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闵恩泽:点石成金,永不失活的催化人生

闵恩泽:点石成金,永不失活的催化人生

时间:2023-04-28 01:14:2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光明科普 栏目:头条 阅读:95

闵恩泽,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笃行不怠,铺就催化炼油创新之路

1924年,闵恩泽出生于四川成都红照壁街的一座书香院落里。他从小酷爱读书,书法和数学基础也很扎实。1946年大学毕业后,闵恩泽被分配到上海第一印染厂实习,当时上海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经历国家和民族灾难而爱国壮志未泯的他不禁迷惘,不知国家和个人的前路在何方。

1948年,闵恩泽来到美国继续求学。受朝鲜战争影响,美国政府不允许理工农医的中国留学生离境,他只能找工作先生存下来。1951年至1955年,在美国纳尔科公司的工作,让闵恩泽有机会在实践中了解工业公司如何从市场和用户那里发现课题、开展研究、回馈用户、开拓市场,这些工业开发经验成为他后来工作的宝贵财富。

闵恩泽院士(图片来源于网络)

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并停止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直接威胁到航空汽油的生产。闵恩泽临危受命,组织开展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由于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他和同事们在几间非常简陋的平房里冒着危险,反复试验……克服了一个个难关之后,终于成功生产出我国的高质量小球硅铝催化剂。之后的几年时间,他接连攻克难关,研制出炼油工业急需的磷酸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等,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炼制催化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闵恩泽仍不知疲倦推进催化剂创新工作。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异晶导向合成和磷酸铝改性方法制备水热稳定性优异的ZRP-1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起“重油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技术的开发;“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不仅要急起直追,而且要争取技术领先权易于我手。”随着环境保护成为共识,闵恩泽开始致力于将催化科技应用于绿色化学。进入新世纪,古稀之年的他进入生物物质资源利用新领域,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以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面对赞誉,他平淡地说:“能把自己的一生与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

甘为人梯的豁达胸怀

闵恩泽非常喜欢《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如果说“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是闵恩泽事业上不懈追求、笃行不怠的写照,那“我挑着担,你牵着马”则用质朴的语言体现了他提倡的各尽所能的团队精神。

“当团队头儿,就要学会吃亏,第一位是帮助别人出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1984年回国后,闵恩泽让他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基础研究部的主任。“一项成果出来之后,往往第一位署名的不是闵先生,而是具体负责的同志。”据何鸣元院士回忆,闵恩泽十分注重团队精神的激励和培养。在这种“吃亏”哲学的影响下,基础研究部始终保持着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积极性,闵恩泽培养的学生很多已经成长为我国石化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工作中的闵恩泽(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学生们眼里,性格恬淡、随和的闵恩泽对待工作非常严格,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我写毕业论文时,闵先生对论文的写作层次、词句改了又改。两三万字的论文,硬是一遍遍地抄写,改了七八遍。现在,我也非常认真地带学生,感觉就像闵先生在身后站着一样,不认真不行。”石科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对闵恩泽的言传身教记忆犹新。

为培养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科技人才,闵恩泽拿出500余万元积蓄,设立多项奖学金,鼓励和培养年轻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他又倾力撰写《石油化工——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和《博览 实践 创新》两本书,总结50余年成败的经验教训,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融入其中,用以人才培养。

乐观单纯的妙趣生活

就在小球硅铝催化剂研发成功并顺利投产后,病魔偷偷地袭击了闵恩泽。1964年秋天,闵恩泽鼻炎发作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得了肺癌。医生安慰他说只是长了良性结核瘤,动个手术就没事了。闵恩泽全然相信医生的话,在切除了两片肺叶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到4年后一次体检时翻看病历,他才知道真相。“脑子太单纯,只会想催化剂。”女儿的话既是心疼,也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闵恩泽与夫人陆婉珍(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5年刚从美国回到祖国时,《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还未发表,闵恩泽连工作都找不到,在朋友的引荐下才被安排到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从事催化剂研究工作。“我心里很感动,没想到国家这么信任我!” 尽管闵恩泽的专业与催化剂并无直接关系,但能有一个机会为国家做贡献,他感到很知足。

“闵先生强调社会需求,只要国家急需什么,他就研究什么,跨度再大也不回避。”何鸣元院士十分欣赏闵恩泽这种不挑不拣的品性。

认识闵恩泽的人都觉得他脾气好,很多在别人看来犯愁的事情,他总能云淡风轻的看待。有一段时间,他的夫人到外地工作,把孩子跟他留在北京,父女俩的吃饭成了难题。“没什么可怕的,我自己学做饭。”他把催化思维用到了做饭上,认为“五味调和”也是一个催化的过程,喜爱川菜的他仔细琢磨放辣椒的时间、火候、油温等,俨然一幅科研试验的派头。“他们都吃过我做的菜。”对于来蹭饭的同事和学生,他的语气中掩不住的自豪与得意。

熟悉闵恩泽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一次院领导去给他拜年,没寒暄几句,他就聊起了工作:什么该关注了,什么该抓紧了……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感动万分。

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

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占地面积439平方米,包括石科院院士馆和闵恩泽院士纪念室两大区域。

闵恩泽院士纪念室局部(石科院供图)

闵恩泽院士纪念室位于石科院石化楼B区二层,系闵恩泽生前办公室原址改建,占地面积42平方米。纪念室北侧区域保留了他工作时用的资料柜和陈设,东侧展柜主要展示闵恩泽院士求学和在美国工作的部分资料,南侧和西侧展柜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闵恩泽院士取得的成就。小小的办公室,浓缩了闵恩泽院士一丝不苟追求真理、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淡泊名利坚韧执着、同心协力提携帮带的一生,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传承至今的科学精神与风骨,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生动教科书。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华

审核专家:罗兴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7685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光明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