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全球不足50例!这种黄金血型到底有多稀罕?

全球不足50例!这种黄金血型到底有多稀罕?

时间:2022-10-10 10:07:13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学中心 栏目:头条 阅读:92

审核专家:金涛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前段时间小编看到一个新闻,江苏一家医院接诊了一名女性患者,在做血型检查时发现,她竟然是罕见的“黄金血型”!

来源丨微博截图

黄金血型是什么?难道是常说的熊猫血?还是“万能血型”O型血?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那些有关血型的秘密~

血型的来源

在解释血型的分类前,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人类是如何发现血型的。1900年,奥地利有一位病理遗传学家名叫Landsteiner(卡尔·兰德斯坦纳),他在和同事研究血液融合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血浆竟然能让红细胞发现凝聚,但有些却不可以。经过细致的筛选和实验,他们最终确定了人体三种血型,分别是A、B、O血型。两年后,他的学生又陆续发现了AB血型。

卡尔·兰德斯坦纳的这项研究,为后世的输血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让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之后,他出生的日子,还被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血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白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目前,国际输血协会(ISBT)认定的血型系统总共30余种,而我们比较熟知的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和抗原B,来将血液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如果红细胞上只有抗原A,就是A型;只有抗原B,就是B型;同时包含抗原A和抗原B,就是AB型;如果两种抗原都没有,就是O型。

来源 | pixabay

Rh血型系统,则是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存在“RhD”抗原来区分,包括阴性和阳性两类。其中Rh阴性血型非常稀少,又称为“熊猫血”。Rh血型系统与ABO血型系统是并存的,不管你是A型血、B型血、O型血还是AB型血,只要检查出红细胞上不存在“RhD”抗原,那你就是Rh阴性“熊猫血”。

来源|unsplash

而我们开头提到的黄金血型,可以说是熊猫血的“加强版”,除了RhD阴性之外,抗原RhC、Rhc、RhE、Rhe也都是阴性即RhNULL血型。

为什么这种血型会被赋予“黄金”的含义呢?因为它实在是太太太太罕见了!黄金血型在人群中出现的概率仅有六百万分之一,自1960年首次发现黄金血型以来,全球不到50例,而我国报道的只有4例,足以见其稀缺和珍贵。

血型的遗传

一个人的血型是天生的,决定血型的关键,取决于父母双方血型携带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ABO血型基因主要包括三个等位基因,分别是IA、IB和i。其中,IA和IB可以分别催化抗原A和抗原B的合成,而i无法催化抗原A和B的合成。

因为人类染色体是双倍体,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只能从父母双方分别继承一个等位基因,由于IA和IB对i是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所以一个人如果基因型是IAIA,就是A型血,如果基因型是ii,就是O型血。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血型类别,符合这样的遗传规律。详细分类可以参考下边的表格,即便是父母双方分别为A型和B型,也可能生出O型血的宝宝。

来源|百度百科

上面这个遗传图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但也有罕见情况下的特例,比如(Cis)AB血型,这个血型在普通血型测定时表现为AB型,父母是O型和(Cis)AB型的子女会是O型或者AB型。

血型的鉴定和使用

了解了血型的分类和遗传,那我们又是如何鉴别血型呢?

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血凝试验和微柱凝胶试验。血凝试验,即通过观察血液中抗原与抗体在液体中的凝聚反应来判断血型。微柱凝胶试验,是将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由微柱凝胶形成的介质中产生反应,经过离心后观察是否能通过凝胶分子筛,来鉴定血型。除此之外,现在还有通过唾液检测的方式来鉴定基因型,从而判断血型。

来源 | pixabay

在实际应用上,因为不同血型之间存在互斥,会产生溶血反应,所以输血时还要严格遵守“同型输血”的原则,即A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B型血输给B型血患者。

网上有人传言“O型血”是万能血,这句话其实并不准确。虽然O型血上没有抗原A和抗原B,但是O型血的血浆存在抗原A凝结素和抗原B凝结素,如果是将O型全血输给A、B或AB型病人使用,也容易出现溶血反应。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悬浮红细胞(去除大多数血浆后的O型红细胞)而不是O型全血来输血。

对于献血者的要求,根据国家卫健委所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男性血液中血红蛋白≥120g/L、女性≥115g/L,符合要求的人群才能献血。此外,贫血、体重过轻的人也不建议献血,具体情况要与现场医生咨询进一步确定。

来源|unsplash

总而言之,不管是ABO血型还是黄金血、熊猫血,不同分类主要是为了输血更加安全,并无其他优劣之分。网络上常有“某某血型易得病”的说法,但目前并没有研究证实血型与健康有着直接关系。

每个人生病的原因有很多,与其考虑是否是血型作祟,不如老老实实去医院就诊。不过多了解点血型的知识,聊天时能多个话题也不错哦~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53909.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学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