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霸的行为到底是对是错?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事!
时间:2022-07-07 06:22:10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李永乐老师 栏目:头条 阅读:13
《复仇者联盟4》中超级大反派灭霸认为宇宙中的生命过度膨胀,消耗了宇宙的资源。 为了维护平衡,灭霸收集了六颗无限宝石,要消灭宇宙中一半的生命。
大家也许觉得这只是天方夜谭,但是历史上真的有人把它当作一种科学理论进行研究。甚至,因为迷信这一理论,曾经造成了历史上巨大的人道灾难。
1马尔萨斯人口论
1798年,英国有一个叫做马尔萨斯的32岁单身汉,他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找不到老婆的过程中,琢磨出了一套关于人口的理论,写成了颇具争议的著作《人口学原理》。
在这本书中,马尔萨斯提出了一种关于人口增长的理论。他认为:人口的增长受到了食物增长的限制,二者的增长行速度是不同的。食物的增长取决于开拓的土地、农业技术的提高等因素,增长是缓慢而线性的。比如,今年的粮食产量是100,20年后可能变为200,40年后会变为300….
但是,人口的增长却是指数增长的,如果平均生育年龄是20岁,每对夫妇生下3个孩子,那么每过20年,人口数量就会变为原来的1.5倍。
这样一来,在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中,人口的增长一定会突破粮食的承载能力,粮食不够吃了,就一定会造成人口的大规模死亡,使得人口数量回到食物承载能力以下,这个过程就称之为马尔萨斯灾难。由于马尔萨斯灾难的反复出现,人口增长必然非常缓慢,就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灾难的具体形式很多,例如饥饿、疾病、战争、犯罪等。马尔萨斯认为,这些人类的大规模死亡事件都是“合理”的,所谓合理,并不是合乎道德,而是合乎规律。因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所以当这些灾难发生时,我们不应该干预,因为任何干预都是徒劳的,人类不能与自然规律作对。
马尔萨斯还认为,如果一定要有人死去,那么这就是穷人的责任,因为穷人是社会的负担。他将穷人称为“过剩人口”,并主张减少对穷人的补贴,提倡穷人晚婚晚育。
2爱尔兰马铃薯饥荒
马尔萨斯提出这一理论后,受到了许多人尖锐的批评,但是也吸引了一批信众,这里面包括了一些英国的大臣,这就造成了爱尔兰历史上最大的灾难——马铃薯饥荒。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马铃薯(土豆)从美洲传到欧洲。由于马铃薯亩产可以达到数千斤,迅速成为爱尔兰的主要食物作物。1801年,爱尔兰并入英国,由于稳定的环境和高产的农作物,在45年内,爱尔兰人口从500万激增到800万。
不过,单一的种植品种使得马铃薯特别容易受到病虫害的袭击,爱尔兰自十八世纪以来,马铃薯至少绝收过24次,在以往农作物绝收时,英国政府会禁止爱尔兰出口农作物,逼迫农场主和资本家以较低的价格将农产品卖给贫民。
1845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一年,因为一种马铃薯病菌流行,爱尔兰的马铃薯再次绝收。许多大臣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认为这是因为爱尔兰的“过剩人口”造成的,应该允许他们死去,所以对爱尔兰的救援非常有限。而且,英国这一回也没有限制爱尔兰农产品的出口,仅有的一点收成也被打农场主和资本家送到了英格兰。从1845年到1852年,7年的时间内,爱尔兰的人口从800万锐减到400万。
直到今天,爱尔兰的人口也不到500万,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英国政府的糟糕处理,激怒了爱尔兰群众,为后来的爱尔兰独立战争埋下了种子。
3马尔萨斯是对的吗?
从人口论诞生之初,直到今天,争论就从未停止过。
支持者认为:马尔萨斯理论的确能够解释人类历史上的一些规律。例如,在公元元年的时候,世界人口就达到了2.5亿,但是到了公元1500年,人口才终于达到5亿,到了公元1800年,人口达到了9亿。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人口的增长一直很缓慢。
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这就是因为受到食物增长的限制,人口数量一旦超过食物承载能力,就会出现马尔萨斯灾难。例如,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杀死了欧洲一半的人口,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即便没有黑死病,也会有白死病。
再比如,二战时造成了世界上7000万人死亡,其中很多是平民。如果马尔萨斯还活着,他一定认为这也是自然规律,即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
支持者的另外一个论据是历史上工人的工资。从历史资料看,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工人的平均工资都刚好可以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比如在公元前16世纪,古巴比伦已经出现了繁荣的城市,城市中就出现了工人。据史料记载,巴比伦的工人工作一天的工资可以购买7kg小麦。时间过了1000年,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最繁荣的城市雅典,工人工作一天可以买到13kg的小麦。时间再向后推2300年,到了1800年,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英国的工人工作一天可以买到6kg小麦。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是1.68元,小麦价格0.24元/kg,工人工作一天大约可以买7kg小麦。人类经过了3600年的时间,工人的工资却没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马尔萨斯的支持者认为:一旦因为某些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工人工资增长,让工人有了多余的食物,工人就会倾向于多生孩子。多生的孩子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平均工资下降,同时人口的增长也会吃掉由于生产力提高额外创造出的产品。只有食不果腹了,人们才会不再生孩子,所以千百年来工人就都生活在温饱线上。
不过,马尔萨斯理论没有办法解释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激增的现象。从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到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类只用了不到200年的时间人口就翻了7倍,此间虽然也出现了各种传染病、战争、灾难等,但是人口几乎没有大规模的下降。也许,这是因为马尔萨斯低估了科学技术——如化肥、杂交作物、农药等现代农业产品的巨大威力。
例如,同样是人口众多,生产力低下的印度,在1961年时出现了类似于马尔萨斯陷阱的人口危机。但是恰巧在那个时候,大规模的改良作物出现了,结果印度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规模的增长了几十年。技术的增长使得19世纪以后的世界脱离了马尔萨斯陷阱。
除此之外,有人也质疑马尔萨斯的基本假设:人类的基本欲望是吃(食物)和性(繁殖后代)。反对者认为:由于避孕措施的出现, 性与繁殖之间已经没有必然联系,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就是有力的证据。
因为生育愿望的下降和生产力的提高,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持续增长,大大超过温饱线。
4马尔萨斯的影响
对于马尔萨斯理论,直到今天还有巨大争议。不过,在《人口学原理》出版四年之后,有一位年轻人读到了这本书,他认为:也许这种观点用在人身上并不一定正确,但是用在动物身上是再合适也不过了,因为动物没有科学技术,只有原始的欲望。后来,这个年轻人就写了一本书,叫做《物种起源》,这个年轻人叫做达尔文。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 是生命科学的支柱理论之一。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与马尔萨斯理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将进化论和马尔萨斯理论相结合,就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只有优秀的基因才有资格传承下去,“过剩人口”应该允许他们消亡。
毫无疑问,电影中那些叫嚣“强者才有资格活下去”的大反派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相比来讲,灭霸反而更有道德:毕竟他是随机选一半人来杀的。
李永乐老师:北京大学物理与经济双学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北京市中学物理教师/物理竞赛教练。从教十年,培养清华北大学生200余人,国际奥赛、亚洲奥赛、国家奥赛金牌十余名。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225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李永乐老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立春 心理战“疫“情绪调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