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沉船考古工作正式启动,带你揭开水下考古的另一面
时间:2023-06-02 01:14:2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栏目:头条 阅读:178
中国先民利用江河湖海的历史悠久
也因此遗留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
近期,国家文物局利用深海载人潜水器
正式启动南海西北陆坡
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
与此同时
这也让“水下考古”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那么,水下考古是怎么进行的?
和陆地考古相比,它是不是更难?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将在文中为您一一解答~
01
南海重大发现
水下考古成果颇丰
一号沉船遗址点
二号沉船遗址点
一号沉船遗址点(以上图片均来自央视新闻)
2022年10月,深海考古调查团队在中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号沉船遗址以瓷器为主,推测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
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一号沉船遗址点,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二号沉船遗址以大量原木为主,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进行了第一次考古调查,正式启动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南海沉船考古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公众把目光再度聚焦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与商业打捞有着本质区别,它旨在通过考古学方法研究和复原沉没于水下的古代人类社会,是一门科学的学术研究,涉及领域广泛且复杂。
截至目前,通过水下考古工作,中国已发现确认241处不同类型的水下文化遗存(不含港澳台数据),以沉船为主,还有水下石刻、古城址、码头锚地、动物化石和零散文物等不同遗存,时代跨越史前至近现代。
02
从弱到强
水下考古的历史沿革
中国水下考古起步于1980年代末,当时有两个事件是促成其开始的重要原因。
一个事件是1986年,英国人迈克·哈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开拍卖从中国南海沉船上打捞的瓷器和金器。
中国文物事业管理局知道后,委派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赴荷兰考察拍卖事宜。受这一事件刺激,专家们回来后便提议在中国开展水下考古相关工作。
2007年“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巧的是一年后,英国的海上救捞公司与广州救捞局合作打捞“莱茵堡”号沉船,结果“莱茵堡”号没找到,找到了“南海一号”。
为保护中国水下遗产,当局随后中止了中英联合打捞。但遗憾的是,彼时中国水下考古中心刚成立,并不具备打捞抢救海底遗存的能力……
在这两件事的刺激下,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开始发展。
可以说,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前沿地位。现在,我们拥有稳定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和水下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团队,以及专门的考古工作船和数个水下考古科研基地。
除此之外,我们借助“深海勇士号”深潜器、rov等科技进行了深海考古,比如在西沙开展的千米深海考古工作。
“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正在工作,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03
突破挑战
成为会潜水的考古专家
从1989年开始,中国举办了第一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截至目前已举办过9届,培养了200余名专业的水下考古队员。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主要涉及两方面——一个是潜水培训,另一个是业务培训。业务培训主要是熟悉一些水下考古工作的技巧,使用的工具,使用的物探调查方式,甚至包括一些研究领域的变更。
参加培训班的基本是已经有考古专业背景的人,因为把一名潜水员培养成考古专家是很困难的,但是教会一名考古专家潜水的话,相对来说是更容易的工作,这也是各国培养水下考古人才的主要方式。
一般来说,如果古代沉船位于海面下30米左右,那么考古队员下水作业时,需要身穿潜水服,背负80多斤重的高氧气瓶,佩戴潜水表进行计时和水下定位,携带水下摄影机、防水绘图纸、深水高亮手电等工具。
除此之外,水下考古工作还需要相关人员密切关注天气、水流动态等信息。
04
科学考古
水下考古的新未来
科技进步推动的是一场变革。
以前,水下考古学家需要能够潜水并进行实地操作,这会影响他们研究出水文物的时间长短和精力;
但是,随着rov水下机器人、auv无人自主潜航器、深潜器等技术的大量使用,很多考古学家没有必要再亲临水下,而是可以通过rov机械臂等各种技术手段去开展工作。
对于水下考古发展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实施潜水考古工作受到时间的限制非常大,效率会很低,比如在不同的水深,水下停留的时间通常都是以分钟计算的。
有了科技手段辅助后,潜水变成了辅助性手段,而不是决定性手段。考古工作者可以花更多精力和关注点在出水文物的研究上,将自己的领域跟兴趣转移到研究方面。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本文作者:重庆巴人博物馆
审核专家:赵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008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