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100 年前的顶级西瓜,放到现在连猪都不吃?

100 年前的顶级西瓜,放到现在连猪都不吃?

时间:2023-06-27 01:14:0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123

还记不记得曾有博主晒出自己种的“100 年前的顶级西瓜”,说这个瓜虽然香气足,但皮厚瓤小、口感粗糙、甜度平平——甚至,连猪都不吃。

很多网友感叹,“原来人类有好瓜吃才这么几年”“终于看到油画里的瓜了”。

图片

1645-1672 年间的静物画丨Giovanni Stanchi. Watermelons, Peaches, Pears, and Other Fruit in a Landscape.

可是,100 年前真的吃不到又红又甜的西瓜吗?

图片

@种子猎人SeedHunter 的微博丨微博

图片

博主种出的石山西瓜丨微博

这种西瓜叫做石山西瓜(Stone Mountain Watermelon)。这个品种于 1923 年在美国佐治亚州被培育出来,并且迅速成为 20 世纪 30~40 年代最畅销的西瓜品种。后来由于大量的杂交,石山西瓜已经近乎绝种,现在我们很难再品尝到它。不过,早在 17 世纪,人类已经培育出了红瓤西瓜,石山西瓜作为 100 年前的顶级西瓜,应该不至于难吃到连猪都看不上。

西瓜从一种“苦瓜”变成现代人的夏日福利,可不只是过去 100 年里的新成就。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西瓜了。

01

驯化西瓜的四千年历史

在远古时期,西瓜既不红,也不甜,甚至还是苦的。西瓜是葫芦科植物,它们产生的葫芦素有细胞毒性,这是植物在野外生存和繁衍时的重要防御机制,而苦味也来源于此。现在的药用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仍然很苦,人们用它来提炼可以入药的葫芦素,还将它们作为生物燃料使用。它的亲戚饲用西瓜(Citrullus amarus),虽然没有苦味,但不红又不甜,一般用来当饲料。我们目前食用的栽培西瓜(Citrullus lanatus)经过选育,已经没有了苦味。

图片

瓤白味苦的药用西瓜丨Ji-Elle

栽培西瓜什么时候没了苦味,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西瓜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了。在利比亚的西南部,研究人员曾发现 5000 年前的西瓜籽。公元前 1500 年,苏丹也已经出现了西瓜。在埃及的图坦卡门法老墓中,考古专家还找到了公元前 1330 年左右的西瓜籽。

图片

在利比亚发现的 5000 年前的西瓜籽丨参考文献[2]

在驯化西瓜的过程中,人类还将西瓜从非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早在公元 2000 年前,尼罗河谷的人们开始尝试培植西瓜;随后,西瓜出现在了地中海地区。到罗马时期(公元前 31 年至公元 476 年),非洲北部和欧洲的西瓜种植已经十分兴盛。后来,早期的欧洲殖民者还将西瓜带到了美洲。而在公元 800 年和 1100 年,西瓜分别传入印度和中国,并逐渐传播到整个亚洲。

当时的人还认为西瓜有治疗的功效。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人们不仅把西瓜当利尿剂,还会把冰凉、湿漉漉的瓜皮放在中暑的孩子头上,帮他们降温。而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的园艺师则哈里·帕里斯(Harry Paris)认为,西瓜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除了国际贸易的因素,还因为高水分的西瓜在远航时可以作为重要的淡水来源。

那个时候的西瓜长什么样?最早的能够清晰展现西瓜细节的图片,是一张草药医学的手稿(Melones palestini ul’ Saracenici of the Tractatus de herbis),绘制于大约 1300 年,现保存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在手稿中,西瓜小而圆,绿色表皮上带有窄窄的深色条纹。西瓜的叶呈现近轴折叠,卷须有分支。在同一世纪,其他描绘西瓜的手稿也展现了那时西瓜果实小、形状圆的特征,宽窄不同的条纹形态则对应了两种不同的种植变种。

图片

1300 至 1375 年的草药学手稿,西瓜小而圆,左上图和右下图的西瓜是两个不同的变种,表皮纹路宽窄不同丨参考文献[3]

在同时期的画作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西瓜的果肉是白色的,有黑色的籽。

图片

关于西瓜种植场景的画作,绘制于 1385 年至 1395 年 丨Melones palesini of theTacuinum sanitatis, 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 ms. Nouv. Acq. Lat. 1673, fol. 38r

图片

在上图的放大版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西瓜有白色的果肉丨Melones palesini of the Tacuinum sanitatis, 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 ms. Nouv. Acq. Lat. 1673, fol. 38r.

02

一百年前的西瓜不如现在?

在这之后,西瓜不断被培育和改良。我们不知道人们在哪一年吃上了香甜的大西瓜,但在1395年《健康全书(Tacunium Sanitatis)》的手抄本插画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瓜农们开始种植红瓤西瓜了。由于红色果肉的基因和决定西瓜含糖量的基因有关联,当人们有意识地培育甜度高的西瓜时,西瓜的果肉也逐渐变红了。

图片

1395 年的画作中已经出现了红瓤西瓜丨Melones dulces of the Tacuinum sanitatis, O¨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 Vienna, Cod.Ser. N. 2644, fol. 21r.

而在 17 至 19 世纪的画作中,它们看起来已经与现代西瓜并无二致了。当时的人们不仅食用西瓜,还拿它们酿酒,说明那时的西瓜已经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了。

图片

1680-1708 年的西瓜画作丨Aniello Ascione. Carnations in a terracotta pot, with grapes, watermelon and other fruit in a landscape.

图片

1771 年西班牙画家的静物画丨Luis Egidio Meléndez. Still Life with Watermelons and Apples in a Landscape.

图片

1835 年德国画家的静物画丨Leopold Zinnögger. Früchtestillleben mit Melone und Weintrauben.

图片

1864 年的西瓜画作丨Mihail Ștefănescu. Natura statica cu fructe.

人们认为几百年前的西瓜难吃,很可能是受到了同时期一些画作的影响。在这些画中,因为茄红素不够,西瓜瓜瓤偏白,还可以看到粗糙的经络,显然达不到现代吃瓜人对“好瓜”的评判标准。

图片

1610-1670 年意大利画家的静物画丨Michele Pace. A watermelon, squash, peaches and plums on a stone.

为什么同一时代的西瓜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受当时的培植技术所限,不同地区种植的西瓜可能良莠不齐。品质优良的西瓜,也不一定能通过育种技术得到稳定遗传。种植的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授粉等,也会左右西瓜的好吃程度。当时的人们比现在更容易买到皮厚、不甜还空心的西瓜,说不定画家就是恰好买到这样一个歪瓜裂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当静物画的写真素材吧!

这次博主种出的石山西瓜皮厚瓤小,可能也是因为种子品质不稳定,或者种植条件不符合品种要求。实际上,包括石山西瓜在内,100 年前的人们已经开始培育几个以香甜多汁著称的西瓜品种,比如美国的蜜宝(Sugar Baby)、查理斯顿(Charleston Gray)、克伦生 (CrimsonSweet)等。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园艺科学系研究员马亨德拉·迪亚(Mahendra Dia)等人测量了这些西瓜品种的糖度,发现石山西瓜的平均糖度在 9.14°Bx 左右,而其他大多数品种的糖度可以达到 10-12°Bx,和现在市面上西瓜的糖度差不多。大多数苹果的糖度在 10-14°Bx,而常见菠萝的糖度是 8-10°Bx。

图片

1904-1917 年俄罗斯画家以西瓜为主题的静物画丨Victor Abashin. Four watermelons.

图片

美国培育的西瓜品种蜜宝(Sugar Baby)丨JFVelasquez Floro

在同一时期,我国也在培育一些本地农家品种,如核桃纹、花狸虎、喇嘛瓜等。

03

现代技术下的西瓜育种

100 年前的育种工作,大多是基于当时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当时的育种工作者已对如何筛选和强化西瓜的性状颇有心得,培育出了不少优良的西瓜品种。

在林林总总的西瓜品种里,最打动广大吃瓜群众的想必是无籽西瓜了!1938 年,中国人黄昌贤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利用秋水仙素,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作为亲本,首次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对懒得吐籽的吃瓜人来说莫过于夏日福音。

图片

无籽西瓜丨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到了 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搭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大门,这也成为了现代水果育种的重要基石。

而到了今日,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的统计,西瓜在世界十大果品中位居第五。作为吃瓜大国,我国的西瓜栽培面积及总产量已达世界之冠,还把第二名土耳其远远甩在了身后。

图片

2019 年全世界西瓜产量最高的10个国家,中国位于第一,且远超其他国家丨FAOSTAT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一些国外的优良品种被引入我国;同时,国内也开展西瓜育种工作,逐渐建立起近 500 人的西瓜、甜瓜科技队伍,人数之多远超其他国家。在过去的 60 多年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辗转新疆与海南,培育出了 30 多个西瓜、哈密瓜的优良品种,如 “8424” 西瓜和“皇后”哈密瓜。吃瓜不忘种瓜人,随处可见的优质西瓜、甜瓜,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

图片

在瓜地工作的吴明珠丨新疆农科院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如分子标记、组织培养技术等,也促进了我国西瓜、甜瓜种植品种的逐渐国产化、良种化。丰产、抗病虫害、皮薄肉厚、耐贮运是主要的培育标准。近年来,我国还开展了一些特色西瓜新品种的选育,比如高维生素 C、高瓜氨酸、高番茄红素等。

除了高甜度这个常规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甚至还选育了酸甜风味的西瓜品种“SW”。不仅如此,西瓜的果肉不再仅限于常见的纯红色和纯黄色,红黄镶嵌的“双色冰淇淋”西瓜也已经上市多年。

图片

果肉内红外黄的“双色冰淇淋”西瓜丨参考文献[9]

如今我们能够吃上香甜的大西瓜,要感谢古人们对西瓜的驯化,也要感谢近代的育种技术。但不管怎么说,西瓜的老搭档还是凉凉的空调。在家用空调还未普及的 100 年前,就算能吃上好瓜,人们的夏天还是没内味儿。

参考文献:

[1] Dane, F., & Liu, J. (2007). Diversity and origin of cultivated and citron type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4(6), 1255–1265. https://doi.org/10.1007/s10722-006-9107-3

[2] Wasylikowa, K., & van der Veen, M. (2004). An archaeobotan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Thunb.) Matsum. & Nakai (syn. C. vulgaris Schrad.).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13(4), 213–217. https://doi.org/10.1007/s00334-004-0039-6

[3] Paris, H. S., Daunay, M.-C., & Janick, J. (2013). Medieval iconography of watermelons in Mediterranean Europe. Annals of Botany, 112(5), 867–879. https://doi.org/10.1093/aob/mct151

[4] Dia, M. (2016). Stability of fruit quality traits in diverse watermelon cultivars tested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Horticulture Research, 11.

[5] The 5,000-Year Secret History of the Watermelon. (2015, August 21). History.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article/150821-watermelon-fruit-history-agriculture

[6] 王鸣. (2003). 我国西瓜育种的进展(上). 西北园艺:蔬菜, 3, 6–8.

[7] 王鸣. (2003). 我国西瓜育种的进展(下). 西北园艺:蔬菜, 5, 6–7.

[8] 程瑞, 徐兵划, 张朝阳, 许文钊, 顾妍, 黄大跃, 孙玉东. (2021). 从文献统计分析我国近10年西瓜育种特点及方向. 中国果树, 2, 79-82.

[9] 姚怀莲, 曹雪会, 周万凤, 丁晓青, 殷子越. (2021). 双色冰淇淋西瓜设施优质栽培要点. 中国蔬菜,3,114-116

[10] 中国妇女报. 致敬吴明珠教授!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袁隆平的同窗. [EB/OL]. 2021-05-27

[11] 种子猎人SeedHunter. 2021-9-11,15:56. 微博.

来源:果壳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83826.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