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 居家拔罐,您需要了解这些

居家拔罐,您需要了解这些

时间:2022-09-16 17:12:22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 栏目:健康 阅读:88

拔罐作为我们居家生活中常常运用到的治疗保健手法,有着古老的历史。拔罐古称“角法”,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指的就是利用小兽角进行吸拔。

拔罐具有开泄腠理、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广泛,既可以治疗腰腹痛、肩颈痛、关节痛等局部症状,也可以作为头痛、风寒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拔罐方法有很多种,从古时的兽角逐步发展到竹罐、玻璃罐、金属罐、抽气罐等工具,手法上也得到了改进和发展,其中火罐法和抽气罐法因其操作工具易获取、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在居家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虽然现在家家户户常备拔罐工具,但是很多人对于拔罐的操作方法只是略知一二,在日常使用中仍存在不当操作,使得拔罐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自己和家人产生伤害。

居家拔罐的操作方法

火罐法是流传最广泛的拔罐方法之一,居家拔罐时通常运用投火法、闪火法这两种方法使得罐内燃烧后的空气冷却形成罐内负压,从而使罐吸附于体表。

投火法是将易燃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继而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方法由于操作后罐内残存燃烧物,容易掉落烫伤皮肤,所以一般应用在肢体侧面进行横拔。

闪火法则是用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旋转数圈后抽出,然后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这个方法相较投火法更安全,也不受体位的限制,但要求操作者行动迅速,否则当罐内空气温度降低后便很难将罐依附于体表。

抽气罐法虽无久远的历史,但是相对于火罐法操作更简单,是通过机械装置抽吸出罐内部分空气,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燃烧会更加安全,但是相应温经活络的功效会降低。

拔罐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部位:拔罐时要根据所用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部位,尽可能选择肌肉丰厚、皮肤表面光滑的部位进行拔罐。

2.拔罐手法:拔罐时,手法要熟练,动作快、准、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进行火罐拔罐时,注意燃烧物不要烧灼瓶口,以免烫伤皮肤。

3.留罐:将罐吸附于体表并确定安全稳固后,一般将罐留置10~15分钟。留罐时间不宜过久,有些人为了增强拔罐的效果,将留罐时间刻意延长,使局部拔出很多水泡,皮肤红肿异常,这样的做法会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留罐过程中如出现拔罐局部疼痛难忍,可选择放气减压或起罐。火罐留罐时若出现水泡,需要及时消毒处理并且尽量避免局部与水接触。

4.起罐:起罐时不可硬拉或强行旋转罐具,应一手握住罐体中下部,一手轻压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抽气罐则要提起罐体上方的阀门,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不可强行起罐,否则会引起疼痛不适甚至损伤皮肤。

5.注意保暖:拔罐有着开泄腠理的作用,所以拔罐后需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拔罐后半日内尽量不洗澡,特别是冲凉水澡,这会阻碍体内阳气的运行。

6.明确诊断:拔罐虽然治疗范围广泛,但是并非适合所有人。当出现肢体疼痛、感冒等适用拔罐的症状时,建议大家先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再配合使用拔罐进行辅助治疗,不可盲目自我诊断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拔罐是中医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极具特色的治疗保健项目,在日常生活保健中广受欢迎。通过以上学习,熟练掌握正确操作,牢记以上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发挥拔罐的妙用,达到强身健体、祛邪防病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163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