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蚊子到底最爱哪种人?真正有效的灭蚊方法是……

蚊子到底最爱哪种人?真正有效的灭蚊方法是……

时间:2023-06-26 01:14:2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新媒体 栏目:头条 阅读:116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无视。”

按照这个逻辑,人类对蚊子可谓爱得深沉。关于蚊子的讨论和研究且不说内容,热度绝对是昆虫界的顶流。

在关于蚊子的各种众说纷纭之中,什么血型招蚊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了。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有不少相关研究。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蚊子最爱O型血?

在一些针对特定种类的研究中,蚊子确实体现出了对血型的偏向性: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实验室里的埃及伊蚊最喜欢 O 型血。但它们吸食的血型的不同,对蚊子的各项生理指标比如寿命、繁殖力、后代的健康等等没有任何影响,可能纯粹是“口味”上的区别

另一项对于白纹伊蚊的研究则发现它们也更喜欢降落到 O 型血的被试者身上。在这项实验里虽然选择 O 型血的蚊子在数量上最多,不过只显著多于 A 型血,和 B、AB 型血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关于蚊子与血型的争议可以终结,蚊子显然最喜欢 O 型血?并不能。

首先,蚊子的种类非常繁多,每一种甚至同一种类的不同种群,包括不同地域的种群,或者野生的和实验室长期饲养的蚊子,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不同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可能也会影响结果。

比如一项针对斯氏按蚊的研究就发现他们最喜欢 AB 型血,而反而最不喜欢 O 型。而对于之前提到似乎最爱 O 型的埃及伊蚊,在其他研究里则又表现出对 B 型血的偏好。

所以蚊子对于血型的偏好依然是模糊并且充满争议的,我们只能说不论什么血型都会被蚊子吸血。特定种类和种群的蚊子对血型可能有一定的偏向性,但是拿出单独一篇文献的研究结果说蚊子喜欢某型血,把单个实验条件下的小种群的行为扩大到所有蚊子,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什么血型招蚊子这个话题之所以被我们津津乐道,多半并不是因为蚊子很在意血型——真正喜欢拿血型身高星座这些说事的是人类自己呀。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到底哪种特征最吸引蚊子?

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吸蚊子体质,一群人出去玩只要有你在别人就安全了,或者你幸运地是蚊子绝缘星人,那么关键因素可能并不会是你的血型,而是其他一些更加决定性的因素。

抛开血型这个被翻来覆去研究过很久依然难以下定论的因素,不如去看看其他我们明确知道的蚊子的喜好,方可师蚊长技以制蚊。

在“谁的血好喝”这个问题上,蚊子内部的不同派系首先就要打一架。不同蚊子对于不同物种的血的偏好相当明显。

其实并不是所有蚊子都喜欢吸人类的血,有些种类更喜欢其他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以及两栖动物,而同一种蚊子在不同地区的种群也会有不同的偏好

有一种蚊子( Uranotaeniasapphirina )的口味更加独特,它们的吸血对象是环节动物,比如蚯蚓和水蛭。

这些蚊子自然会对自己菜单首选的动物相关的信息格外敏锐,比如气味,体温和声音。而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那些最喜欢人类血液的蚊子看上的是我们的哪一点:“你喜欢我什么地方,我改还不行吗?”

对于包括蚊子在内的一众吸食温血动物血液的寄生虫来说,人类散发出的两种信息是它们最难以抗拒的:热量和二氧化碳

在自然界,比环境温度更高的恒定体温是温血动物的标志性特征,而只要是活着的动物就要呼出二氧化碳。以这两者作为最为关键的宿主定位信息,也是演化做出的最好选择。

以我打交道过的几类吸血昆虫:蚊子、臭虫和厩(jiù)螫(shì)蝇来说,它们对热量和二氧化碳信号的反应总是各种吸引物里面最强烈的。在实验室里就算没有食物,这两者也会引发强烈的觅食行为,比“巴甫洛夫的音叉”还灵。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有一次我给蚊子加喂水的水瓶时,无意中把水龙头拧到了热水,结果蚊子们居然对水瓶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对于这些面对热水都跃跃欲试的蚊子,又怎么能指望它们仅仅因为你是某种血型就止步不前呢。

如果你新陈代谢活跃、体温更高、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那么就可能会变成蚊子眼中的“香饽饽”。比如孕妇、正在剧烈运动以及饮酒的人,就更容易被蚊子盯上。

蚊子拥有敏锐的嗅觉,所以人类的气味也是它们考察的重点。热量和二氧化碳让蚊子知道这里有一只可能很好吃的“温血大冤种”,而要知道这个冤种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菜系(比如人类),甚至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菜系里最喜欢吃的菜色,则需要蚊子利用嗅觉进行进一步的细品。

乳酸就是一个被我们熟知的会吸引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虫的化合物。而乳酸所属的羧酸类,更是一大类要为蚊子对我们的兴趣负责的有机物。

其他一些代谢产物,比如氨,以及人体表面菌群产生的一些独特物质,也会进一步引起蚊子的食欲。很多化合物在单独存在时对蚊子并没有多大吸引力,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则会形成独特的宿主气息,让蚊子心向往之。

反过来说,如果这些气味组合的足够巧妙,就算不是来自人体上,也可以吸引想要饱餐一顿的蚊子,比如“臭名昭著”的林堡奶酪,因为成分和人体产生的难闻气味相似,甚至可以用做诱骗蚊子的陷阱诱饵。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那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制造一个超级加倍的“林堡奶酪”,把蚊子统统骗进来杀呢?理论上行得通,但在实践中有不小的困难。

蚊子和很多其他吸血昆虫,虽然对于人类或者其他宿主的气味也很敏感,但是优先度一般是低于热量和二氧化碳的。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要配合热量和二氧化碳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且往往后者才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引诱剂只是锦上添花。

正因为如此,能够高效引诱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虫的陷阱或毒饵开发起来困难重重。

把足够和人体吸引力相媲美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整合到陷阱或者毒饵里非常困难。实验室里用的二氧化碳气瓶虽然量大管饱,但是无法推广使用。虽然也有利用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设计,有些还商品化了,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太少缺乏实际作用。

干冰生成二氧化碳量足够大,但是保存运输不便,挥发的很快,还有冻伤的危险。而恒定模拟人体体温的热量也需要依靠电力来实现。

总的来说,想用简单廉价的“料理包”,像用蟑螂毒饵来对付蟑螂那样对付蚊子,目前来说还是个大难题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每个人的气味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如果你是吸蚊子星人,那可能就得吸一辈子了。而另一些天生“气味不凡”的人,不但不怎么吸引蚊子,甚至能散发出一些让蚊子讨厌的味道,比如就有研究发现某些人身上的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组合让蚊子望而却步,使他们获得了天生的防蚊结界

科学家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希望基于这些“天选之子”的进一步研究能让我们在将来用上同款防蚊神器。而现在,我们这些吸蚊子星人还是老老实实做好物理隔离,同时积极投靠蚊香和避蚊胺,尽力以过一个不疼不痒的夏天为目标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Prasadini, Manushika,et al. "Blood feeding preference of female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forhuman blood group types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fecundity: implications forvector control." Americ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3.2 (2019):43-48.

[2] Shirai, Yoshikazu, etal. "Landing preference of Aedes albopictus (Diptera: Culicidae) on humanskin among ABO blood groups, secretors or nonsecretors, and ABHantigens." 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41.4 (2004): 796-799.

[3] Anjomruz, Mehdi, etal. "Preferential feeding success of laboratory reared Anopheles stephensimosquitoes according to ABO blood group status." Actatropica 140 (2014): 118-123.

[4] Khan, ShahmshadAhmed, Akwashiki Ombugadu, and Saboor Ahmad. "Host‐seeking behavior andfecundity of the female Aedes aegypti to human blood types." PestManagement Science 78.1 (2022): 321-328.

[5] De Obaldia, MariaElena, et al. "Differential mosquito attraction to humans is associatedwith skin-derived carboxylic acid levels." Cell 185.22 (2022):4099-4116.

[6] Logan, James G., etal. "Arm-in-cage testing of natural human-derived mosquitorepellents." Malaria journal 9.1 (2010): 1-10.

作者:虫爷ChenZ 昆虫学博士

审核:殷海生 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杨雅萍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3668.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新媒体,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