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如何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时间:2022-12-29 01:59:17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作品 栏目:健康 阅读:95
何为发育迟缓呢?简单来讲就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最明显的莫过于在该会抬头的时候不会抬头,该会翻身的时候不会翻身等等。那什么又是运动发育迟缓?它其实又可以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往往出现在婴儿期,常用来形容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展里程碑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要注意,虽然孩子出现迟缓是正常现象,但是也不能排除智力低下等疾病的存在。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那么对于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事情还有哪些事是我们还不知道的?接下来,我带领各位家长来了解了解这其中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也能帮助到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那些事!
参加聚会时孩子的生长发育就成为了家长们的话题,有些家长就会问出“孩子多大了?”、“会爬没有?”、“会走没有”、“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同龄孩子高?”、“我的孩子能长多高?他会是侏儒吗?”等等问题。其实正常而言,孩子因为会受到家长基因的遗传、家长营养成分的输送差异等因素影响,在生长发育方面有明显差异。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一部分孩子出现的发育迟缓不一定是正常生理现象,有可能是病理状态,其中包括3个月后,他们的头部竖立不起来,6个月后,他们还是不能翻身,不能用手抓东西。这个时期的运动迟缓预后可以正常,但有些情况是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婴儿期有明显的运动异常,如四肢僵硬、一肢不动,或幼儿期运动迟缓无明显改善,则可能有终身运动异常。所以作为家长而言,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发育迟缓会对儿童有一定的危害。如果儿童的发育跟不上年龄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儿童在出现发育迟缓时,家长要引起注意,及时的检查,看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婴儿出生后,父母会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们。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宝宝吃好穿好,还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但也有家长发现,宝宝抬头、翻身、走路、说话都比正常宝宝晚。都说他这是发育迟缓,那么到底什么是发育迟缓呢?“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这是一句口诀法,主要是针对小儿发育方面的。当运动发育缓慢的孩子,这些动作都不会,不仅比别人学会的时间长,甚至很有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是很可怕的!从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走路更明显,经常是3-4岁或者4-5岁自己走路,而且不稳。具体而言,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可以总结为:2个月时,宝宝不会与妈妈对视,宝宝不会笑。3个月时,宝宝不会发声,不能稳定抬头至45°。6个月时,宝宝不会翻身,不会用手把东西喂进嘴里。8个月时,宝宝不会独立直腰坐。10个月时,宝宝不会爬行。15个月时,宝宝不会独走。
3. 对于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主要表现为: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童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往往要到3-4岁或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给大家带来4种常见的运动训练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头部控制训练:对于后倾的孩子,按压肩膀,帮助头部前倾。对于不能抬头的孩子,从仰卧位拉起时,头会向后垂。他们应该扶住他们的肩膀,慢慢地把他们举起来。在他胸前垫个小枕头,或者在他肚子上卷个毛巾,用声音逗逗他,让他一点点抬头,逐渐增加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2)肘部支撑训练:肘部与肩部在一条垂直线上,上臂与地面垂直。保持上述姿势的同时抬头向前看,然后练习保持头部各种姿势和颈部屈、伸、侧屈、旋转等动作。对于完成有困难的孩子,可以帮助上臂,抬头或者用指尖刺激斜方肌。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手支撑训练:训练时患儿呈俯卧位,手指伸直外展平躺在地上,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肘关节伸直,肩、肘、手在一条垂直线上,腹部以上必须抬离地面。在开始训练时,一般需要治疗师协助控制其肘关节或使用肘关节矫形器。在保持上述姿势的基础上,患儿应全方位锻炼头部,抑制对称性紧张性颈部反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坐姿训练:坐立不稳时,可盘腿而坐,坐姿时身体前倾,腰伸直。盘腿坐对痉挛性髋关节有好处。如果他太软,可以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腰上坐着。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伸直他的膝盖,坐在你的腿上。要挺直他的背,握住他的臀部并向下压。如果孩子肌张力较高,家长可以在孩子背后尽量将髋关节向前弯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家长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最喜欢讨论的话题就是孩子,发现自家孩子没别人家长得快时更是焦虑不已。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家孩子的发育状况不是评价自家孩子发育的标准。希望家长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先进行正规诊断和训练,然后再回家给宝宝进行康复训练。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147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