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这次,41位“乘客”上天!中国航天创造一箭41星新纪录

这次,41位“乘客”上天!中国航天创造一箭41星新纪录

时间:2023-06-16 01:14:34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174

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新华社发(郑斌摄)

一箭多星,对卫星的要求有多高?

一次性要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地送入轨道,这要求卫星从结构、质量等方面进行更高要求的设计,使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简单来说,不仅要保证“坐得下”,还要“坐得舒服”。

为此,长二丁研制团队充分梳理卫星的结构、任务需求,充分挖掘潜能,优化布局设计,采取了38颗卫星壁挂+3颗卫星侧壁的布局方式:卫星的“座椅”由多星适配器和下方锥形支承舱组成,为了便于星箭联合操作,4米高的多星适配器分成上下两个中心承力筒。其中,38颗卫星绕中心承力筒按列布置,并保证了星与星之间的安全距离;如此一来,多星适配器“座无虚席”,但如果为了新增“座位”而一味增加承力筒的高度,“乘客”在飞行阶段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振动和颠簸”。

新华社发(郑斌摄)

为了让41位“乘客”畅享舒适飞行体验,型号团队有效利用整流罩内的空间,让适配器下方的“乘客”挪了挪“脚”,在支承舱上开辟出了3个“专座”,成功让41颗卫星顺利“上车”。虽然“座椅”的形式比较新颖,不过细细一瞧,都是之前送过“乘客”的优质部件,有力保障了此次任务的安全可靠。

41位“乘客”到站后如何安全“下车”?

为了避免在“下车”时出现拥挤碰撞的情况,研制团队巧妙设计“落客方案”,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卫星运管总指挥李峰介绍,测控方案主要是根据卫星进入轨道以及卫星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总体设计团队将筒状多星适配器上的38颗卫星,每一层“乘客”分为一组,共6组;下方支承舱上的3名“乘客”作为第7组,卫星按组进行依次分离。

此外,本发火箭还配套了10个反推火箭,通过开启反推火箭拉开每组卫星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

至此

中国最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拓展到

100多颗卫星在轨的巨大规模

祝贺中国航天!

综合来源:新华社、人民网、科技日报等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2185.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