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 > “战疫”进行时警惕消毒酒精的火灾隐患

“战疫”进行时警惕消毒酒精的火灾隐患

时间:2022-07-07 06:22:11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13

当前,全民正在努力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炎疫情的攻坚战。由于酒精对病毒有较好的消杀作用,很多场所包括一些居(村)民家庭都在使用酒精或以酒精为主要成份的消毒液等。

尽管目前网传的一些因使用酒精或消毒液引起火灾或爆炸的消息并不属实,但酒精及酒精含量较高的消毒液确实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在选购、储存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

酒精,学名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且易挥发的易燃液体,可与水互溶而具有不同浓度,浓度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有资料显示,在同等条件下酒精液体的表面张力比水要小,所以流动性更强。

酒精的闪点是13℃,比较低,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源达到燃烧、爆炸的最低温度。酒精的闪点温度低于通常的室温,所以,一旦泄露,遇到合适点火源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与其他液体燃烧一样,酒精的燃烧实质上是其液体表面挥发出来的气体的燃烧,而非液体本身在燃烧。因此,酒精浓度越高、雾化状态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其挥发性也就越强,起火或爆炸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爆炸与燃烧的区别在于单位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度更快、释放的能量更大、破坏力更强。通常情况下,酒精爆炸的原因主要是一定量的酒精液体表面暴露,酒精挥发成气体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积聚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当混合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到合适的点火源发生的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目前有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引起酒精燃烧或爆炸的点火源均为明火,但基于安全考虑,烟头或静电等弱火源依然不能忽视。

明亮环境下,酒精着火的火焰不明显,初期不易被发现和察觉

基于以上原因,对酒精或以酒精为主要成份的消毒液等用品的安全问题提示如下:

一、选购

1.要根据使用需要和环境状况选用合适的产品种类。

例如,对于免洗手的消毒产品,市场上有消毒液和消毒凝胶。由于凝胶类产品比液体类产品挥发性弱,所以火灾危险性也低些。

再比如,如果使用环境空间狭小且不易通风,或者是易有明火火源,则建议不选购具有喷雾功能的液体产品尤其是酒精浓度过高的产品。

2.要注意产品包装及安全提示等。

通常情况下,塑料包装比玻璃瓶装要安全得多。小容量装比大容量装要安全得多。有安全提示标注的要比无安全提示标注的好些。

原因在于,玻璃瓶通常防撞击、防破碎的能力较弱。大容量装的酒精一旦发生泄漏或碰翻等意外时,其危险性增大、处置难度也大。另外,有安全风险的产品却不标注安全提示,这增大了不当使用等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二、储存

1.储量不要大。

酒精及酒精含量较高的产品均属于危险品,所以人员密集场所和家庭等都不宜储量过大。一般建议家庭的合理储量不超过500ml为宜。500ml酒精在通常的瓷砖地板上自然流淌面积可达1m2,这个面积的火灾很容易波及周围可燃物造成火势蔓延且不易处置。

2.需远离火源、热源。

存放时应注意避光。应远离灶台、电炉子、取暖器等明火或高温,防止容器受热烤坏导致泄漏并发生火灾或爆炸。使用明火时,比如点燃蜡烛、放置烟头等,均需注意远离。

3.牢固、可靠。

要注意封闭好容器并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或牢固宽敞的平面上并离开其他可燃物一定距离,防止倾倒、掉落导致容器破损进而发生泄漏出现意外。要放置在儿童等判断能力弱的人所不易触及的位置,防止乱动、乱用发生意外。

三、使用

1.消毒使用时,建议以小量擦拭目标物体表面为主,不宜对房间物品或空间作大面积喷洒。

2.使用时不要靠近、接触热源和明火,更不能带火擦拭灶台或附近的油烟机等。

3.给电器表面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擦拭。

4.每次取用应适量、小量,注意不要洒出,并应立即将容器盖好盖子,防止开敞挥发。

5.使用过的纸巾、毛巾等沾了酒精的清洁工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防止残留酒精继续挥发且遇到明火。

6.擦拭物品表面后,尤其是酒精使用量较大、使用点位较多、甚至是进行了空间喷洒后,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通风并禁绝火源。

7.不建议在穿着的衣服上直接喷洒酒精。一旦喷洒,绝对禁止接近明火,如点火吸烟或到厨房开火用灶等。

四、应急处置

1.一旦酒精液体意外泄漏或洒出,应在禁绝明火的前提下立即擦掉或用水稀释。泄漏量较大时,应加强通风。

2.酒精着火时千万不要慌乱,手忙脚乱反而导致液面扩大、挥发加快、火势加大。

3.若身上的衣服着火,应立即用双手捂住面部、屏住呼吸、就地直躺、反复滚压,而不是快速乱跑。有研究表明,此种情形下使用就地滚压法比脱衣法更便捷、更安全、更可靠。

4.地面或物体表面小面积的酒精火,只要周围没有可燃物,其维持一小段稳定燃烧后会很快衰弱直至自行熄灭。若周围有可燃物又不便灭火时,可迅速将火焰周围的可燃物移开,且注意尽量不要接触或扰动酒精液面。

5.酒精着火可用灭火器、水等来灭火或用棉织物覆盖灭火。火大时,应立即逃离并通过呼喊等方式及时发出警报以提示周边人员注意避险,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火警119。

6.一旦被困火场,应躲入安全房间关门自救或选择安全部位临时避险。部、面部被火焰包围时应尽量减少吸入,防止呼吸道灼伤。降低身姿甚至是趴下以避免烟气和热伤害通常情况均较实用。

7.伤者应立即就医。有些呼吸道灼伤者起初未引起重视,待呼吸道水肿导致窒息难受时再送医救治已晚。

总之,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大家要时刻注意身边的消防安全,坚决防止疫情与火灾等灾情叠加造成更大伤害。

作者:赵术学 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中国消防协会火灾原因调查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专家、海南省安全生产专家库专家。

审核专家:孙文中 中国消防协会原宣教部主任、主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2251.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