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且有毒,打卡郁金香请小心!
时间:2023-04-19 01:14:08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北京科学中心 栏目:头条 阅读:129
审核专家:史军 植物学博士、知名科普作家
春天到了,各地的公园里百花盛开,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拍照打卡。其中,有一种花尤其受到大家的喜爱,它就是郁金香。
郁金香的花期在每年的三到四月,它的色彩明亮艳丽、花形典雅,随手一拍就是超美的春日大片。然而,对于这股“郁金香风”,有网友却十分不看好:郁金香不是有毒吗?靠这么近去拍照,是不是不太安全?
来源丨pixabay
大家都喜欢的观赏花卉郁金香居然有毒?这是真的吗?难道以后赏个花都要提防中毒不成?
郁金香是什么花?
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的一种多年生鳞茎类球根花卉,拉丁学名为Tulipa,它是荷兰的国花,但原产地却是在地中海沿岸、中东亚和土耳其等地。
1981年,在重新修订的《郁金香国际分类鉴定名录》中,根据郁金香的花期、色彩和形状等性状,将郁金香总共分类为4大类、15个类型。分别是单瓣早花群、重瓣早花群、胜利群、达尔文杂交群、单瓣晚花群、百合花群、花边群、绿斑群、伦布朗群、鹦鹉群、重瓣晚花群、考夫曼群、福斯特群、格里氏群和其他混杂群。
来源丨pixabay
目前,郁金香的园艺栽培品种已经超过了8000个,由野生郁金香与栽培品种经过多次杂交繁育而成。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我国中国科学院就开展了郁金香的杂交育种研究,到2021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就选育出了11个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郁金香新品种。目前国内选育出的郁金香属植物总共有18 种,其中有13种分布在新疆地区,其余5 种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各省。
我国自主培育的郁金香品种
来源丨屈连伟; 邢桂梅,“中华郁金香新品种群”创建之路(下)
郁金香的品种很多,颜色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有白色、红色、粉色、绿色等的郁金香花,但目前没有蓝色的郁金香品种。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黑色郁金香,主要品种有“小黑人”“夜皇后”等。
来源丨百度百科大多数的郁金香没有很浓烈的香气,味道较淡甚至没有香味。现代栽培的郁金香花期一般为1-3周,郁金香本身不耐热,高温照射下容易衰败凋谢。
风靡全球的郁金香
你能想象吗?郁金香这样小巧可爱的花朵,竟然能在17世纪的荷兰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泡沫经济事件。
事情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当时欧洲出现文艺复兴,且大航海开始兴起,欧洲人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为后续的郁金香热奠定了经济基础。
当时,郁金香作为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受到许多人,尤其是贵族们的喜爱,尤其是一些受欢迎的郁金香品种,价格开始水涨船高。
那个时期,部分郁金香品种如“总督”(Viceroy)的种球可以卖到2500荷兰盾(荷兰货币),而当时8头猪才卖到230盾。还有最受欢迎的品种——“永远的奥古斯丁”(Semper Augustus)种球据说能卖到10000荷兰盾,这个价格可以买下当时的一栋别墅......
“永远的奥古斯丁”来源丨redbubble.com
“郁金香泡沫”由此展开,但泡沫注定易碎。高昂的收益促使当地的花农们扩大种植面积、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郁金香,这却导致郁金香变得不再稀缺,价格开始下跌。
几个月内,郁金香的价格涨跌幅度巨大,由此引发了世界上第一场泡沫经济事件,经济学中将其称为“Tulip mania(郁金香狂热)”
有趣的是,这场热潮中,备受人们追捧的郁金香品种大多有着绚丽的特殊图案。但后人研究发现,这种图案其实是因为郁金香被病毒感染所致,这种病毒名字叫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通过蚜虫来进行传播。
碎色郁金香 来源丨维基百科
虽然这种病毒能使郁金香产生美丽图案,出现两种及以上的绚丽色彩,但却会使得种球的繁育能力下降,导致种球过早地退化。
不过前几年,经过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也繁育出了不少健康又美丽的碎色郁金香,比如Keizerkroon红黄双色郁金香、Zurel白色带紫红火焰郁金香等。
郁金香有毒?
事实上,郁金香有毒是真的,但对人类影响不大,主要是对猫、狗等动物有致命的毒性。
试想一下,如果郁金香对人类有毒,那荷兰作为郁金香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占据国土30%以上,那荷兰人民不就等于每天生活在毒窝里了?
其实,郁金香的毒素主要来源于其球茎里的生物碱,如郁金香甙A、金香甙B等,但这种毒碱并没有挥发性,除非是直接触碰和食用,才会出现中毒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赏花并不会去吃花,而小猫小狗却的确可能会撕咬植物花卉,导致误食毒碱而中毒。
郁金香与猫
来源丨pixabay
因此,只要不长时间与郁金香接触,尤其是有破损的郁金香,就不会中毒的。但是如果家中有小孩或者宠物,就需要格外注意,建议还是不要在家培养郁金香,难保哪一天小朋友和小动物们好奇心膨胀,就误食了这些“毒花”。
总而言之,“郁金香对人体有害”是假的,“郁金香很美”是真的。如果你也喜欢郁金香,那就趁着这个花期多多去欣赏欣赏吧~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7565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北京科学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