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0年前的海底盲盒
时间:2022-12-25 01:14:26 来源:科普之家 作者:星球研究所 栏目:头条 阅读:121
南海Ⅰ号发现35周年
特别制作
它是中国主动开展水下考古工作的
第一个项目
它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
从萌生到成长的过程
它是一艘满载18万余件珍宝的南宋沉船
它的价值无法估量
它就是
“南海Ⅰ号”
(“南海I号”出水文物集合,摄影师@李咸良、柳叶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下),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800年前的一天
它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出发
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但却不幸在中途被大海吞噬
裹挟着泥沙的浪潮将它淹没
海底的淤泥将它深埋
它的时间至此被定格
而它的再次苏醒
还要从35年前的
一次联合调查说起
01
自海底唤醒
- 发现“南海Ⅰ号” -
1987年的一天
一艘调查船正漂浮在
广东省南海川山群岛的海域上
广州救助打捞局与英国打捞公司的人员
正在船上用声呐向着海底探测
他们在搜索一艘
名叫“莱茵堡号”的荷兰商船
根据记载
这艘装满了白银与锡锭的船
正沉没在了这里
(请横屏观看,广东省川山群岛海域,摄影师@陈碧信)
▼
搜查已经持续了有一阵
就在他们觉得今天也会无功而返时
调查船的抓斗
竟从海底打捞出大量器物
里面有陶瓷器、铜器、锡器、金器、铁器等
共计247件文物
更有一条
长达1.72米的金链
海水经年的浸泡
丝毫未黯淡它的光芒
(宋金项饰,广东省博物馆藏,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令人意外的是
这些器物与“莱茵堡”号的货物相差甚远
其中的瓷器具有明显的南宋特征
此刻位于调查船之下的
并非是英国人要找的荷兰商船
而是一艘中国的南宋沉船
(“南海Ⅰ号”沉船位置处于阳江与江门的交界海域,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海底的淤泥之中
封存的是800年的时间与记忆
让我们开启这个“时空胶囊”
一睹曾经围绕于这艘神秘沉船旁
形形色色的人
以及他们的故事
【第2-5章为根据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所写的人物故事,有一定演绎成分,旨在以当事人的视角,为读者还原出一个个与“南海I号”相关的故事】
02
官员
- 南宋贸易与出航审批 -
就快要入冬了
刺桐港
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蜿蜒的海岸线
与开阔的水域
使这里汇集了众多的深水良港
(泉州古称“刺桐”,图中展示的是广义范围下的刺桐港,包括晋江下游北起湄洲湾内澳,南至围头湾莲河一带的港湾,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外贸易港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者与传教士
街头巷尾总能听见
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
(泉州宗教石刻,摄影师@杨虎、姚璐、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大大小小的船只
满载着瓷器与丝绸
在这里等待着出港
不出意外的话
它们将在数个月后
载回数不尽的象牙、香料与珠宝
(泉州石湖码头,始建于唐代,是宋元时期泉州湾的重要外港之一,摄影师@雾雨川)
▼
随着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商税成为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自北宋开始
政府便在重要的贸易港口
设置市舶司
向来往的商船征收税费
(泉州市舶司遗址,摄影师@吴文理,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
宋室南迁后
陆地交通受到限制
东南沿海贸易愈发繁荣
市舶司的地位与收入也随之提升
(两宋市舶司分布,部分市舶司的设立时间尚存争议,本图仅作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港口旁的市舶司里
一名官员正在办理一艘商船的出海申请
他查看了船主提交的备案清单
里面详细记录了
出海的船只、人员、货物以及目的地
为了保证不携带朝廷规定的违禁品
船主还找了三名当地的富商进行担保
(出自《东坡文集》卷五十六乞禁商旅过外国状)
▼
"诸商贾许由海道往外蕃兴贩,...... 仍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委保物货内不夹带兵器。"
看在这艘船手续齐全
船主也已登记纳税的份上
官员没有过多检查
很快就签发了公凭
他不禁期待起将要举行的祈风仪式
根据当地传统
每年的冬季
官员们将会在港口欢送船只出海
随后他们会登上附近的九日山
将出航信息刻在山石之上
祈祷船员们的出航一切顺利
到了来年的夏季
他们会再次举办仪式
期盼船员们平安归来
(泉州九日山石刻,摄影师@周先丽)
▼
按照规定
从国外归来的商船
要回到始发港缴纳高额的税赋
征收税额的多少
也会成为官员重要的考核指标
不过他或许要失望了
因为他将再也不会等到
这艘船的回港
03
富商
- 船上的货物 -
从市舶司出来后
商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多年的打拼
加上对经商的热爱及头脑
让他拥有了一艘属于自己的商船
(出自《宋会要》卷一六六刑法二)
▼
"漳、泉、福、兴化,凡濒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备财力,兴贩牟利而已。"
不过在刺桐城
像他这样的商人不在少数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来自外国
如果经商有功的话
甚至能被朝廷封官
(宋元时期政府为了吸引外商,采取“授商以官”的政策,这块墓碑的主人当上了永春县的“达鲁花赤”(即知县),图片来源@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暗自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因此被封官
商人正准备将一船的陶瓷
卖往阿拉伯地区
(“南海I号”德化窑青白瓷军持,为穆斯林礼拜时所用,船上发现了大量伊斯兰风格的器物,可能它们最终将销往阿拉伯地区,图片来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便宜又方便使用的陶瓷
在国外大受欢迎
加上宋代政府的大力支持
使得中国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瓷器贸易
在海外狂热的瓷器需求下
东南沿海地区
也出现了大量以外销为主的窑场
一艘又一艘载满瓷器的商船
驶向海外
换回价格昂贵的香料与珍宝
两头都能赚得暴利
(“南海Ⅰ号”主要出水瓷器窑口分布图,船上所装瓷器绝大部分来自福建、浙江和江西,因此考古学家推测这艘船很可能是从泉州港出发,摄影师@柳叶氘、周昫光、勇汽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制图@陈志浩、汉青/星球研究所)
▼
富商特地在出发地附近的窑场
采购了大批瓷器
虽然这些瓷器的质量参差不一
但外销瓷向来都是以量取胜
物美价廉的瓷器从来不愁销路
一到目的地便会被卖个精光
除此之外
他还特地根据国外的风格纹饰
定制了一批瓷器和饰品
这些货物将会被高价卖出
(“南海Ⅰ号”上具有异域风格的饰品,也有说法认为,这些金饰品属于船上的阿拉伯商人,图片来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船上的货物除了十几万件瓷器外
还有丝绸、铁器、竹木漆器等其他物件
大部分都是贩卖的商品
不过富商绝对不会告诉市舶司的是
他还在船上偷偷藏了点其他“商品”
【关于“南海Ⅰ号”的性质存在争议,有私人商船(存在走私情况)和官方商船(不存在走私)两种观点,本文采用前者的观点】
繁盛的对外贸易
让铜钱成为海外交易的硬通货
在国外的购买力远超于国内
(出自《敝帚稿略》卷一)
▼
“每是一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可以易番货千贯之物。”
钱币的大量外流
造成了国内的“钱荒”
(出自《宋史》卷一八四食货)
▼
"金银铜铁,海舶飞运,所失良多,而铜钱之泄尤甚。"
因此,政府屡次下令
严禁船商携带铜钱出海
违者不仅会没收全部货物
更会被立下重罪
(出自《宋会要》卷一六六刑法二)
▼
"舟行之后,或有告首败露,不问缗钱之多寡,船货悉与拘没。"
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商人不惜铤而走险
他的船上
携带了价值量巨大的铜钱与铜料
(“南海Ⅰ号”上发现的铜钱数量超过15000枚,图片来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虽然不知商人是以何种方式
瞒过了市舶司的审查
不过好在这些额外的船货
并未被发现
自以为瞒天过海的商人
做着在异国发财的美梦
全然不知真正的灾难
还在后面等着他
04
舟师
- 船体结构、航海技术与航线 -
港口刮来凛冽的风
舟师远眺大海
虽然目前的海面看似平静
但自幼生活在海边的他
深知风与暗流的变幻无常
按照以往的经验
商船将会在秋冬季节
乘着北风出航
并在来年的夏初
顺着南来的海风回国
(中国夏冬季风风向图,中国古代的航行都是依靠风力,南海一号应该是在冬季从东南沿海出发,顺着西北季风向东南亚方向航行,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他所在的这艘船
是泉州地区常见的“福船”
福船特殊的构造
使其适于长时间以及复杂天气下的远洋航行
(“南海Ⅰ号”船体结构复原示意图,宋元时期的泉州拥有着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造船技术,制图@冯艺卓、汉青/星球研究所)
▼
突出的船底
增加了吃水深度
宽厚的船体
虽然减缓了船速
但大大增加了稳定性
(福船船底呈V形,制图@冯艺卓/星球研究所)
▼
船舱之间彼此密封独立
这样即使船只被礁石撞出个洞
也不会让水淹没整个船舱
(水密隔舱技术是中国造船发明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制图@冯艺卓、汉青/星球研究所)
▼
船体使用多重木板搭接
厚实的层板之间
用麻絮和油灰填满
还用榫卯和铆钉进行加固
(“南海I号”船板拼接细节,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船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作为舟师
他的地位仅次于管理者
船上百余人的性命
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因为,他负责的是最核心的环节
航向
此行的目的地远在西亚
他计划沿着唐代以来的航线前往
途中会在东南亚和印度稍作停留
最终到达阿拉伯地区
(请横屏观看,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图,宋元中国通往异域的航线可分为东西两个方向,往东可达日本和朝鲜,往西可经由东南亚一带,到达阿拉伯及非洲东岸地区,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为了准确判断航线
在白天
他会参照航海笔记
对比沿途的岛屿及太阳的位置
(针路簿,上面记载了航线方向以及沿途的地理信息,图为清代文物,仅作示意,图片来源@泉州市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到了晚上
他会用牵星板和量天尺
丈量星辰的高度
(牵星板一共有十二块正方形木板,可以通过比对测出所在地星辰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北极星离水平面越近,意味着船只离南海诸国也就越近,摄影师@姚璐,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当运气不好
遇到浓雾时
则只能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与罗盘,其中罗盘为明代文物,仅作示意,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船只启航在即
看着甲板上的重物和满舱的船货
舟师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纵使船只再稳固
过重的船体和过高的重心
都会加剧翻船的危险
不过这在当时都是普遍现象
他也只能默默祈祷
希望妈祖保佑
让这次的航行避开风浪
(泉州天后宫,为祭祀妈祖的庙宇,宋代福建地区为妈祖信仰起源地,当地居民相信妈祖掌管海上航运,是海民的守护神;其对面为南宋德济门遗址,摄影师@李文博,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
05
水手
- 船上的生活与最后的沉没 -
正值出航的季节
码头上到处都是招工的船队
水手没怎么费力就找到了一份活
他要去的这艘船规模中等偏上
大概能容纳两百人左右
(出自《梦梁录》卷十二江海战舰)
▼
"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
跟大部分在船上干活的人一样
这名水手的工钱少得可怜
不过城内人人都会做点小生意
他在出航前自掏腰包
购买了一批瓷器
等到国外卖掉这批货物后赚的钱
便是他的报酬
水手和他的同伴们
需要在出航前
往船上搬运货物
大部分都是易碎的瓷器
为此需要格外的小心
他将瓷碗和瓷盘叠成一摞摞
瓷瓶被首尾相对地搭在一起
器物之间拿草叶或秸秆垫着
外面再用薄木板和竹条捆扎起来
(“南海Ⅰ号”上紧密排列的瓷器,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为了尽可能地利用空间
大型的瓷罐内
会套着小瓷盒或瓷盖
每一摞器物间的缝隙
也塞满了各种小件瓷器
(“南海Ⅰ号”上的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其内套有小瓷瓶,摄影师@李咸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船上还载有上百吨的铁器
他将铁器用藤条捆好
均匀地压在其他货物之上
(“南海Ⅰ号”上的铁器包装,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船上的百余号人
根据自身职位的高低
各自都携带了大大小小的货物
为了彼此区分
瓷器的底部会写上货主的姓名
并在货物上挂上木牌标识
(“南海Ⅰ号”上的瓷器底部墨书与木制货物牌,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下),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由于不愁销路
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多带
这次的货物似乎比以往的还要多
很快,船舱就被塞的满满当当
(请横屏观看,南海I号共有15个船舱,每个船舱都满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
自出航后已到傍晚
水手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好在传来了开饭的声音
漫长的海上航行中
除了必不可少的淡水外
船员们也会自己酿点酒
此外,还会带上不少腌制品、坚果
以及羊、鸡和鹅一类的活物
既便于饲养
也能为船员们提供蛋和奶
闲时,他们也会捞点鱼上来
(舌尖上的“南海I号”,植物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下),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水手一边喝着酒
一边吃着烤羊肉
与同船的人聊着天唱着歌
畅谈着如何在国外大赚一笔
酒足饭饱之后
船上的人们回到了各自休息的地方
只有富商和高级船工
才能住在甲板上的艉舱
像他这样的普通水手
只能挤在甲板下狭小的货舱中
在货物上垫块木板凑合着躺下
(出自《萍州可谈》卷二)
▼
"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货,夜卧其上。"
出发已有几天
海上的生活是枯燥的
不少人带了象棋和骰子
一群人围坐在船舱里
伴着风浪声高谈阔论、指点天下
(泉州南宋沉船出土的象棋棋子,图片来源@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
当游戏进行到正酣
船只突然反常地剧烈摇晃了起来
水手赶忙跑到了甲板之上
狂风夹杂着海水险些将他吹倒
今晚的海风突如其来的狂烈
近400吨的船在肆虐的海浪面前
如同一叶孤舟般摇摆不定
每一次巨浪掀起
都仿佛要将它吞下
海况愈发恶劣
在舟师和水手长的指挥下
水手们急忙调整桅杆
丢弃甲板上的重物
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超重的船体
以及压在船舱瓷器上部和甲板的
上百吨铁器
让船只根本无法承受强烈的风浪
(部分宋元时期的沉船存在铁器压在瓷器上部的装载情况,用以提高重心来减缓摇摆周期,以此避免货损,但若遇上恶劣天气,可能会加大翻船的可能性,制图@冯艺卓、汉青/星球研究所)
▼
【关于南海I号沉船的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有学者推测是由于船只特殊的装载方式和强烈的季风共同引起,本文仅对此观点做出陈述演示,仍有其他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具体的情况还需等待南海I号后续的发掘与研究】
纵使船员们的航海技术再高超
也无力抵抗自然的狂暴
在连续的浪涌中
这艘船很快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水手绝望地落入海中
冬季冰冷的海水
很快让他失去了知觉
再也无法实现财富梦想的水手
同那些贵重的船货一起
埋葬在了黑暗的海底
这一沉
就是八百余年
06
再现!“南海Ⅰ号”
- 打捞与考古发掘 -
时间再次来到1987年
在发现沉船之后
它被起名为
“南海Ⅰ号”
简单的名字
寄托了中国考古人对于海洋之下
无限可能性的期盼
(从“南海I号”打捞上来的文物,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
▼
但当时的中国水下考古才刚刚起步
面对资金与技术的限制
发掘计划只能被暂时搁置
以此为契机
中国开始培养一支
属于自己的水下考古队伍
考古队员们穿上潜水服
开始接受艰苦的训练
(水下考古队工作照,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
▼
十余年后
“南海Ⅰ号”的正式考古调查开始
但考古队员们面临着又一个难题
浑浊的泥沙与昏暗的光线
使海底的能见度极低
平时的考古工作只能“摸黑”进行
极大地阻碍了考古调查
对此,专家们想出了一条解决方案
那就是
整体打捞
(“南海Ⅰ号”打捞过程演示,先用铁箱套住沉船,随后用水泥块压住铁箱,使其完全嵌入海底淤泥,用横梁上下分离铁箱,最后将包裹着沉船的上部铁箱拉上水面,制图@冯艺卓/星球研究所)
▼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打捞计划
涉及到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
整个工程历时264天
调用21艘大型船舶
潜水员下水3016次
潜水时间共计198000分钟
终于
2007年12月22日
随着亚洲第一吊船
“华天龙”号巨臂的上扬
满载宝物的沉箱
缓缓升起在海面之上
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年后
“南海Ⅰ号”又再次回到了世人眼中
(“华天龙”号打捞现场照片,两艘代表着各自时代最先进技术的船舶,以这种方式见面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随后
它被运往不远处的海陵岛
那里有一座专门为它修建的博物馆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装载有“南海I号”的沉箱进入博物馆内的“水晶宫”,图片来源@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上))
▼
在那里
伴随着观众们的目光
“南海Ⅰ号”将接受最为细致的考古发掘
(博物馆内的考古人员发掘现场,其中采集到的考古数据可以精确到毫米,摄影师@杨睿)
▼
截止至2016年
“南海Ⅰ号”上发现的文物包括
17万余件陶瓷器
120余吨铁器
180件金器
15000余枚铜钱
260余件金银货币
还有竹木漆器、铜锡器、丝绸痕迹等等
从1987年的发现
到2007年的打捞上岸
再到2019年基本完成发掘
“南海Ⅰ号”的考古工作
前后共花费了
32年
这三十余年间
中国水下考古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从“望洋兴叹”到“敢为天下先”
在这背后
是多少中国考古人
不眠的日夜与付出
(2007年12月24日月满之时,承托着“南海I号”的驳船,停靠在了广东海陵岛上的临时码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07
尾声
宋代
虽在印象中“积贫积弱”
但也曾有着世界上最繁荣的海上航线
向世界输送来自中华的印迹
也曾有过一座最辉煌的东方商业之城
孕育过享誉全球的商业文明
(请横屏观看,泉州石湖港如今已成为集装箱码头和临港保税区,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泉州现在的发展,摄影师@杨福添)
在这样的时代下
一群海上冒险者
他们曾带着无比的勇气
带着家人的祝福
带着国家的期许
向海洋进发
可是他们没能回来
他们在冰冷的海水里
等待了八百年
海难是写了一半的剧本
“南海Ⅰ号”的发现
将他们的故事续写
让我们得以窥见
那个大航海时代下的芸芸众生
而在这300万平方公里的
蓝色国土之下
在这条“宝马雕车香满路”的
海上丝绸之路中
又有着多少条沉船、多少个故事
静静沉睡在海底
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中国海域内主要的沉船遗存分布,图内挑选了14处重要的沉船遗存点,截止至2016年,我国共发现了241处水下文化遗存(不含港澳台数据),其中沉船遗址115处,据估计,我国海域内的沉船至少有两千艘,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 | 黄太极
编辑 | 所长
设计 | 冯艺卓&汉青
地图 | 陈志浩
图片 | 徐鹰
审校 |李张子薇&阿烧&陈景逸
审核专家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键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下考古与技术部副主任 叶道阳
特别鸣谢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睿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市博物馆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编著.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调查[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7.
[2] 曹家齐. 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M].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纯艳. 宋代海外贸易[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席龙飞. 中国古代造船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5] 刘淼,胡舒扬.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6] 李零等著.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7] 姚传玉. 宋代市舶司与陶瓷外销[D].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8] 孙键. 南海沉船与宋代瓷器外销[J]. 中国文化遗产, 2007,(04).
[9] 王元林,肖达顺. “南海Ⅰ号”宋代沉船2014年的发掘[J]. 考古, 2016,(12).
[10] 杨睿.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若干问题考辩[J]. 博物院, 2018,(02).
[11] 叶道阳. “南海Ⅰ号”沉船反映的宋代海上生活辨析[J]. 中国文化遗产, 2019,(04).
[12] 席龙飞. 中国三大船型中的福船[J]. 国家航海, 2020,(01).
[13] 宋建忠. 水下考古与中国行动[J]. 文物天地, 20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bjjcc.cn/kepu/61250.html,文章来源:科普之家,作者:星球研究所,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