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可能是先有的恐龙毛蛋!
时间:2022-07-07 06:55:25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科普中国 栏目:头条 阅读:21
有一种传说中的“暗黑料理”,有的人对它爱不释手,视其为难得的珍馐美味;有的人却对它敬而远之,看上一眼都会起上一身鸡皮疙瘩,更别提放到嘴巴里品尝味道……这个可怕的食物,就是毛蛋。
毛蛋
来源∣图虫创意
毛蛋是否好吃咱们暂且不谈,不过提到蛋壳里尚未出世的小鸡,就不得不联想到它们在中生代的老祖先恐龙。我们知道恐龙也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那么未孵化的恐龙是不是也会有“毛恐龙蛋”呢?
最近,中、英、加三国的科学家团队就发表了一个发现于我国江西赣州晚白垩世的“化石毛蛋”。
保存在博物馆中的“化石毛蛋”
来源丨本文审稿专家
这是一只还没孵化的恐龙胚胎化石,保存这枚化石的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给这个没出生的恐龙化石取了一个可爱的昵称——“英良贝贝”。那么,变成化石的恐龙胚胎和传说中的暗黑料理毛鸡蛋有什么关系呢
1
蛋的结构
鸟类和恐龙都通过下蛋来繁衍后代,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个刚产出的蛋都有哪些结构。
以鸡蛋为例,最外层是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蛋壳。蛋壳下面有两层卵壳膜(外壳膜和内壳膜),在蛋的大头一端,两层卵壳膜中间夹着一个很大的“气泡”,就是气室。
鸡蛋的结构:1.蛋壳2.外壳膜3.内壳膜4.上系带5.稀蛋白6.浓蛋白7.卵黄膜8.核筋膜9.胚盘10.深色蛋黄11.浅色蛋黄12.内部蛋白13.下系带14.气室15.蛋壳缘
来源∣维基百科
内壳膜内部半流动的胶状物质就是蛋白,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起到减震、保湿、保护胚胎的作用,与哺乳动物的羊水类似。
蛋白包裹着蛋黄,系带连接蛋黄,将其固定在蛋白里面。在蛋黄的表面还有一层蛋黄膜,如果将其戳破,就会发现里面黄色的液态物质流了出来。
小朋友们经常会问最后变成小鸡的到底是蛋白还是蛋黄,实际上蛋黄的主要作用是为胚胎提供发育的养分,最终变成小鸡的是胚盘部位,就是蛋黄上的一个小点,不注意很难看清。
2
“毛蛋”是什么
受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21天左右的时间会孵化成小鸡。而毛蛋从名字来看,就是长了毛的鸡蛋,也就是说在发育过程中已经长出羽毛的鸡胚胎。
毛蛋,也被叫做旺鸡蛋、鸡仔蛋、鸡蛋胎、喜蛋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在孵化过程中突然被终止了发育进程的鸡蛋。
发育第9天的鸡胚胎
来源丨维基百科
毛蛋发育终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温度湿度的突然改变、细菌及寄生虫的感染以及人为终止发育等。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一些被称为“活珠子”的毛蛋,很多是人为在鸡蛋发育第12天左右的时候将胚胎发育终止,并进行食品加工后得到的。
3
“英良贝贝”也是毛蛋?
众所周知,一部分兽脚类恐龙最终演化成了鸟类。
从化石形态上来看,“英良贝贝”有着短而高的头骨,并且没有牙齿,说明它是一只窃蛋龙类恐龙。这枚恐龙胚胎化石的保存状态相当原始,没有受到化石化作用的太多干扰,清晰展现了其存活时的状态。这只小恐龙从头到尾的总长度估计为27厘米,蜷曲在一个长度为17厘米长形蛋化石中。
“英良贝贝”化石
来源丨本文审稿专家
迄今为止,古生物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窃蛋龙类的化石,其中就包括窃蛋龙类的蛋化石、正在孵蛋的成年恐龙以及即将孵化的窃蛋龙胚胎。
鸟类的演化树(基于Godefroit及其同事于2013年的系统分析)
图中“偷蛋龙类”即窃蛋龙类
来源丨维基百科
窃蛋龙类是一类身披羽毛的兽脚类恐龙,目前已知来自亚洲和北美的白垩纪地层。这一恐龙类群与鸟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窃蛋龙类具有多变的喙部形状,体型也具有很大差别。这些特征很可能使它们具有广泛的食性类型,包括植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
窃蛋龙的复原图
来源丨维基百科
这次发表的“英良贝贝”是一个位于蛋壳内部,还未孵化的窃蛋龙胚胎化石,因此它很有可能长着和鸡雏一样的细软羽毛。也就是说,这枚未孵化的恐龙胚胎化石正是来自7200至6600万年前的一个“毛蛋”。
所以,针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一句“先有毛蛋”。
4
破壳的难题
尽管都是蛋,但恐龙蛋显然要比鸡蛋壳厚得多。发育成熟的小恐龙应该如何打破蛋壳成功孵化呢?“英良贝贝”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答案。
在蛋内充分发育的鸟类在孵化前不久会先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下,雏鸟会先弯曲身体,把头伸到翅膀下面,这样可以稳定头部,有助于用喙对准壳体的同一点,使打破蛋壳变得更容易。
“英良贝贝”的复原图 绘图:守林动画
来源丨本文审稿专家
在“英良贝贝”的化石上,科学家们同样发现了这样的姿态。也就是说,鸟类孵化前收缩身体调整姿态的行为很可能并非“原创”,而是继承自它们的兽脚类祖先。这种来自祖先的“破壳秘籍”在演化的长河中早已写进了鸟类的中枢神经。
另外,这一发现在恐龙胚胎化石中也尚属首次,这一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恐龙与鸟这两类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除了调整身体姿态,“英良贝贝”还有一个继承自更老祖先的“破壳神器”——卵齿。
龟的卵齿(吻部前端白色尖状凸起)
来源丨维基百科
卵齿是一个比较尖锐的角质齿,在爬行动物、鸟类、单孔目哺乳动物身上都有这种用来打破蛋壳的特殊结构,甚至一些两栖类(卵齿蟾属Eleutherodactylus)也有类似的结构。在孵化的时候,长在喙或者吻部尖端的卵齿可以让新生的动物很容易地就从内部刺破蛋壳来到外界。
如果“英良贝贝”能够成功孵化,它的状态可能会更接近于前些年发表的窃蛋龙幼崽化石“中华贝贝龙(Beibeilong sinensis)”,我们可能也就难以从化石中得到关于恐龙孵化前姿态的信息了。
中华贝贝龙化石
来源丨维基百科
说点题外话。很多人觉得毛蛋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认为里面兼具鸡肉和鸡蛋的营养,而且还没有污染。但实际上在小鸡的发育过程中,经过细胞分化和对蛋黄物质的吸收利用,蛋黄中很多营养物质已经被小鸡吸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营养价值。另外发育中的鸡胚胎激素水平比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毛蛋作为一种美食还是可以品尝一下的,但应当选择经过检疫,有可靠生产厂家的产品,对于路边摊上来源不明的毛蛋,购买食用之前还是应该谨慎对待。
审核专家:邢立达
知名青年古生物学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43572.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科普中国,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昆虫也有情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