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五一假期后,新冠会再次全国暴发?新毒株引起结膜炎?一文说清!

五一假期后,新冠会再次全国暴发?新毒株引起结膜炎?一文说清!

时间:2023-04-28 01:14:15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131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新冠感染阳性人数激增,到此前感染人数回落并让生活逐渐回归到疫情之前的常态,很多人已经扫除了频繁核酸和长期口罩捆绑的阴霾。

但随着春节后又一个假期的来临,很多人不禁开始担心“下一波”新冠疫情到来,甚至一些营销号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兜售某品牌退热药物,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惊恐。

那么疫情真的会再次在国内暴发吗?疫苗还要打吗?我们理性地看待一下现在的状况,自然会有答案。

01

免疫力和变异株

此前的疫苗接种结合去年12月起的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之后,人群免疫屏障通过“杂合免疫”(接种疫苗并感染病毒)的方式已经建立,因此在感染数量回落之后,人们患病风险较低。

尽管很多证据都证实了在感染后会获得广谱且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可以直接阻止病毒感染细胞),但不得不面对两个现实情况:

1.中和抗体的半衰期会缩短

2.XBB变异株让保护大打折扣

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尽管感染后能获得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中和抗体在前6个月衰减较慢,在6个月后半衰期时间几乎缩短一倍,也就是快速下降,甚至9个月后面对原始毒株也只有70%多的人具有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且抗体水平不高。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另外,在面对XBB时,即便是接种多剂疫苗甚至多剂疫苗后感染获得的中和抗体也对XBB变异株的中和活性下降数十倍。

因此在12月至今的这段时间里,或许抗体水平已经出现下降,如果真的XBB变异株来袭,那么大规模人员流动,势必让很多人现有的免疫力难以阻挡XBB感染。

02

“大角星”变异株

更雪上加霜的是,XBB变异株还有很多亚株,就像美国起初XBB出现后的传播速度已经令人咋舌,而后的XBB.1.5又迅速取代XBB成为优势毒株;正当很多人认为XBB.1.5已经是新冠病毒的尽头时,又出现了被命名为“大角星”的XBB.1.16。

根据GISAID数据,在2023年3月第一周,XBB.1.6仅占全球的0.5%,而到了4月第一周,这个数据已经飙升到4.2%。

而此前已经在美国稳坐头把交椅的XBB.1.5也遭遇强敌,从美国监测数据来看,XBB.1.16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让新发病例的10%收入囊中,而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XBB.1.16能够迅速攀升的原因或许就是其传染性较之前的XBB变异株和亚株更强。一项未经过同行评议的预印本认为XBB.1.16的传染性比原始 XBB 变体高1.27倍,比XBB.1.5高1.17倍。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没有看到XBB.1.16感染后的严重性会提高,而之前让很多家长担心的“儿童结膜炎”问题实际上也只是印度的一项报告提及的,但无法区分是否和春季花粉导致的症状有关,且病例很少。

03

疫苗的细胞免疫

虽然很多人寄希望于XBB变异株不要进入国内,但遗憾的是不仅是XBB,就连XBB.1、XBB.1.5、XBB.1.16早已悄然进入国内。

根据4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信息,2022 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20日,我国报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中已经有530株XBB变异株或亚株,并且最近一周在全国监测数据中占比超过30%。

面对Omicron的多种变异株,疫苗还要打吗?

当然还是要的。

尽管面对Omicron变异株,尤其是XBB等亚株,疫苗接种带来的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已经不足以提供有效保护。但此前的研究发现,变异株逃逸对T细胞免疫带来的影响要远小于体液免疫,即便是灭活疫苗也能依靠覆盖更多病毒靶位提供良好保护。

而这也解释了为何抗体不足时,疫苗接种也能高效预防重症和死亡,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人群,加强剂次接种仍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在这个时期。

04

小结

虽然人们的免疫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且新冠病毒XBB变异株孕育了传播能力更强的亚株,但疫苗仍旧能够提高免疫力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并且是相较自然感染更安全的选择。

因此如果担心假期后出现感染并出现严重情况的可能,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在人群聚集区域做好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通风等),并尽早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接种加强剂次疫苗,尤其是针对更加脆弱的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

当然,个人接种疫苗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水平,想巩固免疫屏障那就需要更多人一起行动。

作者:邵忆楠 科普创作者

审核:唐 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76839.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