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会微笑,白鲸隔着玻璃吓唬小孩?海洋馆里有多少谎言
时间:2022-09-29 10:11:2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物种日历 栏目:头条 阅读:100
国庆将至,海洋馆又开始了密集的营销与造势。在宣传中,海洋馆是个欢乐的世界,其中有微笑的海豚欢迎大家,有充满好奇心的白鲸隔着玻璃与小朋友互动,甚至还有会唱歌的鲸豚和会作揖的北极熊……然而,这些其实都是商家精心编造的谎言和对消费者的误导。
“它笑得很开心”?不,它被困住了|图虫创意
假象和误导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如何拆穿商家的谎言、如何有理有据争取家人朋友不去海洋馆?如何看懂海洋馆里的动物究竟过得好不好?你可以看看这份**“海洋馆里的动物处境真相指南”**。
不是微笑,并不好奇,不会作揖
为了拉近动物与人的关系,商家往往会按照人类的情感去解读动物的表情或行为。但这种一厢情愿的解读,往往掩盖了被圈养动物的真实困境。
微笑的鲸豚
“微笑的海豚”是海洋馆最常用的宣传——不止海豚,江豚、白海豚等各种鲸豚都有可能被冠以微笑之名。
这头白海豚看起来在“微笑”,但其实它的吻部受伤了。所谓微笑,不过是骨骼结构导致的视觉效果|23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目前,国内海洋馆圈养最多的是瓶鼻海豚、白鲸、东亚江豚、虎鲸和中华白海豚。这些鲸豚的“微笑”纯粹是由生理构造导致的,它们只是嘴角有个向上的弧度,因此从某些角度看起来像在微笑,与情绪毫无关系——就算生病和已经死亡,这些小型鲸豚看起来依然在“微笑”。
更何况,在狭小贫瘠的圈养环境里,鲸豚无论是最基本的直线游动、全力冲刺、下潜捕食,还是自由社交、探索环境等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都被剥夺和压抑了,要让它们“开心地微笑”,真的是强豚所难。
露脊鲸看起来就总是在委屈撇嘴,这也是骨骼决定的|NOAA
跟小朋友互动的白鲸
白鲸隔着玻璃向小朋友张开嘴,这也是海洋馆喜欢的宣传画面。有的商家或营销号将此解读为“好奇的白鲸与人类互动”,也有称这是“白鲸喜欢隔着玻璃吓唬小孩”。
,时长00:40
视频里的小朋友们笑得很开心,但他们不知道,他们以为正在与他们互动玩耍的白鲸,其实可能正在说“走开!”,而被囚禁的环境,让白鲸们更容易应激|Youtube:@Michelle Cotton
实际上,这是白鲸的警告和攻击。当白鲸和其他被圈养的鲸豚对游客张嘴、肌肉紧绷地游动,其实是在威吓游客,意思是“不要靠近,离我远点”。
在圈养环境下,鲸豚张嘴要么是向驯养员乞食,要么是鲸豚之间互相威吓——如果不止一头白鲸被圈养在同一个水池,它们出现矛盾又没有地方躲避彼此时,就会互相张嘴威吓,甚至还会升级成打斗;另外,发情期的白鲸也会出现张嘴的行为,伴随着互相接近伴游。
**但如果是对着玻璃外的人类和其他生物张嘴,并且身体紧绷,则是鲸豚的攻击性行为。**圈养下的白鲸无法自由游动、无法自由捕食进食、无法自由选择社交伙伴,而且圈养环境单调匮乏一成不变,这本来就让它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当游客靠近圈养池,如果出现夸张的身体语言和尖叫拍打池壁等行为,就更很容易激怒它们。
隔壁电钻会让你烦心,那圈养池维生系统永不停歇的轰鸣、每日循环的背景音乐、游客的叫喊和对亚克力的拍打,在这些噪音之下,鲸豚被激怒是不是也就容易理解了|23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会作揖、招手、跳舞的北极熊
北极熊也是海洋馆里常见的动物,但它们往往会出现“招手”、“作揖”等行为,这其实是由投喂造成的。
北极熊作揖?不,这是允许游客投喂的恶果|冰城馨子
大部分的北极熊展区都是坑式+环视的设计,即把动物放置在舞台中央,人类可以从各个角度甚至居高临下地观察动物,它们却没有任何荫蔽处。有的海洋馆还会以“行为展示”之名,邀请游客购买食物投喂。投喂的食物从空中落下,北极熊抬头挥手去够食物,游客见状又可能投喂更多食物……久而久之,这种作揖的条件反射就建立了,也成为了海洋馆招徕游客的彩头。
另外,北极熊体型巨大,需要广阔的栖息地,其实是最难适应圈养的物种之一。除了招手之外,不少海洋馆里的北极熊也都有刻板行为,或踱步或摆头,甚至拍击啃咬围栏和铁门。
某“北极熊酒店”里的北极熊,全年无休地被观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刻板行为|截图自@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仍未杜绝的动物表演
除了强行解读动物的表情和行为,有些海洋馆中仍然存在动物表演的行为。
动物表演的动作,往往并非动物的自然行为;为了让动物完成表演,有的场馆还会采用饥饿来“增强食物的正强化效果”、鞭打等惩罚手段(再次呼吁:拒绝动物表演!)。而且,对于这些表演,海洋馆往往还会包装上各种完全不科学的解读。
耷拉着的背鳍在圈养的虎鲸中相当常见,这是它长期被圈养在浅浅的水池里,大量时间浮在水面上乞食和无聊,背鳍得不到海水足够的浮力支撑的结果|Milan Boers / flickr
海洋“金丝雀”、海洋“小乐手”
这是最常见于白鲸的营销话术,瓶鼻海豚和虎鲸也偶尔被冠以“歌手”身份。在表演中,这些动物会被请出来“为大家献上最美妙的海洋之声”,然后在场观众就会听到一阵大声且尖利的嚣叫,尤其在室内表演场,往往还有很多小朋友会被吵到捂上耳朵。
白鲸或瓶鼻海豚是利用鼻栓(nasal plug)来控制气囊(airsacs)中的空气通过呼吸孔(blowhole)发出声音,类似吹口哨的原理。鲸豚都没有声带,齿鲸利用喉部发出类似哨音的声响,也会利用气囊和额隆发出回声定位所需的高频信号,还能通过磨牙和鳍肢拍打水面来发出声响|vetexotic.theclinics.com
野外的鲸豚也会利用呼吸孔、喉部或气囊和额隆发出声音,有的还会通过磨牙和鳍肢拍打水面来发出声响。这些声音都有实际的作用,或用于沟通交流,或通过回声定位寻找食物和探测环境。但在海洋馆里,它们被要求发出这些尖叫,除了能获得一点冰冻死鱼之外,更多的是伤害观众和工作人员的毛细胞。
,时长00:17
北京海洋馆里的白鲸Amy和Navi常被要求“唱歌”,游客也常常能在馆里听到它们尖锐的叫声,不知它们是建立了“发出尖叫-得到食物/有人来查看”的联系,还是以此对付高压环境。白鲸Amy最近去世了,它们俩都有用身体撞击池壁和围栏等刻板行为,Amy尤其伤痕累累。与其说这是“海洋之声”, 不如说是被圈养鲸豚的绝望哀歌|@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好胜的海狮、耍小聪明的海象
还有两种鳍足类动物也逃不过动物表演——海狮和海象,它们通常会前后脚出场,在鲸豚出场前被用来热场。
海狮常常需要表演顶球、接圈、嚎叫,还需要在水泥地面上用胸鳍支撑身体,进行高速旋转,用尾鳍“站立”跳舞。这类表演动作,不仅和自然行为毫无关系,还会给动物的关节带来巨大的压力。海洋动物为了在海里生活而演化出的身体结构,根本无法承受这些人类安排的高强度陆地表演。如果仔细观察它们的鳍肢和鳍肢关节处,很容易看到磨损和红肿。
为了海洋生活演化出的身体结构,并不适合陆地支撑|@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同样地,在表演中,鲸豚有时候也被要求用胸鳍撑地出水、用腹部着地高速旋转,这也会损害它们的关节|@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海象则往往被海洋馆塑造成丑角——好吃懒做,偷奸耍滑,满身肥肉。然而,对于生活在北半球高纬度海域的海象来说,皮下脂肪就是活下去的保****障。
而且,海洋馆里的不少海象都被截掉了象牙,有的还包上了金属皮。在野外,海象用象牙爬上冰面,或在冻结的海面凿开洞孔呼吸;雄性海象还会用象牙充当武器,在交配季节争夺领地和配偶。然而,在圈养环境下,象牙没有了用武之地,还容易在水泥地面上折断,造成继发感染。一些场馆为了减少管理上的麻烦,索性就“未雨绸缪”截掉象牙。
海象也常常被要求进行动物表演|图虫创意
有些场馆还会将这些表演包装为“自然行为展示”,但被展示的“自然行为”通常只有几种;而且,所谓的游动和冲刺往往受限于圈养池的长度,进食也只有“得到食物并吞下”的过程。这些行为,可比纪录片里拍到的要刻板和无聊得多。
海洋馆适合它们生活吗?
哪怕没有动物表演和误解式的宣传,有些动物也并不适合生活在狭小环境里。如果去到海洋馆,不妨观察一下海洋馆里是否有这些动物,它们的生存状态好不好。
大型洄游软骨鱼
前面提到,鲸豚这些海洋哺乳动物被困在狭小的圈养环境里,生理和心理需求都受到限制。实际上,不仅是海洋哺乳动物,以鲸鲨为代表的大型洄游的软骨鱼也饱受野捕圈养之苦。
长期在受限的圈养环境中游动,它们的胸鳍和尾鳍都会出现磨损。而且,每一条出现在海洋馆里的鲸鲨,都意味着它们和潜在后代永远从野外消失了。
哪怕有些鲸鲨的鱼缸看起来不小,但仍远不能与它们在野外的活动范围相比|@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住进热带的极地动物
所谓的“极地海洋馆”里,还常出现北极狼和北极狐。虽然它们可能来自繁殖场,但这并不能抹去它们百万年来演化出的野生动物的属性。
在野外,北极狼一天能行进多达50千米,一个北极狐家族拥有的领地则可能超过30平方公里。它们演化出的身体结构和饮食习惯,都是为了在北半球高纬度的严寒中生活。
它们需要的领地,远远不是一个小小的玻璃隔间能满足的|@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但在海洋馆里,绝大多数北极狼和北极狐只能被养在十几或几十平米的隔间里。春夏秋季,在南方的海洋馆里,还很容易看到它们张着嘴喘着气,躺在水泥地上,看着身着短袖的游客神色绝望。它们也几乎都有踱步、过度啃咬肢体等刻板行为,北极狐还往往会因为缺乏运动、环境不适等原因,出现爪子过长和变形的情况。
之前某海洋馆里,北极狐的指甲长到畸形,脚掌也因为指甲过长而变得形态奇怪|翼狼Elang
海豹与海龟
还有两种动物想单独提一下——海豹和海龟。从去年2月开始,斑海豹和绿海龟、红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全部都晋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但在海洋馆,它们却可能被投喂、被亲密接触,海龟甚至会成为游客们抛洒硬币祈福的对象。糟糕的水质和食物,也会让海豹患上皮肤病和白内障,让海龟的背甲、鳍肢和眼睛出现问题。
海洋馆里出现了皮肤病和白内障的海豹。根据规定,一级保护动物的捕捉、人工繁育以及展览、表演等利用需由农业部审批。希望场馆能停止对海豹的游客投喂和亲密接触环节,提高饵料质量和圈养福利;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野化训练,争取送它们去辽东湾大连斑海豹保护区|23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如何判断一个海洋馆“好不好”,这里有5个标准供大家参考:
1. 它是否参与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动物野捕、圈养、繁殖、表演和贩卖;
2. 它是否圈养了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复杂,对活动范围要求大的动物;
3. 它是否致力于栖息地保护和以野化放归为目的的救助;
4. 它对动物的繁殖是否以野化放归为导向;
5. 它是否与时俱进,给公众提供物种和其野外栖息地的科普教育,它是否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倡导。
然而,没有哪个水族馆能比得上良好的自然栖息地,尤其是对于鲸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来说。如果想要了解这么神秘的海洋生灵,还是更希望大家通过书籍、纪录片和负责任的野外观察来学习和了解它们,了解它们的栖息地信息;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支持就地保护和其他野化放归、补充野外种群的保育活动,这才是对它们真正的保护。
作者:23 CCA
编辑:麦麦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303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物种日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