022-08-24 08:23:35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165

你还记不记得自己在三岁以前做过什么事情?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非常幼小时候的事情可能都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记忆,大概你的父母会告诉你一些事情,但是你使劲想也想不起来自己真的经历过那些事情。

所以到底为什么在三岁之前的记忆好像全都消失了一样?

今天,就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叶盛教授来聊一聊关于咱们小时候的记忆。

实际上关于幼年时期的记忆消失,很早就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现代科学蒙昧之前,很多心理学家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今天我们就不去再去赘述这些解释了,因为那些解释实在是不科学,在这也就不去传播这些不科学的想法了。

今天,我们站在现代生物学、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的知识框架下,再去看到底为什么三岁之前的记忆全都消失了。

这里面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三岁之前我们整个大脑的神经网络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我们知道人类其实是所有的动物当中脑神经网络最复杂的一个物种,我们的大脑大概有 1000 亿个神经元,是超级复杂的。实际上我们现在地球上还没有任何一台计算机的复杂度可以和我们的大脑相媲美。

这样复杂的一个大脑它不是一下子就发育成的,实际上在我们出生之后大脑仍旧在持续发育,整个发育过程大概是在我们三岁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复杂度的巅峰。在三岁之前,随着我们大脑的不断地发育,这些神经元之间的物理连接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这个时候有些记忆很可能就消失掉了,这是第一方面的原因。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三岁这个阶段,我们的大脑发育成熟之后又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变化——我们的大脑开始减除一些不需要的神经连接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件事情?给大家先举个例子:

我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一个词,叫“通感”。只有很少量的一部分人具有这样的通感的能力。什么叫通感呢?比如说有的通感类型,是他看到某个数字的时候这个数字会带有特殊的颜色;再比如说有的人可能是看到某个字母的时候他的耳朵里会听到一段独特的旋律。也就是说来自一种感官的信号刺激我们产生了另外一种感官的接收,这个就是一个通感的效应。

通感的原因并不复杂,其实就是两块脑区之间产生了神经连接,但是科学家在研究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是有通感的,在小朋友中通感出现的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

那么,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在他们长大之后通感都消失不见了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这些特殊的神经链路当中的某一个神经元可能死掉了。因为神经元死掉了这条链路断了,于是通感消失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神经元都还待在原地,只不过是它们之间的连接变弱了,因为这个连接被弱化了,所以他们不能有效的形成信号的传导,于是这样一个通感就消失了。

那么到底是哪种意见是对的?后来科学家们偶然发现了一种叫做 LSD 的致幻剂,因为这种致幻剂的使用会让使用者产生大量的丰富的通感效应,于是科学家们知道那些神经元都没有消失,它们一直就在神经链路上,只不过是这些连接变弱了。而当致幻剂进入到我们的大脑中加强了这些连接的时候,通感就重新回来了。

由此推而广之,我们就知道实际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大脑中很多被大脑认为是无用的神经链路都会逐渐断开连接,当这些连接断开的时候,我们相应的记忆也就消失了。因为我们所有的记忆其实都是存储在这些神经元相互的连接之中。以上便是第二方面的原因。

第三方面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记忆要被我们不断的重新读取才行

你为什么记得一件事情,不是因为你真的经历过了你就永远记住它了,而是因为在此后的岁月中,你的大脑会不断的把它调取出来进行重温。实际上我们的大脑不只是重温了记忆,我们还会对这段记忆进行再加工,然后重新存储回去,所以大家就知道了我们人类的记忆是非常不可靠的。这种不可靠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会对很久远以前的记忆进行不断地调取、不断地重温、不断地重加工,这个时候我们大脑就有了篡改记忆的机会

当然了我们这个时候说的记忆,都是指的是经历性的记忆,是跟我们的经历、跟我们的情景有关系的,而不是跟像“1+1=2”这样的知识性的记忆有关系的。那么这种情景性的记忆,一定要通过不断地重温才能够长久地记住。

但是大家想想在你三岁以前的事情,有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你不断去重温的?这种不断重温情景记忆的事情,恐怕只是在我们成年之后才会逐渐养成的习惯,这个也是我们会失去三岁以前记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总而言之,不管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家不需要感到遗憾。既然我们在进化中得到了这样的结果,那么它一定就是有道理的,三岁以前的记忆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或许真的不那么重要。

图片

本视频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952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